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語 - 55 / 100
國學類 / 孔子門生 / 本書目錄
  

論語

第55頁 / 共100頁。

 大小:

 第55頁

朗讀: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 「知人。」樊遲沒有明白是什麼意思。孔子解釋說:「把正直的人提 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夠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來。」 樊遲從老師那裡出來以後,又去見子夏說「剛纔我去請教老 師什麼叫智,老師說:『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夠 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來。』這是什麼意思呢?」子夏說;「這是含 義非常深刻的話呀!比如說,舜帝有了天下,在眾人之中提拔了 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邊站了;商湯王有了天下,在眾人之 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邊站了。」

【讀解】   


  

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 其善於識別人的人。

由於樊遲對智者識別人的道理不太理解,又引發了孔子關於 選拔人才的一番論述。其實,在《為政》篇裡,當魯哀公問怎樣 做才能夠使老百姓服從時,孔子已經回答這類似的話:「舉直錯諸 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所以,如何選拔人才,一 直是孔子思考的問題,也是他向當政者所提供的活國方略之一。

只不過在本篇裡,孔子原本不是說的從政治國問題,而是一 般性地向樊遲解釋什麼叫智。在孔子看來,能夠知人,識別人就 是「智」的體現,能夠知人識別人的人當然也就是智者了。

那麼,孔子關於智者的要求是高還是低呢?表面看來是低,實 際上卻是非常之高。俗話說得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 知心。」要知人的面,要求很低:要知人的心,要求就非常之高了。

尤其是在所謂「現代」社會,人人行色匆匆.個個疲于奔命, 相互之間似乎總有一層無形的隔膜。「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 無二三。」以致不斷有人高呼「理解萬歲」,結果還是難於被人理 解。在這種情形下真正能夠做到「知人」的又有多少呢?

可見,智者原來不是那麼好當的啊!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原文】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註釋】

①道同”導”,開導、勸。

【譯文】

子貢問怎樣交朋友。孔子說:「忠言相告,好話對導,他不聽 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讀解】   

這一段話的意思其實在《里仁》篇裡已由子遊說過了。

子遊說:「事君數,斯辱焉;朋友數,斯疏矣。」意思是說:服 事君主太慇勤繁瑣,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交過從太密,反 而會有一天疏遠。一句話:無論是對待領導還是朋友,都要保持 一定的距離。

孔子在《公治長》裡讚揚晏子「善於人交,久而敬之。」其實 也有這樣的意思在內。至于在《先進》篇裡說:「以道事君,不可 則止。」那意思就更明顯了,都是說:對待領導也罷,對待朋友也 罷,都不要「剃頭擔子一頭熱」,太過于自作多情,結果是一廂情 願,反而使人厭煩,招來羞辱。

這裡面的道理,我們在《里仁》篇裡已經說得很細。總之是 人各有志,不能強勉,就會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   這不是在人際關係上耍滑頭,也不是對朋友不忠,而是交友 的藝術,聖人的經驗之談。



君子以文會友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修養仁德。」

【讀解】   

以文會友,而不是以酒會友。

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吧。

《莊子。山木》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這交甘若醴。君子淡親,小人甘以絶。“

「醴」就是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樣清淡的了。

「文」雖然是如水一樣清淡,但以文章學問相會,以志同道 相連,「淡中知其味、常裡識英奇」,反而能夠「淡以親」。所謂 「人親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

「醴」雖然醇濃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相交.以利為條件, 不過是酒肉朋友而已。「濃肥辛甘非真味」,結果是「金滿箱,銀 滿箱,轉眼飾以乞丐皆謗」,不僅「甘以絶」,而且反目成仇人,無友誼可言。


  
所以,正人君子交朋友要以志同道合為基礎,而不要維繫 酒肉關係之上。

這就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意思,也就是「君子之 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的原因所在。   不過,物換星移、時代變遷,我們今天水與酒的界限也在模 糊起來,酒水酒水:酒有女士香檳,清洗得很;水有各式飲料,濃 香甜美.水不清淡。酒不醇濃。「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淡.舔一 舔、感情薄,慢慢磨。“管它是酒是水,只管喝!餵牠個一佛出世, 二佛開天。“酒杯一端、政策放寬,一切都好說!」

哪裡還有什麼「以文會友」?哪裡還在什麼「君子之交淡如 水」?

假若曾子轉世、莊子再生、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他們的說法



子路第十三

本篇以論政的內容居多。包括為政先正己,富民興教,近 悅遠來等政浩思想。同時也有關於“士“的論述。全篇原文共30 章,本書選20章。

以身作則,吃苦耐勞

【原文】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①勞之。」請益②。曰:「無倦。」

【註釋】

①先之:先,率先。先之即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意思。②益:增加。

【譯文】

子路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以身作則,吃苦耐勞。」子 路請求再多講一點。孔子說:「不要倦怠。」

【讀解】   

這是勤政愛民的思想。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