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三傑 - 65 / 307
古典小說類 / 徐哲身 / 本書目錄
  

大清三傑

第65頁 / 共307頁。

 大小:

 第65頁

朗讀:

  彭玉麟跟著那位差官,尚未走入裡面,已見曾國藩站在一間花廳門口等他。他忙緊走幾步,同了曾國藩進了花廳,方朝曾國藩行了一個大禮。曾國藩倒也照例答禮。等得升坑送茶之後,曾國藩即與彭玉麟大談特談起來。
起先談的是普通學問,曾國藩雖在表示佩服倒還不甚怎樣。及至和彭玉麟談到水師之事,只見彭玉麟酌古論今,有根有據,就同黃河決口似的,滔滔不絕於口起來,直把這位曾侍郎曾大人,只在聽一句讚一句。及至聽完,忽然把他雙手,竟去向天一拱道:「這是上天所賜兄弟的水師奇材,真是朝廷之福。」
說完這句,方對彭玉麟說道:「兄弟昨天的意思,還想請雪翁擔任我們局中文案一席的。此刻方才知道了雪翁,乃是當今的一位水師奇材。我們請雪翁暫時屈就水師右路指揮官。左路的指揮官,我已把我們局裡南路團練統帶的楊載福,升充去辦。兄弟能夠預料,雪翁和他兩個,一定說得來的。」


  
彭玉麟聽說,忙把他的腰骨一挺,自稱名字道:「玉麟雖然略略看過幾部水軍之書,倒底尚沒其么閱歷。大人此地的編制,每路的指揮官,須統三千多人,玉麟既已來此投效,當然維命是聽;但恐責任太大,生怕貽誤大事,還是請大人另委一位,玉麟做個幫帶為是。」
曾國藩聽了,連連亂搖其頭道:「現在的這座危城,能夠保到幾時,還說不定,雪翁千萬不可太把自己看輕。兄弟馬上即下札子,雪翁就去到差。方才據探子來報,北門的城墻已為賊人攻坍兩丈,兄弟此刻就得前去。」
彭玉麟聽見曾國藩如此說法,方才勉強答應下來,自去到差。
現在且說洪秀全自從錢江等等率了大軍,前去迎敵向榮、張國樑江忠源三路人馬之後,又接韋昌輝的報告,說是已與楊秀清統率大軍出發,指日可以殺到向張江三個的後方。洪秀全方始把心放下。即命洪宣嬌剋日攻破長沙城池,要使向張江三個到來,他們已經佔領,那才稱心。
洪宣嬌本在要替他的亡夫報仇,只因一時不能攻克,無可奈何。此時一奉洪秀全的命令,便同蕭三娘、陳素鵑、陳小鵑三個,連日連夜,駕起雲梯,死命攻打。
豈知城內忽然添上一文一武的兩位人物,武的自然是那位彭玉麟,文的就是左宗棠。
原來左宗棠這人,自幼即具大才。他于古時人物,只有諸葛武侯,是他最服膺的。現在人物除了郭意誠、胡林翼兩個之外,連這位曾國藩他還不甚欽佩。
但是中過舉人之後,每會不第;又見洪秀全業已殺到他們湖南來了。平時家居,只在死命的讀他書。每每對人說:現在已由承平時代,趨到反亂年頭來了。一個人只要有了真實的學問,決不會不見用於世的。
人家見他確有一點本事,不是徒託大言的人物,凡有機會,無不替他發展。無如他的眼界太高,東也不是他的容身之處,西也不是他的出山之境。
直到胡林翼瞧見洪秀全的大勢已成,忙去對著張亮基說道:「洪賊那邊,文有錢江、李秀成、洪大全、石達開等等,武有楊秀清、韋昌輝、胡以晃、陳玉成、黃文金、羅大綱、洪仁發、洪仁達、洪宣嬌、蕭三娘、陳素鵑、陳小鵑等等;我們這邊人手太少。我擬自統一軍,加入將士裡面,中丞幕府之中的參贊人物,非請益陽舉人左宗棠不可。」
張亮基本也久聞左宗棠的聲望,自然一口答應。一邊即委胡林翼任新軍統領,一面專差去騁左宗棠前來做他幕府,參贊軍務。
左宗棠接到聘書,因是家鄉服務,方才允諾,及到撫署,張亮基便把幕府之事,全付左宗棠負責,因此一來,長沙城中,竟至鐵桶一般。試問洪宣嬌等人,如何攻得進去。
洪宣嬌一時惱怒起來,一連殺了臨陣退縮不前的將官五十多員。蕭三娘見她殺戮太重,恐防其餘的將士寒起心來,也是不妙;一天宣嬌正在要殺一員大將,她便上去規勸,宣嬌那時雙眼業已發赤,猶同要噬人的野獸一般,自然不肯聽勸。蕭三娘瞧見勸阻不聽,只好去請那位大元帥洪秀全自己親來。


  
誰知洪宣嬌等得洪秀全到來,她就拿出那面令旗,一柄寶劍,對著她哥哥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軍師既把這個東西,交付與我,哥哥不得干涉。」宣嬌一邊在說,一邊拔下寶劍,竟將那員大將斬了。
洪秀全雖然當場目見,也沒法子。
誰知那班將官,真也有些犯賤,一見洪宣嬌竟在用那令旗寶劍的權柄,大家倒也怕死,只好拚命的前去攻城。那天曾國藩對於彭玉麟說的,北城業被賊人方面攻坍兩丈,就是這班將官攻的。後來幸虧曾國藩自去監視北城,又請胡林翼、張玉良、曾大成分別監視東南西的三城,洪軍方才沒有攻進。
洪宣嬌因見三天之內,斬殺了一百多員的重要將士,一座長沙城垣,總是攻不進去,正在無法可施之際,忽見錢江單騎飛至,對著洪秀全說道:「我軍圍困長沙,業已三個多月,尚未攻入,雙方的軍士死傷也不少,不如依照我與秀成商定之計,就此撤下此地,即向岳州攻去。且把武漢三鎮,得到手中再說。」
洪秀全以及大眾,正因一時不能攻入長沙,都在氣悶。一聽丟下此地,去攻岳州之話,個個無不活躍起來。連這位洪宣嬌也來說道:「軍師此計足見眼光深遠。只要得了武昌,一下南京,大局一定,還怕這座區區的長沙城池,不姓洪么?」
錢江一見大眾贊成,又與秀全附耳說上幾句,他又上馬而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