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太宗援石晉主中國宗,原誤「祖」。援石晉為太宗時事,據改。
二四:柳林澱亦曰白馬澱白字原脫。據紀重熙七年十月及營衛志中補。
二五:又嘗改富義縣屬泰州按上文富義縣屬慶州。
二六:豐永縣按下文遼陽府仙鄉縣條作永豐縣。
二七:頭下軍州原無此目。按「頭下軍州」皆因諸王、外戚、大臣私城所建,與以上州軍不盡同。國志別出「投下州」一項。今仿下文「邊防城」例,增此一目。
二八:秦國王隆慶按皇子表、國志十四並作秦晉國王。
二九:鳳州戶四千兵衛志下,鳳州丁一千。按一戶二丁通例,戶、丁數疑誤。
三○:皇太妃奏置「皇」應作王。叄卷十三<※校勘記><七>。
三一:置兵五百於此防托「托」,疑應作戍。
三二:塔懶主城按塔懶即撻覽,「主」應作王。
第三十八卷 志第八
地理志二
東京道
東京遼陽府,本朝鮮之地。周武王釋箕子囚,去之朝鮮,因以封之。作八條之教,尚禮義,富農桑,外戶不閉,人不為盜。傳四十餘世。燕屬真番、朝鮮,始置吏、築障。秦屬遼東外徼。漢初,燕人滿王故空地。武帝元封三年,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後漢出入青、幽二州,遼東、玄菟二郡,沿革不常。漢末為公孫度所據,傳子康;孫淵,自稱燕王,建元紹漢,魏滅之。晉陷高麗,後歸慕容垂;子寶,以勾麗王安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遼東京本此。唐高宗平高麗,於此置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婁之東牟山。武后萬歲通天中,為契丹盡忠所逼,有乞乞仲象者,度遼水自固,武后封為震國公。傳子祚榮,建都邑,自稱震王,併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數十萬。中宗賜所都曰忽汗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彞震,僭號改元,擬建宮闕,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為遼東盛國。忽汗州即故平壤城也,號中京顯德府。<一>太祖建國,攻渤海,撥忽汗城,俘其王大 ,以為東丹王國,立太子圖欲為人皇王以主之。神冊四年,葺遼陽故城,以渤海、漢戶建東平郡,為防禦州。<二>天顯三年,遷東丹國民居之,升為南京。
城名天福,<三>高三丈,有樓櫓,幅員三十里。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德,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北曰懷遠,東北曰安遠。宮城在東北隅,高三丈,具敵樓,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里。宮牆北有讓國皇帝禦容殿。大內建二殿,不置宮嬪,唯以內省使副、判官守之。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在宮門之南。外城謂之漢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大悲寺;駙馬寺,鐵幡竿在焉;趙頭陀寺;留守衙;戶部司;軍巡院,歸化營軍千餘人,河、朔亡命,皆籍于此。東至北烏魯虎克四百里,南至海邊鐵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縣海口三百六十里,北至挹婁縣、范河二百七十里。東、西、南三面抱海。遼河出東北山口為範河,西南流為大口,入于海;東梁河自東山西流,與渾河合為小口,會遼河入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渾河在東梁、范河之間;沙河出東南山西北流,徑蓋州入于海。有蒲河;清河;水,亦曰泥河,又曰芋濼,水多芋之草;駐蹕山,唐太宗征高麗,駐蹕其巔數日,勒石紀功焉,俗稱手山,山巔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橫山。天顯十三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
戶四萬六百四。轄州、府、軍、城八十七。<四>統縣九:
遼陽縣。本渤海國金德縣地。漢水縣,高麗改為勾麗縣,渤海為常樂縣。戶一千五百。
仙鄉縣。本漢遼隊縣,渤海為永豐縣。神仙傳云:「仙人白仲理能煉神丹,點黃金,以救百姓。」戶一千五百。
鶴野縣。本漢居就縣地,渤海為鷄山縣。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鶴來歸,集於華表柱,以畫表云:「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郭雖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纍纍。」戶一千二百。
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渤海為花山縣。戶一千。
紫蒙縣。本漢鏤芳縣地。<五>後拂涅國置東平府,領蒙州紫蒙縣。後徙遼城,併入黃嶺縣。渤海復為紫蒙縣。戶一千。
興遼縣。本漢平郭縣地,渤海改為長寧縣。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羅,北略諸部,開置郡邑,遂定今名。戶一千。
肅慎縣。以渤海戶置。
歸仁縣。
順化縣。
開州,鎮國軍,節度。本貊地,高麗為慶州,渤海為東京龍原府。有宮殿。都督慶、鹽、穆、賀四州事。故縣六:曰龍原、永安、烏山、壁谷、熊山、白楊,皆廢。疊石為城,周圍二十里。唐薛仁貴征高麗,與其大將溫沙門戰熊山,擒善射者於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廢。聖宗伐高麗還,<六>周覽城基,復加完葺。開泰三年,遷雙、韓二州千餘戶實之,號開封府開遠軍,節度;更名鎮國軍。隷東京留守,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州三、縣一。
開遠縣。本柵城地,高麗為龍原縣,渤海因之,遼初廢。聖宗東討,復置以軍額。民戶一千。
鹽州。本渤海龍河郡,故縣四:海陽、接海、格川、龍河,皆廢。戶三百。隷開州。相去一百四十里。
穆州,保和軍,刺史。本渤海會農郡,故縣四:會農、水歧、順化、美縣,皆廢。戶三百。隷開州。東北至開州一百二十里。統縣一:
會農縣。
賀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縣四:洪賀、送誠、吉理、石山,皆廢。戶三百。隷開州。
定州,保寧軍。高麗置州,故縣一,曰定東。聖宗統和十三年升軍,遷遼西民實之。隷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定東縣。高麗所置,遼徙遼西民居之。戶八百。
保州,宣義軍,節度。高麗置州,故縣一,曰來遠。聖宗以高麗王詢擅立,問罪不服,統和末,高麗降,<七>開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於此置榷場。隷東京統軍司。統州、軍二,縣一:
來遠縣。初徙遼西諸縣民實之,又徙奚、漢兵七百防戍焉。戶一千。
宣州,定遠軍,刺史。開泰三年徙漢戶置。隷保州。
懷化軍,下,刺史。開泰三年置。隷保州。
辰州,奉國軍,節度。本高麗蓋牟城。唐太宗會李世攻破蓋牟城,即此。渤海改為蓋州,又改辰州,以辰韓得名。井邑駢列,最為沖會。遼徙其民於祖州。初曰長平軍。戶二千。隷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建安縣。
盧州,玄德軍,刺史。本渤海杉盧郡,故縣五:山陽、杉盧、漢陽、白岩、霜岩,皆廢。戶三百。在京東一百三十里。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一:
熊岳縣。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
來遠城。本熟女直地。統和中伐高麗,以燕軍驍猛,置兩指揮,建城防戍。兵事屬東京統軍司。
鐵州,建武軍,刺史。本漢安市縣,高麗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貴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州,故縣四:位城、河端、蒼山、龍珍,<八>皆廢。戶一千。在京西南六十里。統縣一:
湯池縣。
興州,中興軍,節度。本漢海冥縣地。渤海置州,故縣三:盛吉、蒜山、鐵山,皆廢。戶二百。在京西南三百里。
湯州。本漢襄平縣地。渤海置州,<九>故縣五:靈峰、常豐、白石、均谷、嘉利,皆廢。戶五百。在京西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