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唐趙仁獎,河南人也,得販于殖業坊王戎墓北,善歌《黃獐》,與宦官有舊。因所托附,景龍中,乃負薪詣闕,遂得召見。云:「負薪助國家調鼎。」即日台拜焉。睿宗朝,左授上蔡丞。使于京,訪尋台中舊列,妄事歡洽。御史倪若水謂楊茂直曰:「此庸漢,亡為傝茸。」乃奏之,中書令姚崇曰:「此是《黃獐》漢耶。」授當州悉當尉,馳驛發遣。仁獎在台,既無餘能,唯以《黃獐》自炫。宋務先題之曰:「趙獎出王戎幕下,入朱博台中。舍彼負薪,登茲列柏。行人不避騝馬,坐客唯聽《黃獐》。」時崔宣一使于都,仁獎附書於家,題云:「西京趙御史書。附到洛州殖業坊王戎墓北第一鋪。付妻一娘。」宣一以書示朝士。初其左授上蔡,潘好禮自上蔡令拜御史,仁獎贈詩曰:「令乖騝馬去,丞脫綉衣來。」當時訝之,或以為假手。仁獎初拜監察,謝朝貴,但云:「有幸把公馬足。」時朝士相隨。遇一胡負兩束柴,曰:「此胡合拜殿中。」或問其由,答曰:「趙仁獎負一束而拜監察,此負兩束,固合授殿中。」(出《御史台記》)
【譯文】
唐朝時有個人叫趙仁獎,河南人,在殖業坊王戎墓北做小買賣,很善於唱一首名叫《黃獐》的歌曲。他與一宦官有老交情,因他有所托附,在那人的幫助下,于景龍年間(中宗朝),他便背負柴草到了皇帝的殿堂,於是得到召見,皇上道:「負薪是願為幫助治理國家效力,有宰臣之心。」當天便任職于御史台。到睿宗朝,被降職任命為上蔡縣丞。出使到京城時,去拜訪台中的老同事,胡亂行事,到處歡聚。御史倪若水對楊茂直說:「這純屬是個庸谷之人,胡作非為而又卑劣無能。」於是上書彈劾。中書令姚崇說:「這個人就是會唱《黃獐》的那個人。」再改任當州悉當縣尉,把他立即派送出去。趙仁獎在御史台任職其間,沒有別的能力,唯獨以會唱《黃獐》而自我炫耀。宋務先曾寫他道:「趙仁獎出自王戎的‘幕府’下,進入朱門台院之中。是捨得自背柴草這樣的勞役之舉,才登上此御史台。行路時人們不避他的馬,坐下時人們都來聽他的《黃獐》歌。」當時崔宣一正巧到京城去,趙仁獎便讓他給家捎了一封信,那信封上寫道:「西京(長安)趙御史書。附(捎)到洛州殖業坊王戎墓北第一鋪,付(送)妻一娘。」崔宣一曾把信給朝官們看過。當初趙仁獎降職授上蔡丞時,潘好禮正好由上蔡縣令調任為御史,仁獎贈詩道:「令乘湜騝馬去,丞脫綉衣來。」當時看到此詩很覺驚訝,有人認為是借他人之手而寫。仁獎初任監察御史時,去道謝朝中權貴,只是說:「有幸握住了你的馬足。」當時有朝士們相隨同往,恰遇一個胡(指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人背着兩捆柴草走過來,一朝士說:「這個胡人應當授以殿中禦中。」有人問他什麼理由,他答道:「趙仁獎背了一捆柴草便授以監察御史,此人背了兩捆,當然應授殿中(殿中御史比監察御史高一品級)。」
姜師度
唐姜師度好奇詭。為滄州刺史,兼按察,造槍車運糧,開河築堰,州縣鼎沸。于魯城界內,種稻置屯,穗蟹食盡,又差夫打蟹。苦之,歌曰:「魯地一種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又為陝州刺史,以永豐倉米運將,別征三錢,計以為費。一夕忽雲得計,立注樓,從倉建槽,直至于河,長數千丈。而令放米,其不快處,具大把推之,米皆損耗,多為粉末。兼風激揚,凡一函失米百石,而動即千萬數。遣典庾者償之,家產皆竭。復遣輸戶自量,至有償數十斛者。甚害人,方停之。(出《朝野僉載》)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