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演義 - 91 / 116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吳三桂演義

第91頁 / 共116頁。

 大小:

 第91頁

朗讀:

那日到了衡州,時吳世蕃已先到。夏國相將三桂遺詔及各人改立長君之意,對林天擎等說知。時胡國柱、夏國相帶同十餘員至衡,林天擎亦隨帶十餘員同至,即會議扶立新主。即以林天擎為贊禮,夏國相為護衛,以後日為黃道吉日,擇定辰時,就在三桂舊日行宮即位。

立召工役萬人,先行趕將行宮油飾一新。夏國相等打點各員,排班俟候。先令譚延祚以本部人馬及新來滇兵擁守城外,復以衛隊守護行宮。到那日清晨,夏國相即扶世蕃即位。


  

胡國柱率以下各官隨班叩賀,皆呼萬歲。議定以明年為洪化元年,所有各官俱有升贈。大赦國內,先發喜詔佈告新君登位,並發哀詔頒佈先皇之喪。凡國內百日內不鼓樂,並諭令夏國相、胡國柱及馬寶,以國事未定,即宜縗絰用兵。

所有軍戎大事,宜戰宜守,皆由夏國相、胡國柱、馬寶三人便宜行事。

夏國相等謝恩已畢,以長沙軍情吃緊,新君不宜久居衡州,仍令譚延祚護送回滇。待至滇之後,延祚即領兵入川,以固川防。各人皆以為然。譚延祚即與林天擎共護吳世蕃回滇而去。

夏國相、胡國柱隨帶哀喜兩詔,同返長沙。夏國相及胡國柱至時,恰僅十六日。國相即與馬寶計議道:「新君即位改元,勢須頒佈。恐先君既崩,軍心疑懼。

湖南又為清兵所聚,必難久守,且有守無戰,徒費兵力,不如棄之,仍以川滇為根據,先復元氣,後圖再舉,方為良策。」馬寶道:「徒守此間,固知無益。但恐退守雲南,則勢反孤耳。」胡國柱道:「今軍糧告竭,若棄長沙亦難進戰,恐除退守滇黔以外,亦無他策也。」夏國相道:“四川天府之地,號為天險,可以自固。滇中左扼曲靖,右阻石門,皆可以固守。

待敵軍兵力一疲,而吾元氣已復,再圖大舉,亦無不可。某已思得一策,當以整頓財力為先。宜一面增采五礦,改鑄值十值百大錢,以裕軍需,並鼓勵民氣,以圖資助。復推廣貿易,以裕商民。

不久即可使財力充裕。及今圖之,猶未為晚。若再遭竭蹶,勢不可為矣。”胡國柱、馬寶皆以為然,於是共議退師之計。

馬寶道:「退亦不易,今當先報荊州,使王會、洪福先行撤兵回川。吾將領兵獨進寧鄉、益陽,再折而西,以入貴州。公等自由長沙緩緩而退,彼以我兵力未憊,忽然退兵,必疑我有謀,應不敢盡其兵力也。且吾猶有一意,吾欲公等先回雲南,整頓內事,吾仍當駐兵貴州,以阻來兵,方為穩策。

若並棄貴州,反成孤立,恐清兵將以各路大兵扼黔桂,以撼雲南,恐雲南亦危矣,斷不可也。」夏國相、胡國柱皆以為然。馬寶乃即行分軍兩路,為前部揚言分掠寧鄉、益陽,自己卻領大軍繼進,囑令部下若到益陽、寧鄉,即撤軍望貴州而退。果然清將疑周兵欲通荊州之路,蔡毓榮即分兵往救,惟自馬寶起行之後,夏國相即乘夜退兵,直棄長沙而去。

正是:數戴用兵徒耗力,一朝棄地急回車。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拔固原圖海鏖兵 走漢中屏藩殉國

話說周兵計撤退,自馬寶進兵寧鄉、益陽,以進為退,乘機折入貴州。


  

時胡國柱、夏國相自馬寶起程之後,即乘機退兵。胡國柱道:「我今退兵,清兵必乘勢追襲,不如虛者實之,于城上仍遍插旌旗,以為疑兵,使清將見之,必以吾軍未退,必不敢遽行南下也。」夏國相道:「此計直用不着。若如駙馬所言,是直誘清兵來追耳。」胡國柱急問其故,夏國相道:「蔡毓榮合各路之眾以困長沙,彼只為圍困,而不為猛攻者,蓋知吾軍在長沙勢已疲憊,不久必退,待吾退而後乘之耳。城廂內外,吾軍人馬數萬,旦暮炊煙四起。凡有兵無兵,清將已一望知之矣。是兵少尚能以實者虛之,若兵多則全用不着也。」胡國柱道:「用兵之道,戰固為難,退亦不易。今清國四面大兵繞集長沙,吾軍若退,又何以保清兵不來追趕也?」夏國相道:「吾已思得一法在此,只如此如此,可以瞞過清將矣。」胡國柱鼓掌稱善。夏國相便令三軍各拿鍬鋤,紛紛掘地,泥沙飛揚,滾于空中。

然後令諸將一齊打疊起行。到夜深,所有城內城外各軍一齊向南而退。早有細作報知蔡毓榮與岳樂等,皆以周營日間沙塵飛滾,必然掘地。既是掘地,必然埋伏地雷,皆不欲遽追,以中其計,蔡毓榮持之尤堅。

當部下諸將環集請追,蔡毓榮道:「非汝等所知也。觀日間周營動靜,必有大事,何必便退?恐不宜即追,追則中計矣。」因此與安王岳樂、貝子尚善及簡王知照,暫仍按兵不動。

到次日寧鄉、益陽探報回稱,該兩地並無兵警,只有些小周兵,尚離數裡即回軍望南而退。蔡毓榮聽得,正自疑惑,不一會,又得荊州由驛報到捷音,以周將王會、洪福已棄城而遁,現在已收復荊州。蔡毓榮所得那兩路人馬同時撤退,乃驚道:「彼真退兵矣,斷無各路同時誘敵之理。彼國中必有事故,是以如此。

今番馬寶卻瞞過吾也。”急令人打聽長沙消息,見城中絶無動靜。急拿土人問之,則稱昨夜周兵已退去盡矣。蔡毓榮聽得這點消息,急提兵入長沙。

正是前方畏敵,今要爭功,同時各路清兵皆進長沙而去。蔡毓榮見城內尚粘有周將告示,是諭令軍民守制的,各衙署亦懸掛黃字燈籠,始知三桂已死。復尋土人問馬寶退兵的光景,土人具述馬寶進兵只為求退,軍中掘地裝做埋伏地雷的樣子,亦只故作疑兵。蔡毓榮乃嘆道:“夏國相、馬寶皆能者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