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觀止譯注 - 261 / 555
古典散文類 / 吳楚材 / 本書目錄
  

古文觀止譯注

第261頁 / 共555頁。

 大小:

 第261頁

朗讀:

1]神器:帝位。[2]居域中之大:佔據天地間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間。[3]景:大。[4]殷:深。[5]董:督責,監督。[6]作:興作,建築。指興建宮室之類。[7]謙沖:謙虛。自牧:自我修養。[8]盤遊:打獵遊樂。[9]三驅:一年打獵三次。《禮·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獵)。」[10]九德:指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11]簡:選拔。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唐]駱賓王

【作者小傳】駱賓王(約640—?),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人。早慧,七歲能賦詩,有「神童」之譽。早年隨父遊學于齊魯一帶,有志節,以詩文著稱,與當時著名文士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曾在道王李元慶幕府中供職,後又歷任武功、長安兩縣主薄。此間曾隨軍到過西域,及宦遊于蜀滇一帶。唐高宗永徽年間官至侍御史,因上書言政事而獲罪入獄,並貶為臨海縣丞,乃怏怏棄官而去。光宅元年(684)武則天稱制,李敬業在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起兵反對武氏。他投在李敬業幕下,專撰軍中書檄。討武失敗後,下落不明,有說投水而死,有說在靈隱寺出家為僧。

駱賓王懷才不遇,一世落魄,但其詩文卻頗有成就。他善為五言詩,七言歌行尤為擅長,其中不乏托物寄興,直抒胸臆的佳作。這些都奠定了他作為「唐初四傑」之一的地位。

駱賓王的詩文,早在唐中宗時,就有人為之搜采結集,僅存一百餘篇。其詩文集名稱甚多,至明胡應麟始命名為《臨海集》。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最稱完備。 

【題解】駱賓王不僅以詩歌見長,文章也雄偉峭勁,這篇《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是其代表作。

光宅元年(684),武則天廢去剛登基的中宗李顯,另立李旦為帝,自己臨朝稱制;正想進一步登位稱帝,建立大周王朝,這就引起一些忠於唐室的大臣勛貴的憤怒。身為開國元勛英國公李勣嗣孫的李敬業,以已故太子李賢為號召,在揚州起兵,建立匡複府,自任匡複府上將、揚州大都督。駱賓王被羅致入幕府,為藝文令,軍中的書檄,均出自他的手筆,本文即作於此時。

這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席上,列數其罪。藉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據《新唐書》所載,武則天初觀此文時,還嬉笑自若,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句時,驚問是誰寫的,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可見這篇檄文煽動力之強了。


  
本文亦稱《討武曌檄》,但武則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武后稱帝以後的事,可知乃後人所改,現仍用本題。



偽臨朝武氏者[1],人非溫順,地實寒微[2]。昔充太宗下陳[3],嘗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節[5],穢亂春宮[6]。密隱先帝之私[7],陰圖後庭之嬖[8]。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9];掩袖工讒[10],狐媚偏能惑主[11]。踐元後於翬翟[12],陷吾君于聚麀[13]。加以虺蜴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殘害忠良[16],殺姊屠兄[17],弒君鴆母[18]。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19]。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20];賊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虛侯之已亡[23]。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24];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25]。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