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陽修集 - 39 / 544
古典散文類 / 歐陽修 / 本書目錄
  

歐陽修集

第39頁 / 共544頁。

 大小:

 第39頁

朗讀:

夫梁之取唐,無異魏、晉之取也,魏、晉得為正,則梁亦正矣。而獨曰偽何哉?以有後唐故也。彼後唐者,初與梁為世仇。及唐之滅,欲借唐為名,託大義以窺天下,則不得不指梁為偽,而為唐討賊也。而晉、漢承之,遂因而不改。故曰因人之論也。

以不同之論于可疑之際,是以是非相攻,而罕得其當也。《易》曰:「天下之動,正夫一。」夫帝王之統,不容有二。而論者如此,然紳先生未嘗有是正之者,豈其興廢之際,治亂之本難言與?自《春秋》之後,述者多焉,其通古今、明統類者希矣。司馬子長列序帝王,而項羽亦為《本紀》,此豈可法邪?文中子作《元經》,欲斷南北之疑也,絶宋于元徽五年,進魏于太和元年。是絶宋不得其終,進魏不得其始。夫以子長之博通,王氏之好學,而有不至之論,是果難言與!若夫推天下之至公,據天下之大義,究其興廢,跡其本末,辨其可疑之際,則不同之論息,而正統明矣。


  

【附論七首·明正統論】

凡為正統之論者,皆欲相承而不絶,至其斷而不接,則猥以假人而續之,是以其論曲而不通也。

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統矣。〈堯、舜、三代、秦、漢、晉、唐〉。天下雖不一,而居得其正,猶曰天下當正,于吾而一,斯謂之正統可矣。〈東周、魏、五代。〉始雖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于一,夫一天下而居其上,則是天下之君矣,斯謂之正統可矣。〈如隋是也。〉天下大亂,其上無君,僭竊並興,正統無屬。當是之時,奮然而起,並爭乎天下,〈東晉、後魏。〉有功者強,有德者王,威澤皆被于生民,號令皆加乎當世。幸而以大並小,以強兼弱,遂合天下于一,則大且強者謂之正統,猶有說焉。不幸而兩立不能相兼,考其跡則皆正,較其義則均焉,則正統者將安與乎?〈東晉、後魏是也。〉其或終始不得其正,又不能合天下于一,則可謂之正統乎?〈魏及五代是也。〉不可也。然則有不幸而丁其時,則正統有時而絶也。

夫所謂正統者,萬世大公之器也,有得之者,有不得之者。而論者欲其不絶而猥以假人,故曰曲而不通也。

或曰:可絶,則王者之史何以系其年乎?

曰:欲其不絶而猥以假人者,由史之過也。夫居今而知古,書今世以信乎後世者,史也。天下有統,則為有統書之;天下無統,則為無統書之。然後史可法也。昔周厲王之亂,天下無君,周公、邵公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後宣王立。是周之統,嘗絶十四年而復續。然為周史者,記周、邵之年,謂之共和,而太史公亦列之於《年表》。漢之中衰,王莽篡位,十有五年而敗。是漢之統,嘗絶十五年而復續。然為漢史者,載其行事,作《王莽傳》。是則統之絶,何害于記事乎?正統,萬世大公之器也;史者,一有司之職也。以萬世大公之器假人,而就一有司之記事,惑亦甚矣。

夫正與統之為名,甚尊而重也。堯、舜、三代之得此名者,或以至公,或以大義而得之也。自秦、漢而下,喪亂相尋。其興廢之跡,治亂之本,或不由至公大義而起,或由焉而功不克就,是以正統屢絶,而得之者少也。正統之說曰:堯、舜、夏、商、周、秦、漢、魏、晉而絶。由此而後,天下大亂。自東晉太建之元年,止陳正明之三年,凡二百餘年。其始也,有力者並起而爭,因時者苟偷而假冒,奪攘敗亂,不可勝紀,其略可紀次者,十六七家。既而以大並小,以強兼弱,久而稍稍併合,天下猶分為四:東晉、宋、齊、梁、陳,又自分為後樑而為二;後魏、後周、隋,又自分為東魏、北齊而為二。是四者,皆不得其統。其後,後周並北齊而授之隋。隋始並後樑。又並陳,然後天下合為一,而復得其統。故自隋開皇九年,復正其統,曰:隋、唐、梁、後唐、晉、漢、周。


  
夫秦,自漢而下皆以為閏也。今乃進而正之,作《秦論》。魏與吳、蜀為三國,陳壽不以魏統二方,而併為三《志》。今乃黜二國,進魏而統之,作《魏論》。東晉、後魏,議者各以為正也。今皆黜之,作《東晉論》、《後魏論》。朱梁,四代之所黜也。今進而正之,作《梁論》。此所謂辨其可疑之際,則不同之論息,而正統明者也。

【附論七首·秦論】

謂秦為閏者誰乎?是不原本末之論也,此漢儒之私說也。其說有三:不過曰滅棄禮樂,用法嚴苛,與其興也不當五德之運而已。五德之說,非聖人之言,曰昧者之論詳之矣。其二者,特始皇帝之事爾,然未原秦之本末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