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中 - 402 / 518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中

第402頁 / 共518頁。

 大小:

 第402頁

朗讀:

壬辰,樞密院進呈鎮江軍兵三年加減之數。帝曰:「養兵費財,國用十分,幾八分養兵。」周必大曰:「尚不啻八分。」帝曰:「今民間未裕,江東、浙西寄招鎮江諸軍及武鋒軍歲額人數,可並權免三年。所有諸州日前未足之數,特與蠲免。」

先是朱熹行部至台州,知州唐仲友為其民所訟,熹按得其實。而仲友與王淮同裡,且為姻家,已降江西提刑,未行,而熹論之。淮以論章及仲友辯疏併進,且微為仲友解,帝以為然。熹論益力,前後章六上,帝不欲窮其事,奪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熹辭不拜,遂歸,旋予祠。


  

二月,癸卯,用黃浩言,罷內侍陳源宮觀,建寧府居住。

先是源罷德壽宮提舉,詔與落階官,臣僚言其過惡,請寢成命,與一在外宮觀,從之。至是浩又言其罪狀灼然,當賜竄責,故有是命。既而台察又疏其黨與皆一時之臣蠹,於是武略大夫徐彥達,除名,道州編管,家財籍沒,進納德壽宮,其子必聞等三人並追官勒停;甄士昌追進武校尉;李庚追官勒停,仍送筠州編管。士昌,源之廝役,以違法遷轉;庚本臨安府都吏,與源交通補官;彥達嘗充德壽宮閣子庫書寫,專一為源管家務,官至正使,職至路鈐,皆源之力也。

乙巳,金主還都。

戊申,金以右丞張汝弼攝太尉,致祭于至聖文宣王廟。

甲戌,金以戶部尚書張汝愈為參知政事。

三月,丙寅朔,建康都統制郭剛言:「去歲合揀汰效用軍義兵一百八十五人,自言願得逐便,乞揀汰。」帝曰:「正恐離軍失所,所以留之。如此,與放逐便。」

丙子,金始制宣命之寶,金玉各一。

金主將如會寧,右丞相烏庫哩元忠諫,不聽,出知真定府。

己丑,知福州趙汝愚,奏海賊姜太獠寇泉南,兵馬都監姜特立以一舟先進,擒之,已誅其凶黨,釋其餘。帝曰:「汝愚處置甚善。古者置刑,王者言宥而有司執法。若有司但務姑息,何以示懲!」特立旋召見,獻所為詩百篇,除合門舍人,命充太子宮左春坊並皇孫平陽王伴讀,由是得幸于太子。特立,麗水人也。

是月,詔舉制科。

夏,四月,丙申,詔:「臨安府系駐蹕之地,本府屬縣民戶身丁錢,可自淳熙十一年為始,更與蠲放三年。」

監司、帥臣奏到所部臧否。

先是帝曰:「監司、帥臣奏守臣臧否而不行黜陟,何以勸懲!」是日,以王去惡有平黎之功,又通曉郡事,召赴行在。范仲圭、韓璧任滿,與監司差遣,湯鷽罷新任。

癸卯,大理寺丞張抑言:「浙西諸州豪宗大姓,于瀕湖陂蕩各占為田,名曰塘田。於是舊為田者,始隔絶水出入之地。淳熙八年,雖有旨令兩浙運司根括,而八年之後,圍裹益甚。請自今,責之知縣,不得給據;責之縣尉,常切巡捕;責之監司,常切覺察。令下之後,尚復圍裹者,論如法。」從之。

是月,廣西運判王正己上言:「陛下加惠遠方,恐官賣科擾,民無所告,復行客鈔以救其弊,德至渥也。陛下本以寬裕遠民,而今來兩路通行,卻成發泄東鈔。借使兩路分畫界分,西路漕計不虧,諸郡可以支吾,亭戶不致貧乏,豈非陛下之本意!顧聞闕乏之端,有如二十餘州,上下煎茶,倘有申請,朝廷豈能坐視!必須應副,則東路雖有贏餘,亦是朝三暮四,恐徒紛擾。」又云:「頃年章潭為廣東提舉鹽事,力主兩路通行之議。及就移西路運判,客鈔不敷,漕計大窘,寢食俱廢,又得東路二十八萬緡,遂以少寬,即同帥臣范成大乞行官賣;此則易地而不可行者,歲月未久,可以覆按。」又云:「紹興間,通行客鈔能三十餘年者,以西路有折科招徠之類;後既住罷,漕計遂窘,因有官賣之法。其後更易不定,大概以東鈔通行、西鈔不登為患。萬一必須通行,則西路漕計或闕,亦須預作指畫,不可臨期闕誤,然不若分路為允也。」

五月,甲寅,以潭州飛虎軍隷江陵都統司。


  

金主命:「應部除官,嘗以罪廢而再敘者,遣使按其治跡,如有善狀,方許授縣令;無治狀者,不論任數多少,並不得授。」

臣僚言:「祖宗用人,初無清濁之別。韓琦第二人進士及第,未免監左藏庫,後為度支判官,皆號稱職。請明詔大臣,如行在左藏庫之類,稍重其選,與免待闕,遇館學有缺,卻于此取之,以廣得人之路。」從之。

鄂州都統郭杲言:「襄陽屯田二十餘年,雖微有所獲,然未能大益邊計;非田不良,蓋人力有所未至,且無專任責者。或謂戰士屯田,恐妨閲習,而不知分番耕作,乃所以去其驕;或謂耕作勞苦,恐其不樂,而不知分給穀米,人自樂從。以樂從之人,為實邊之計,可謂兩便,請給耕牛、農具,俾屯軍開墾荒田。」辛卯,詔疏襄陽水渠,以渠旁地為屯田。尋詔民間侵耕者就給之。

廢舒州宿松監。

六月,丙申,王淮等言:「時方酷暑,聖躬得無煩鬱?」帝曰:「朕自有道以處之,但念閭閻之民不易度耳。往在潛邸,嘗有詩云:『閭閻多悖鬱,方愧此身閒。』」淮曰:「真古帝王之用心也!」

己酉,太府寺丞勾昌泰言:「蜀中制置使,關六十州之安危,或有疾病遷動,自朝廷除授,動經年方到。請于從臣中嘗儲一二人于蜀中,令作安撫使,一旦有制置使闕,便可就除。其于思患預圖,最系國家大事。」帝諭宰執曰:「此正在卿等留意,今後欲除蜀帥,須是選擇可備制置使之任者,庶臨時不致缺事。」

詔經理屯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