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語譯註 - 149 / 203
中國古代史類 / 劉知幾 / 本書目錄
  

國語譯註

第149頁 / 共203頁。

 大小:

 第149頁

朗讀:

范獻子到魯國出使訪問,問及具山和敖山,魯國人用兩山的鄉名來回答。獻子說:「難道不叫做具山和敖山嗎?」魯人回答說:「那是我們先君魯獻公、魯武公的名諱啊。」獻子回國後,普遍告戒他所相識的人說:「一個人不可以不學習。我到魯國去就犯了他們二位先君的諱,惹人家笑話,就因為我不學習啊。一個人有學問,就好像樹木上長滿了枝葉。樹木長滿了枝葉,還可以讓人遮陽乘涼,更何況是君子有學問呢?」

董叔欲為系援


  

188講:董叔將娶于范氏①,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獻子曰②:「不吾敬也。」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註釋】

①董叔:晉國大夫。范氏:指范宣子的女兒,范獻子的妹妹,名祁。②董祁:董叔的妻子,即范宣子的女兒祁,因嫁給董叔,故稱董祁。

【譯文】

董叔將要娶范獻子的妹妹范祁做妻子,叔向說:「范家富有,我看這門親事就算了吧!」董叔回答說:「我正想借婚姻的聯繫來攀附范氏家族呢。」婚後某一天,范祁向范獻子訴說:「董叔不尊敬我。」獻子就把董叔抓來捆綁了,弔在院子裡的槐樹上。正巧叔向經過那裡,董叔說:「你何不替我去求求情呢?」叔向說:「你過去謀求聯繫,現在已經繫上了;想求攀援,已經攀援上了。你想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還有什麼可請求的呢?」

趙簡子欲有鬥臣

189講:趙簡子曰①:「魯孟獻子有鬥臣五人②。我無一,何也?」叔向曰:「子不欲也。若欲之,肸也待交捽可也③。」

【註釋】

①趙簡子:趙鞅,趙文子的孫子,也稱趙孟,晉國的卿。②孟獻子:即仲孫蔑,魯國大夫。③肸:羊舌肸,即叔向。

【譯文】

趙簡子問道:「魯國的孟獻子有五個勇士,而我卻一個也沒有,是什麼緣故呢?」叔向回答說:「這是因為你不想要啊。如果想要的話,那麼我叔向都準備去相交揪鬥呢。」

閻沒、叔寬諫魏獻子無受賄

190講:梗陽人有獄①,將不勝,請納賂于魏獻之②,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③:「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于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于庭,曰:「閻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嘆。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間而三嘆,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嘆。」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註釋】


  

①梗陽:魏氏封邑,在今山西清源南。②魏獻上:魏舒,晉國的正卿。③閻沒:閻明。叔寬:叔褒。兩人都是晉國大夫。

【譯文】

有個梗陽人與別人打官司,眼看就要敗訟,於是就向魏獻子納賄托情,魏獻子打算答應下來。他的下屬閻沒對叔寬說:「我與你一同去勸諫吧!我們的主人一向以不受賄賂聞名于諸侯,現在因為梗陽人行賄而損害了名聲,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兩人朝見魏獻子之後,留在那裡不走。魏獻子將要吃飯了,問誰還在庭院裡,侍從回答說:「閻明、叔褒在。」魏獻子叫他倆進來,讓他們陪自己一起用膳。兩人在吃飯之間,先後嘆息了三次。吃完後,魏獻子問起這件事,說:「人們常說:『只有吃東西可以忘記憂愁。』你們在吃一頓飯的時間裡嘆息了三次,是什麼原因呢?」兩人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都是小人,貪心不足。食物剛送上來的時候,擔心不夠吃,因此嘆息。吃到一半,不禁私下責備自己:主人賜給我們食物,哪有不夠吃的道理呢?因此再次嘆息。等到您吃完了,我們想到,但願我們小人的胃口,也像君子的心思一樣,只要吃飽也就知足了。因此第三次嘆息。」魏獻子說:「講得好。」於是拒絶了梗陽人的賄賂。

董安於辭趙簡子賞

191講:下邑之役①,董安於多②。趙簡子賞之,辭,固賞之,對曰:「方臣之少也,進秉筆,贊為名命,稱于前世,立義于諸侯,而主弗志。及臣之壯也,耆其股肱以從司馬,苛慝不產。及臣之長也,端委■帶以隨宰人③,民無二心。今臣一旦為狂疾,而曰『必賞女』,與余以狂疾賞也,不如亡!」趨而出,乃釋之。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