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 305 / 526
文學類 / 大江健三郎 / 本書目錄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第305頁 / 共526頁。

 大小:

 第305頁

朗讀:

主管工作的年輕女醫生曾碰到過一位白血球指標為83萬個的老人。老人當然已經去世了。我現在見到的血液樣本的主人也已不在人世。這敞亮而現代化的場所,卻正是死者的國度。

「您知道健康人的白血球指標是多少嗎?」冷不防被她一問,我一瞬間產生了錯覺。「要是有人有83萬個白血球的後,正常的白血球少說也該有……」。可是,我的白血球指標只有六千個。我再沒勇氣繼續觀察顯微鏡了。


  

在下一個房間裡,屍體用石蠟做硬化處理後被製成薄片。最後,終於在觀察原子彈受害者的血液對梅毒的反應的房間裡,我的緊張才略微有所緩解。我想自己再不會像這天早晨一樣,覺得梅毒是如此不堪一擊的小病。

資料室的門連接着另一座樓的走廊。我轉到這兒,想找別出口。這裡堆放著被分檔整理過的病歷卡。從緊閉的房門裡,傳出傳送病歷卡時那流水般的聲音。

是電腦正在整理死者的識別簽。那個有着83萬個白血球,內髒的所有組織都被癌細胞吞噬,脊椎骨變得像浮石一樣疏鬆的老人的病歷,也曾發出流水般的聲音從這裡通過吧。從ABCC出來,返回廣島市區的一路上,我渾身不由得不住地發抖。我發現,在那個山頂上,沒有人提起過禁止原子彈氫彈大會的事,真的,好像那是十分遙遠的城市裡發生的事情一樣,沒有一個人提及……

上午11點,原子彈受害者紀念館二樓的代表接待室裡發生了一個小小的事件。一個男人對未能承認全部代表一事表示抗議。這是日共、工會總評議會、社會黨之間的動員大戰愈演愈烈的表現之一吧。不過,廣島禁止原子彈氫彈協議會的工作人員說,這是早晨以來唯一的一起爭執。

那個男人固執地表示抗議。但大體來說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大家都開始覺得,世界大會一定能如期召開,而這種氣氛也確實越發濃厚起來。現場的工作人員和各地趕來的與會代表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在和平公園的出口買了一面小紅旗。這時我才知道,日共已經最終打出「全面否定‘部分禁止核試驗’」的旗號。同一時間,在莫斯科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每次來到和平公園附近,都能嗅到強烈的政治氣味。

在公園至和平大橋一段叫出租車需要相當的耐力。等出租車時,前來參加大會的人們還在不斷地湧向公園。他們都能爭取到代表的名額嗎?聽說,現在連住處都已沒有了。今天,廣島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兩成。

我來到廣島日赤醫院,和兼任日赤院長的原子病醫院的重藤文夫院長面對面坐下。院長是在原子彈爆炸的一個星期前來廣島工作的。爆炸時,他正站在候車隊伍的末尾,傷勢不重。但院長已經不能把自己算做病人了。

醫院前的廣場上堆着好幾千人的屍體,醫院的後院每天都在燒屍。為治療那些瀕死的人們,他指揮着同樣負了傷的醫護人員拚命工作,而醫院本身也遭到徹底的破壞。重藤院長身材高大,樸實得像農民,粗嗓門,說話痛快,一看就知道他是個實幹家。當時,他一定也全力以赴地參加了搶救工作。

重藤院長又憑着準確的直覺,認定這是顆非同尋常的炸彈,一心要弄清它的原委。他抽空兒便蹬上自行車跑到爆炸中心地點調查,收集好似被什麼東西灼燒過的石頭和瓦片。現在,這些東西陳列在醫院一隅的房間裡。這些資料雖不能同ABCC用電腦整理的那些相提並論,但這是重藤院長用微薄的預算和自己的雙手親自整理的。

有位原子彈受害老人,把自己的骨骼那是一付已被病魔徹底侵蝕的骨骼全部捐贈給院長做標本。這是多麼奇異而令人感動的友情!院長在遭到原子彈轟炸以前更早些時候,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過有關放射能的研究。這段經歷在原子彈轟炸後院長孤立無援地進行調查時發揮了作用。院长發現地下室裡密封着的X光片已經感光。

他的調查開始穩步進展。他是第1個用自己的眼睛分辨出那顆不可理喻的炸彈的實質的日本人。


  

從那時起,院長在廣島從事醫療工作的同時,通過反覆觀察體驗,不斷地有新的發現。他發現了原子彈爆炸後遺症,並與之作鬥爭。最初,院長以為原子彈爆炸後遺症的問題在二三年內就能解決。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白血病!這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將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只有在親臨現場的長期工作中才能逐一發現。

通過一系列緩慢的統計,在爆炸後的第7年,院長終於把原子彈爆炸與白血病用確鑿的數據聯繫起來。之後,院長又據統計數字推斷,白血病將會減少。但是,這個結論錯了。然而又有哪些錯誤會使人如此感動呢?其間,院長還必須為醫療制度改革、醫院的建立做大量政治工作。

現在,院長認為癌與原子彈爆炸關係密切,事實上,他手頭上就有這些病例。但要得到厚生省的認可還極其困難。還有原子彈受害者的婚姻問題,這些,院長也得親自過問。

我跟隨院長巡視了病房。一位老人無力地仰臥在床上,用沙啞的嗓音跟院長打招呼。他乾巴巴的黑皮膚上,沾着一些剝落的皮屑,像搓碎的紙片一樣。他極力想露出微笑卻沒有成功。

昨天和平遊行時,這位可憐的老人也曾努力試圖揮動雙手吧。想到這兒,我心裡一陣酸楚。院長已經送走了許多比這位老人的病情還重,身患癌症、白血病的老人。對這些老人來說,留給自己的只有絶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