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當天仍然上了路,他們的家鄉離那裡還有二十天!
1930年作
三三
楊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彎裡,溪水沿了山腳流過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彎處忽然轉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它,在急流處築了一座石頭碾坊。這碾坊,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叫楊家碾坊了。
從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裡比屋連牆,嘉樹成蔭,正是十分興旺的樣子。往下看,夾溪有無數山田,如堆積蒸糕;因此種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紮了無數水車,用椿木做成橫軸同撐柱,圓圓的如一面鑼,大小不等豎立在水邊。這一群水車,就同一群游手好閒人一樣,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著意義含糊的歌。
一個堡寨裡只有這樣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裡碾米的事都歸這碾坊包辦。成天有人輪流挑了倉谷來,把谷子倒進石槽裡去後,抽去水閘的板,筧槽裡水沖動了下面的暗輪,石磨盤帶著動情的聲音,即刻就轉動起來了。於是主人一面談說一件事情,一面清理簸籮篩子,到後頭包了一塊白布,拿著個長把的掃帚,追逐磨盤,跟著打圈兒,掃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後,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篩好了,把米糠挑走之後,主人全身是糠灰,常常如同一個滾入豆粉裡的湯圓。然而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裡許多人生活還從容,而為一堡子中人所羨慕的。
凡是到楊家碾坊碾過谷子的,都知道楊家三三。媽媽二十年前嫁給守碾坊的楊,三三五歲,爸爸就丟下碾坊同母女,什麼話也不說死去了。爸爸死去後,母親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還是活在碾坊裡,吃米飯同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生活毫無什麼不同處。三三先是眼見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後爸爸不見了,媽媽又成天全身是糠灰……於是三三在哭裡笑裡慢慢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