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三傑 - 134 / 307
古典小說類 / 徐哲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大清三傑

第134頁 / 共307頁。

  曾國藩又問道:「這未在什麼地方打的勝仗?」
章價人本是假話,無非暫時想寬曾國藩的心的。此刻一被問到地方,教他怎樣答法。正在嚅嚅囁囁答不出來的當口,忽見一個戈什哈牽了一匹馬,要請曾國藩騎著逃走。那馬站大雨之中,一時被雨淋得不耐起來,陡的跳上幾跳。章價人看在眼裡,心機一靈,他就介面對著曾國藩又謅謊道:「跳馬澗打的勝仗。」
曾國藩一聽塔齊布在那跳馬澗打了勝仗,一時信以為真,方始勉強騎上那匹濕馬,往前逃走,大家自然跟著逃走。


  
誰料他們大家往前逃走的時候,正是洪馮羅三個,在那船上自相爭鬧的時候。也是塔齊布真在那個跳馬澗大打勝仗的時候。卻被那位章價人師爺,隨便一說,竟會說中,也算巧極的了。
當時曾國藩同了大眾,往前逃了一陣,雨也止了,天也亮了。正想揀個地方休息一下的當口,忽見一個探馬報到,說是九大人的援兵已到。敵方的那個水軍都督林彩新,已被塔將軍親手斬于馬下。敵軍大隊,正與九大人的吉字軍在那兒廝殺。快請老帥回船,佈置軍事。
曾國藩一聽此信,方才用手先將他那頭上的汗珠子拭了一拭,然後說道:「如此說來,真是朝廷的洪福齊天了。」
章價人在旁中清楚,不覺一呆。暗自忖道:我乃隨便謅謊,怎麼竟會成了真事,莫非還在做夢不成?忙去自已咬咬指頭,覺得知道疼痛,方始大喜起來。索性不肯承認謅謊,便對曾國藩笑著道:「大人昨夜只想盡忠,不是晚生相勸,此刻……」章價人說到此地,又見一個探子來報,說是九大人會同塔將軍,已將敵軍擊退,現在坐船,等候老帥回去,商量軍事。曾國藩聽說,即同大家回到船上。正是:
有意栽花花不發
無心插柳柳成蔭
不知曾國藩到了船上,還有何事,且閱下文。

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



曾國藩同著大家回到坐船。剛剛踏進艙去,還沒來得及去問曾國荃和塔齊布兩個的說話,一眼瞥見他的公文案卷、家書日記,統統成為灰燼,不禁變色的急問:「怎麼怎麼……?」當由一個戈什哈稟答道:「想是賊人燒的。」
曾國藩聽說,暗想公文案卷,關乎全軍命脈。家書日記,關乎半生心血。現在兩樣全失,于公于私,都有責任。活在世上,何顏見人。想到此地,不覺悲從中來。忽給大家一個不防,撲的一聲早已跳下水去。
那時那位章價人師爺,可巧又站在曾國藩的旁邊,一聽噗咚之聲,趕忙伏出船沿,拚命的一抓,居然被他抓住曾國藩的一根髮辮。但是不敢抓得太重,生怕抓落髮辮。只好一面死勁抓住,一面嘴上大喊。其時又值春潮大漲,水勢澎湃,大有稍縱即逝之虞的樣子。幸虧曾國荃、塔齊布、曾貴等人,已把曾國藩這人,搶著救起。
大家因見曾國藩已經有水入腹,昏迷不省人事。趕忙泡了薑湯,幫同灌入口中。過了一會,方見曾國藩悠悠揚揚的回過氣來。及至能夠講話的時候,始見曾國藩有氣無力對著大家恨恨地說道:「君子愛人以德,你們救我活來,又為何事?」
曾國荃第一個接嘴道:「大哥一身,繫著全國的安危,非是一死可以了事的。怎好不救?」
曾國藩見他的兄弟之話,來得十分正大,不肯強詞奪理的硬去駁他。只得微喟了一聲道:「老弟雖是這般說法,但怕朝廷未必再赦為兄,也是枉然。」


  
塔齊布、章價人兩個,一同答道:「老帥本為兩朝元老,聖眷甚隆。只要仔細陳奏,未必一定得著什麼嚴譴。」曾國藩聽了此話,無語半響。
曾國荃又問道:「大哥身體,此刻覺得怎樣?倘能支援,兄弟還有萬分緊要的訊息,報知大哥。」
曾國藩急問道:「什麼緊要訊息,你且說來。」
曾國荃道:「江南大營,已被南京城內的悍賊攻潰。向榮向欽差,在那未曾攻潰江南大營的時候,因病出缺。朝廷即將副欽差張國棵升爲正欽差。誰知江督何桂清,事事制肘,不發軍餉。營中兵士,竟有一兩年沒有領餉的。都因愛戴向張兩帥,所以還能支援過去。此次南京之賊,不知怎樣被他們打聽出來的,官軍這邊,文武不和。於是竟率悍賊十五六萬,以及狼兵二百餘人,直撲江南大營。張國粱戰死丹陽。江督何桂清一聞敗信,馬上退到蘇州,蘇撫不肯納人,何桂清忽到常熟縣中駐紮。常熟縣紳,無不震驚駭笑,怎麼一位兩江總督部堂,會駐一個小縣起來。復由縣紳公湊三萬銀子,請他退走。現在已經奉旨拿京訊問。和春也因此事革職。」
曾國荃一直說到此地,方才喘了一口氣道:「這是一件最緊要的事情。其次是駐紮湖北邊境的那位內閣學士勝保勝欽差。忽被黃文金的一支賊軍,乘其不備,將他殺得片甲不還。他就逃到陜西,也被朝廷拿解進京。他在路上,還做上一首詩是:
山靈知有謫臣來,雨霽云收見上臺;行過華陰三十里,蓬花仙掌一齊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