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289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289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89頁

朗讀:

「乍涼」是對「秋氣」的修飾詞,雖然是從人的感覺得出,但「乍涼秋氣」四字還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到了「滿屏幃」,這才和人的主觀感受結合起來,構成一種涼氣滿室而且淒涼滿懷的境界。以上兩句,從詞人的視覺轉到身上的感覺,將夜深、燈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況渲染托出。

以下兩句再作進一步的鋪展——「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上句似乎是筆鋒一轉,由室內寫到室外了。但如細加體味,這兩句原是一個意,是透露出男主人公心中的離愁的。離愁本是存、潛伏着的,由於聽到了「聲聲」,而觸發,而加濃了。


  

這「聲聲」,是來自樓外的「梧桐葉上三更雨」。梧桐「一句,是為了渲染男主人公心中的離愁別恨而設置的,所謂」因情造景「者是。這兩句的落腳點仍是那聽到了」聲聲「的人,即樓內人,寫他的聽雨心驚,這還是寫的」室內「。兩句化用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作者把」滴到明「的意思先寄」殘紅欲盡「處,又把」葉葉聲聲「同」別離“即離情畫了等號,也還是有點新意。詞的上片把人的感情寫得如此深沉,卻未用明着道出,而是于平淡之語中隱含款款深情。

下片回憶中的歡樂之音與上片離別後的淒涼雨聲,構成昔歡今悲的鮮明對比。過變承接「別離」意脈,寫出昔聚今離、昔樂今愁的強烈對比,主人公的感情波瀾起伏更大。「調寶瑟」三句是對昔日歡聚的追憶,由「那時」二字型現。「調寶瑟」是奏樂,「撥金猊」是焚香,「同唱鷓鴣詞」是歡歌,三件事構成一個和諧的生活場景,也是藝術場景。

從中交代出男主人公所以為之產生離愁別苦的那人是歌女身份,兩人有過戀愛關係。當時他們一個調弦撫瑟,使音調諧和;一個撥動爐香,使室中芳暖。這無限溫馨的情境中「同唱鷓鴣詞」,此樂所以使他至今不忘。「金猊」是銅製的燃香器具,成狻猊形。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記:「故都紫宸殿有二金狻猊,蓋香獸也。故晏公(殊)冬宴詩云:」狻猊對立香煙度。‘「」鷓鴣詞「當指歌唱男女愛情的曲子。」鷓鴣「唐宋詞中大都以成雙歡愛的形象出現。

溫庭筠《菩薩蠻》中的」雙雙金鷓鴣「,李珣《菩薩蠻》中的」雙雙飛鷓鴣「,顧夐《河傳》中的」鷓鴣相逐飛「,都是作為男歡女愛的象徵。本詞用」鷓鴣詞「作為」同唱「的內容,其用意也于此。這個」同「字既揭示了主人公與」別離「者的關係,還追憶了溫馨歡樂的昔聚之情,同時也就開啟了今別孤單痛苦之門,蓋言」那時同「,則」如今「之不」同「可知矣。於是詞筆轉回到」如今風雨西樓夜「的情境,連貫上片。

當此之際,許多追昔撫今的感嘆都不言之中了,只補一句,就是」不聽清歌也淚垂「!本來因有離愁別苦而回憶過去相聚同歌之樂以求緩解,不料因這一溫馨可念的舊情而反增如今孤棲寂寞的痛苦。這個」淚「是因感念昔日曾聽清歌而流,如今已無」清歌「可聽了,而感舊的痛淚更無可遏止。為什麼?如今身處」風雨西樓夜「,自感秋夜之淒涼,身心之孤獨」淚「是因此而」垂“的。

「也淚垂」的「也」,正是從上句派生出來的,當然離不開昔日歡娛而今冷落這個背景。「不聽清歌」四字,正是概括地寫出了這個背景。末尾兩句,以「如今」作為昔與今、喜與悲的轉折詞,以否定語氣點出別離之苦,再相見之難,較直說更發人深思。

此詞條用昔與今、悲與喜、正說與反說兩相比照的手法,表情達意委婉曲折而又含蓄層深。全詞通體淺語深情,雖“江平風霽、微波不興,而洶湧之勢,澎湃之聲,固已隱然其中。

●生查子  周紫芝

春寒入翠帷,月淡雲來去。

院落半晴天,風撼梨花樹。

人醉掩金鋪,閒倚鞦韆柱。

滿眼是相思,無說相思處。

周紫芝詞作鑒賞

此詞抒寫女子寒食、清明時節春夜懷人的情懷。


  

詞中對「春寒夜」的景色描繪得較為細膩、生動,對「玉樓人」因感春而引發的行動也有較多刻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上片寫室內氣氛和室外景象,而「風」則是把室內的情和室外的景連結一起的紐帶。是「風」把室外的寒氣吹進「翠帷」;是「風」吹着「雲來去」使月光乍明乍暗;是「風」驅雲掩月,使「院落半晴天」;是「風撼梨花樹」而使落英繽紛。從描寫的順序來看,是室外的「風」吹入「翠帷」,使室內的人產生春寒的感受,因憐惜院落中的一樹梨花,從而見到院落中的諸種景象。從抒情的重點來看:室內是被春寒所困的翠帷人,室外是被春風所撼的梨花樹。

春寒入帷是室內氣氛的描寫,也是翠帷人心理活動的描寫。因春寒的襲入使翠帷人芳心自警,惹起了春愁。

下片首句承上片因「春寒入翠惟”而生的孤寂之感和因「風撼梨花樹」所起的時節哀愁,描寫“人醉」

的情景。「醉掩金鋪」(金鋪為門環的底座,代指門),而又去「閒倚鞦韆柱」,一副坐臥行立皆無所可的情態,宛然可見。為什麼這樣,原來是因為「滿眼是相思,無說相思處」也。當此寒食清明之夜,天色既不開朗,梨花又復飄零,人則深閨獨醉,一任鞦韆閒掛,種種景象、行動,都表現出她的觸處皆愁。

愁因相思而起,相思又無處訴說,其愁愈甚。結處點明主題。  

趙佶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