第18頁
元年二月(
1)王戌,以大中大夫賈詡為太尉,御史大夫華歆為相國,大理王朗為御史大夫。
置散騎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為金策着令,藏之石室。
注(
1)魏書載庚戌令曰:「關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禦災荒,設禁重稅,非所以便民;其除池【】之禁,輕關津之稅,皆復什一。」辛亥,賜諸侯王將相已下將粟萬斛,帛千匹,金銀各有差等。遣使者循行郡國,有違理掊克暴虐者,舉其罪。
初,漢熹平五年,黃龍見譙,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揚:「此何祥也?」揚曰:「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天事恆象,此其應也。」內黃殷登默而記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黃龍見譙,登聞之曰:「單揚之言,其驗茲乎!」(
1)
注(
1)魏書曰:王召見登,謂之曰:「昔成風聞楚丘之繇而敬事季友,鄧晨信少公之言而自納光武。登以篤老,服膺占術,記識天道,豈有是乎!」賜登谷三百斛,遣歸家。
已卯,以前將軍夏侯惇為大將軍。濊貊、扶餘單于、焉耆、于闐王皆各遣使奉獻。(
1)
注(
1)魏書曰:丙戌,令史官奏修重、黎、羲、和之職,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以奉天時。
臣松之案:魏書有是言而不聞其職也。丁亥令曰:「故尚書仆射毛玠、奉常王修、涼茂、郎中令袁渙、少府謝奐、萬潛、中尉徐奕、國淵等,皆忠直在朝,履蹈仁義,並早即世,而子孫陵遲,惻然愍之,其皆拜子男為郎中。」
夏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雉見。(
1)庚午,大將軍夏侯惇薨。(
2)
注(
1)魏書曰:賜饒安田租,勃海郡百戶牛酒,大酺三日;太常以太牢祠宗廟。
注(
2)魏書曰:王素服幸鄴東城門發哀。孫盛曰:在禮,天子哭同姓于宗廟門之外。哭于城門,失其所也。
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為武德侯。(
1)是月,馮翊山賊鄭甘、王照率衆降,皆封列侯。(
2)
注(
1)魏略曰:以侍中鄭稱為武德侯傅,令曰:「龍淵、太阿出昆吾之金,和氏之璧由井裡之田;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故能致連城之價,為命世之寶。學亦人之砥礪也。稱篤學大儒,勉以經學輔侯,宜旦夕入侍,曜明其志。」
注(
2)魏書曰:初,鄭甘、王照及盧水胡率其屬來降,王得降書以示朝曰:「前欲有令吾討鮮卑者,吾不從而降;又有欲使吾及今秋討盧水胡者,吾不聽,今又降。昔魏武侯一謀而當,有自得之色,見譏李悝。吾今說此,非自是也,徒以為坐而降之,其功大於動兵革也。」
酒泉黃華、張掖張進等各執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蘇則討進,斬之。華降。(
1)
注(
1)華後為兗州刺史,見王凌傳。
六月辛亥,治兵于東郊,(
1)庚午,遂南征。(
2)
注(
1)魏書曰:公卿相儀,王禦華蓋,視金鼓之節。
注(
2)魏略曰:王將出征,度支中郎將新平霍性上疏諫曰:「臣聞文王與紂之事,是時天下括囊無咎,凡百君子,莫肯用訊。今大王體則乾坤,廣開四聰,使賢愚各建所規。伏惟先王功無與比,而今能言之類,不稱為德。故聖人曰『得百姓之歡心』。兵書曰『戰,危事也』是以六國力戰,強秦承弊,豳王不爭,周道用興。愚謂大王且當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臥,功業可成。而今【】基,便復起兵,兵者兇器,必有凶擾,擾則思亂,亂出不意。臣謂此危,危于累卵。昔夏啟隱神三年,易有『不遠而復』,論有『不憚改』。誠願大王揆古察今,深謀遠慮,與三事大夫算其長短。臣沐浴先王之遇,又初改政,復受重任,雖知言觸龍鱗,阿諛近福,竊感所誦,危而不持。」奏通,帝怒,遣刺奸就考,竟殺之。既而悔之,追原不及。
秋七月庚辰,令曰:「軒轅有明台之議,放勛有衢室之問,皆所以廣詢于下也。(
1)百官有司,其務以職盡規諫,將率陳軍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縉紳考六藝,吾將兼覽焉。」
注(
1)管子曰:黃帝立明台之議者,上觀于兵也;堯有衢室之問者,下聽於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備訴訟也;湯有總街之廷,以觀民非也;武王有靈台之囿,而賢者進也: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
孫權遣使奉獻。蜀將孟達率衆降。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陽郡。(
1)
注(
1)魏略載王自手筆令曰:「*(吾)**(日)*前遣使宣國威靈,而達即來。吾惟春秋褒儀父,即封拜達,使還領新城太守。近復有扶老攜幼首向王化者。吾聞夙沙之民自縛其君以歸神農,豳國之衆襁負其子而入豐、鎬,斯豈驅略迫脅之所致哉?乃風化動其情而仁義感其衷,歡心內發使之然也。以此而推,西南將萬里無外,權、備將與誰守死乎?」
甲午,軍次於譙,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于邑東。(
1)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
注(
1)魏書曰:設伎樂百戲,令曰:「先王皆樂其所生,禮不忘其本。譙,霸王之邦,真人本出,其復譙租稅二年。」三老吏民上壽,日夕而罷。丙申,親祠譙陵。孫盛曰:昔者先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內節天性,外施四海,存盡其敬,亡極其哀,思慕諒闇,寄政頉宰,故曰「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夫然,故在三之義惇,臣子之恩篤,雍熙之化隆,經國之道固,聖人之所以通天地,厚人倫,顯至教,敦風俗,斯萬世不易之典,百王服膺之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