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觀止譯注 - 281 / 555
古典散文類 / 吳楚材 / 本書目錄
  

古文觀止譯注

第281頁 / 共555頁。

 大小:

 第281頁

朗讀: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併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衝擊到岩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還有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蔭影相互遮蔽。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遊覽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煙輳集的地方,也可成為城市居民遊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可是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以來,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悵然惋惜!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為「右溪」。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讓後來的人知道。

(王根林)


  

【註釋】

1]道州:州名,唐時屬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縣。[2]營溪:河流名,發源於今湖南省寧遠縣南,流經道縣,北至零陵縣西入湘水。[3]攲(qí欺)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的樣子。[4]休木:一本作「佳木」。休,美好。[5]陰:樹蔭。蔭:遮蓋。[6]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隱士。[7]人間:與前文「山野」對稱,指有居民的地方。[8]靜者:喜歡清靜的人。[9]置州已來:成為州的治所以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營州,後改為道州。已,通「以」。[10]香草:即香茅,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狀莖蔓延,可鞏固坡地。這裡也可指芬香的花草。

原道

[唐]韓愈 

【作者小傳】韓愈(公元768825年),字退之,孟州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與柳宗元創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載道」,復古崇儒,抵排異端,攘斥佛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韓愈出身于官宦家庭,從小受儒學正統思想和文學的熏陶,並且勤學苦讀,有深厚的學識基礎。但三次應考進士皆落第,至第四次才考上,時二十四歲。又因考博學宏詞科失敗,輾轉奔走。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起,先後在宣武節度使董晉、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幕下任觀察推官,其後在國子監任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803年),升任監察禦使。這一年關中大旱,韓愈向德宗上《論天旱人饑狀》,被貶為陽山縣令。以後又幾次陞遷。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上《論佛骨表》,反對佞佛,被貶為潮州刺史。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召回長安,任國子祭酒,後轉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後世稱為「韓吏部」。死後謚號「文」,故又稱為「韓文公」。有《韓昌黎集》。




  
【題解】《原道》是韓愈復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文中觀點鮮明,有破有立,引證今古,從歷史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層層剖析,駁斥佛老之非,論述儒學之是,歸結到恢復古道、尊崇儒學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傑作。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1],由是而之焉之謂道[2],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3],孑孑為義[4],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雲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