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229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229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229頁

朗讀:

1.4與台灣的關係為了緩和對台灣的打擊,卡特于19781227日派了一個高級代表團前赴台北,率團的是副國務卿克里斯托佛(Warren Christopher)。14他帶來了以下的口信:儘管終止了正式的關係,美國希望商務和文化聯繫將繼續發展。美國代表團遇上了一萬名憤怒的抗議人群。

蔣經國總統對代表團稱,他的政府和人民對華府在與北京達成協議前沒有事先與台北磋商感到憤慨。他堅持,未來的台美關係應在政府對政府的基礎上進行,他的政府應被承認為實際控制台灣的政府,它將繼續表現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但是,美國只準備討論一項非官方、非政府接觸的框架。兩天的談判努力沒有結果,代表團無功而還地回國了。


  

美國與台灣的聯繫是極其複雜的。除了共同防禦條約外,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保持着五十九項次要一些的條約和協議。這些條約和協定保護雙方在農產品、原子能、航空、產權、藥品控制、經濟和技術合作、教育、投資擔保、海事、郵政、稅收和商務貿易等方面的特殊關係。15

美國在台灣的的投資是相當可觀的。在台灣經商的美國大公司包括像Bank of America,Chase Manhattan Bank,Citicorp,American Express,Ford,RCA,Union Carbide,Zenith,and Coming Glass等商界巨頭。1978年,220家美國公司在台灣擁有5億美元的投資。161978年,台灣繁榮的外貿總額達237億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73億美元)是對美國的貿易。

顯然,美國與台灣的經濟紐帶是不會輕易被削弱的;如果有什麼變化的話,那便是人們期望這些聯繫將繼續發展,而不管什麼外交承認被撤銷。

在最初的氣憤發作之後,台灣領導人平靜了下來,以尊嚴、勤職和自立經受住了這場政治風暴。他們意識到自己擔當不起過分觸怒美國,因為與美國的聯繫,雖然是非官方的,對台灣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東西。17

由於美國駐台北大使館和中華民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將如期于197931日關閉,因此就必須指定替代機構來處理繼續下去的美台關係。國民政府竭力爭取某種官方地位,而美方談判者則堅持非官方關係。1979215日,雙方終於商定,在台北設立一個美國在台協會代替大使館,在華盛頓設立一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照料台灣的利益,該委員會在九個城市設立類似於領事的分會。美國在台協會的職務將由美國國務院和其它政府部門的「退休」人員擔任,他們將不具備任何官街。

與此同時,國會發表了幾個決議,以表達對台灣前途的關注。1979310日,參眾兩院以絶大多數通過了兩個文本稍有不同的法案(《美中關係法》或《與台灣關係法》),批准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並同意保持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法案表達了美國決心維持與台灣人民的廣泛關係,並「認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運來決定台灣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脅,併為美國嚴重關切之事」。統一這項法案的兩個版本需要由參眾兩院聯合委員會進行協調,法案的最後定本於328日在參議院(854票)和眾議院(33950票)得到了通過。

1.5越南入侵柬埔寨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個得不到公開承認但極有可能的反響,是越南在蘇聯庇護下入侵柬埔寨。越東關係一直在惡化。197811月,越南與蘇聯簽訂了一項實際上的軍事同盟。在美國宣佈承認中國的十天以後,越南入侵了柬埔寨。

197917日,經過半個月驚人有效的閃電戰之後,越南軍隊攻佔了柬埔寨首都金邊,推翻了中國支持的波爾波特(Pol Pot)政權。柬埔寨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實施干預,而中國則把這場入侵看作是蘇聯在亞洲謀取霸權的證明,並迅速將部隊調往中越邊境。

儘管美國承認中國與越南入侵柬埔寨這兩件事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不可能得到證實的,但許多人私下都認為,中美關係正常化確實刺激了蘇聯和越南對柬埔寨採取行動。18中國面臨着如何對待這場入侵的困難抉擇。鄧小平對美國的訪問肯定將有助于中國人評估美國的態度。


  
1.6鄧小平訪美短小精幹的鄧小平副總理於1979128日飛抵華府,進行為期九天的訪問。這是三十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官員第一次訪問美國,這使華府安排了比通常更豪華、更正式的接待規格。雖然鄧小平在中國的正式官銜僅位居第三,但他毫無疑問是中國權力最大的領導人。華府急於想讓他看一看美國,感受一下這個國家的創造力和多樣性,並理解國會在美國國家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美國政府私下希望鄧小平在台灣問題上講話和緩,且不要發表什麼刺激蘇聯的聲明。

在抵達後的第二天,鄧小平在白宮出席了正式的歡迎儀式,儀式上鳴放十九響禮炮,並由來賓檢閲儀仗隊。卡特總統歡呼這次訪問是兩國「重新修好和嶄新開端的時刻」,稱「這是長久關閉的窗戶重新被打開的和解的一天」。鄧小平在答詞中表示感謝,但也不失時機地對蘇聯進行了不指名的抨擊:「今天的世界遠不那麼平靜。不僅存在着對和平的威脅,而且引發戰爭的因素正明顯地增加。」在正式的歡迎儀式之後,兩位領導人及其隨員作了四個小時的會談。

幾百名公司總裁、國會議員和其它美國要員出席了白宮的歡迎晚宴。在宴會上,鄧小平對蘇聯威脅世界和平作了又一次含蓄但明白無誤的激烈抨擊:「在建交公報中,我們雙方都莊嚴地承擔了不謀求霸權的義務,並將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