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宮十八朝演義 - 143 / 186
古典小說類 / 許慕羲 / 本書目錄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143頁 / 共186頁。

 大小:

 第143頁

朗讀:

王超之子,名喚德用,年方十七,隨侍在營,入帳請戰。王超怒道:「汝敢故違軍令麼?」德用道:「兒非故意違令,但是我不出戰,敵兵未必肯退,此處道迂路險,轉餉艱難,不能持久。不若殺將出去,擊退賊兵,方可從容班師。」王超沉吟了一會道:「汝言亦是有理!但賊人氣勢方張,且再待半日,俟其鋭氣稍衰,方可出擊。」德用乃待至日昃,請了軍令,挺身殺出。繼遷見宋營先驅是個少年,欺他年輕,即揮兩翼圍了上來,德用舞動銀槍,如蛟龍出水,猛虎離山,槍鋒所及,賊兵紛紛落馬。繼遷方識得他的厲害,連忙悉鋭來敵。不料王超又來救應。

廷召營中,亦出兵夾擊,賊兵如何能支,繼遷只得向北遁去。德用揮軍追趕,繼遷又回身再戰,三戰三敗,乃率眾遠揚。王超鳴金收軍,德用始收兵回營。次日班師欲回,德用道:「歸師遇險必亂,應整飭戎伍,體為虜襲。」王超與廷召皆以為然!乃令德用開道,所經險阻,偵而後進,且下令軍中,亂行者斬,全軍肅然。繼遷早就令輕騎埋伏要道,預備邀截,因見宋師嚴陣而退,才不敢逼。王超、范廷召退回泛地,沒甚死傷。惟繼遷仍舊抗命,太宗再議進討,適值聖躬不預,只得暫時停止。


  

先是至道改元,開寶皇后宋氏駕崩,太宗不成服,連群臣亦不令臨喪。翰林學士王禹偁,大為不平,常對同僚言道:「後嘗母儀天下,應遵用舊禮為是。」太宗聞得此言,說他謗上,少不得又要降罪了。

未知王禹偁怎樣獲罪,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寇準片言立儲君 呂端獨力立帝位  

話說開寶皇后宋氏,乃是太祖冊立的正宮,駕崩之後,自應成服。太宗非但不成服,且不令群臣臨喪,滿朝文武,竟無人敢出言規諫,惟有翰林學士王禹偁,心內不平,對同僚們說道:「宋後曾經母儀天下,應尊用舊禮為是。」這話被太宗聞知,便大怒道:「王禹偁敢訕謗君上,如何恕得!」遂謫禹偁知滁州。這事過了沒有幾時,又有廷臣馮拯疏請立儲,太宗斥他多事,貶置嶺南,自此以後,宮禁中事,簡直無人敢言了。

太宗到了這時,金匱緘名的人,俱已死亡,傳子之局已成,為什麼不立太子呢?只因內中還有一段隱情。

原來太宗有子九人,長子元佐,次子元僖,三子元侃,四子元份,五子元傑,六子元偓,七子元偁,八子元儼,九子元億。元僖、元億早逝。太宗于諸子中,最鍾愛的是長子元佐,因他從小時候,生得聰明機警,性情又仁慈寬厚,相貌復與太宗相類,真個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到了年紀稍長,善騎劣馬,能開硬弓。

十三歲時,常隨着太宗出獵近郊,忽有一個兔兒,打從長輿之前走過,太宗命元佐射之。元佐奉了旨意,從容不迫,拈弓搭箭,覷準射去,早把個兔兒射倒在地。其時適有契丹使臣在側,見元佐小小年紀,矢無虛發,不勝驚異,大為讚揚!隨駕諸臣,亦皆伏地,向太宗稱賀。太宗因此更加喜愛!到得征伐太原,元佐隨駕在營,平了北漢回來,拜檢校太尉,加職太傅,晉封楚王,另營新第于內東門,賜于居住。


  
太宗有意要立他為太子,卻因有金匱遺詔的一層關礙,只得暫時耽延。後來德昭自刎,德芳暴亡,廷美又獲罪而死,太宗沒了顧忌,正可立元佐為太子。不料元佐見太宗逼死德昭,心中甚不為然!後來廷美獲罪,元佐更加覺得太宗刻薄寡恩,沒有手足之情,並負太祖傳位之德。他便竭力諫阻太宗,營救廷美。

無如太宗立定主意,要除去廷美;又有趙普等人,在旁慫恿,因此救護不來。到得廷美安置房州,憂鬱而亡。那消息傳來,元佐十分悲恨!暗中想道:「父皇處死皇叔,不過要違背金匱遺言,所以下這般毒手。現在皇叔病歿,必然要立我為太子,我若承受了大位,如何對得起太祖皇帝和死去的皇叔呢?」他心下想著,又氣又惱,又沒有善處之法,不知不覺,神經錯亂,發起狂疾來,時時和左右侍候的人尋事,執刀弄杖,閙過不了。

有個近侍,偶然觸怒了元佐。他便發起性子,舉刀將近侍斫傷,幸虧逃走得快,方纔保全了性命!這個信息,傳入太宗耳內,十分着急!忙召禦醫前往診治。禦醫診過了脈,太宗召問是何病症?禦醫奏道:「楚王之病乃因平時憂憤惱恨,積鬱於心,無可發泄,故得此顛狂癥候,只要好好的調理,便可痊癒。但要囑咐左右侍候的人,小心謹慎,切不可把什麼事情去激惱他了。」太宗聽了禦醫的言語,便疑心元佐身旁侍候的人,不能先意承順,把所有近侍都傳了來,大加責罰,那些近侍明知楚王是為了廷美被逼身亡的緣故,哪裡敢說出來,只得含屈負冤的受了一頓責罰,回到楚王府中,格外的小心侍候。那元佐自禦醫診視,用藥調理,又經左右近侍百般勸慰,曲意承迎,居然慢慢的痊癒起來。太宗知道元佐的病,逐漸告痊,心中大喜!立刻降詔,大赦天下,替他邀福。又因時值重陽佳節,禦苑中菊花盛開,五色繽紛;花光爛熳,甚是可愛!便命諸王,皆至長春苑,賜宴較射,除元佐因病新愈,恐怕勞動了舊疾復發,不去宣召,其餘諸王,皆陸續到齊。

太宗因元佐病有起色,分外高興,諸王見太宗心內歡喜,自然有意承順,在席間談笑議論,異常歡暢,那說笑的聲音,連隔院都聽得見。大因諸王賦詩射箭,都能稱旨。太宗便命近侍,取出許多上方珍物,厚賜他們,所以這一次的筵宴,直到夜分方散。諸王謝過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