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史 - 340 / 521
歷史類 / 李延壽 / 本書目錄
  

北史

第340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40頁

朗讀:

及隋文帝為丞相,鄖州總管司馬消難舉兵反,帝以誼為行軍元帥討之,未至而消難奔陳。于時北至商、洛,南拒江、淮,東西二千餘里,巴蠻多叛,共推渠帥蘭洛州為主。洛州自號河南王以附消難,北連尉遲迥。誼分兵討之,旬月皆平。帝遣使勞問,冠蓋不絶,以第五女妻其子奉孝。尋拜大司徒。誼自以與帝有舊,亦歸心焉。及隋受禪,顧遇彌厚,帝親幸其第,與之極歡。

太常卿蘇威議,以為戶口滋多,人田不贍,欲減功臣之地以給人。誼奏曰:「百官者,歷世勛賢,方蒙爵土,一旦削之,未見其可。」帝以為然,竟寢威議。帝將幸岐州,諫曰:「陛下初臨萬國,人情未洽,何用此行。」上戲之曰:「吾昔與公位望齊等,一朝屈節為臣,或當恥愧,是行也,振揚威武,欲以服公心耳。」誼笑而退。尋奉使突厥。帝嘉其稱旨,進郢國公。


  

未幾,其子奉孝卒。踰年,誼上表言公主少,請除服。御史大夫楊素劾誼曰:「臣聞喪服有五,親疏異節;喪制有四,降殺殊文。王者之所常行,故曰不易之道也。而儀同王奉孝既尚蘭陵公主,以去年五月身喪,始經一周,而誼便請除釋。竊以雖曰王姬,終成下嫁之禮;公則主之,猶在移天之義。況復三年之喪,自上達下,及期釋服,在禮未詳。然夫婦之則,人倫攸始,喪紀之制,人道至大,苟不重之,取笑君子。故鑽燧改火,責以居喪之速;朝祥暮歌,譏以忘哀之早。然誼雖不自強,爵位已重,欲為無禮,其可得乎?乃薄俗傷教,為父則不慈;輕禮易喪,致婦於無義。若縱而不正,恐傷風俗。」有詔不問。然恩禮稍薄,誼頗怨望。

或告誼謀反,帝令案其事。主者奏誼有不遜之言,實無反狀。帝賜酒而釋之。時上柱國元諧亦頗失意,誼數與往來,言論醜惡。胡僧告之。公卿奏誼大逆不道,罪當死。帝見誼,愴然曰:「朕與公舊同學,甚相憐憫,將奈國法何。」於是詔曰:「誼有周之世,早預人倫,朕共游庠序,遂相親好。然性懷險薄,巫覡盈門,鬼言怪語,稱神道。朕受命之初,深存戒約,口雲改悔,心實不悛。乃說四天王神道,誼應受命,書有誼讖,天有誼星,桃、鹿二川,岐州之下,歲在辰巳,興帝王之業。密令卜問,伺殿省之災。又說其身是明王聖主。信用左道,所在詿誤。自言相表,當王不疑。此而赦之,將或為亂。禁暴除惡,宜伏國刑。」帝復令大理正趙綽謂誼曰:「時命如此,將若之何!」乃賜死於家,時年四十六。

獨孤信,雲中人也,本名如願。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為部落大人,與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雲中鎮武川,因家焉。父庫者,為領人酋長,少雄豪有節義,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儀,善騎射。正光末,與賀拔度等同斬衛可瑰,由是知名。後為葛榮所獲。信既少年,自修飾服章,軍中號為獨孤郎。及爾硃氏破葛榮,以信為別將。從征韓婁,信匹馬挑戰,禽賊漁陽王袁肆周。後以破元顥黨,賜爵受德縣侯,遷武衛將軍。賀拔勝出鎮荊州,乃表信為大都督。及勝弟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勝乃令信入關,撫岳餘眾。屬周文帝已統岳兵,與信鄉裡,少相友善,相見甚歡,因令信人洛請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還荊州。尋徵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遷,事起倉卒,信單騎及之於瀍澗。孝武嘆曰:「武衛遂能辭父母,捐妻子從我,世亂識忠良,豈虛言哉!」進爵浮陽郡公。時荊州雖隱東魏,人心猶戀本朝,乃以信為衛大將軍、都督三荊州諸軍事,兼尚書右仆射、東南道行台、大都督、荊州刺史,以招懷之。既至,東魏刺史辛纂出戰,信縱兵擊纂,大敗之。都督楊忠等前驅斬纂,於是三荊遂定。

東魏又遣其將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眾寡不敵,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載,梁武帝方許信還北。信父母既在山東,梁武帝問信所往,答以事君無二。梁武義之,禮送甚厚。大統三年至長安,以虧損國威,上書謝罪。魏文帝付尚書議之。七兵尚書、陳郡王玄等議,以為既經恩降,請赦罪復職。詔轉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尋拜領軍將軍。仍從復弘農,破沙苑,改封河內郡公。俘虜中有信親屬,始得父凶問,乃發喪行服。尋起為大都督,與馮翊王元季海入洛陽,潁、豫、襄、廣、陳留之地並款附。四年,東魏將侯景等圍洛陽,信據金墉城,隨方拒守然有餘日。及周文帝至瀍東,景等退走。信與李遠為右軍,戰不處,東魏遂有洛陽。六年,侯景寇荊州,周文令信與李弼出武關,景退。即以信為大使,尉撫三荊。尋除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訟,歷年不能斷決。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周文以其信著遐邇,故賜名為信。七年,岷州刺史赤水蕃王梁GC定舉兵反,詔信討之。GC定尋為其部下所殺,而GC定子弟仍收其餘眾。信乃勒兵向萬年,頓三交谷口。賊併力拒守。信因詭道趣稠松嶺。賊不虞信兵之至,望風奔潰。乘勝逐北,徑至城下,賊並出降。加授太子太保。

芒山之戰,大軍不利。信與于謹帥散卒自後擊之,齊神武追騎驚擾,國因此得全。及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不受代,周文令信率開府怡峰討之。仲和嬰城固守,信夜令諸將以沖梯攻其東北,信親率壯士襲其西南,達明克之。禽仲和,虜其六千戶送於長安。拜大司馬。十三年,大軍南討。時以蠕蠕為寇,令信移鎮河陽。十四年,進位柱國大將軍,錄前後功,增封,聽回授諸子。於是第二子善,封魏寧縣公;第三子穆,必要縣侯;第四子藏,義寧縣侯,邑各一千戶。第五子順,武成縣侯;第六子陀,建忠縣伯,邑各五百戶。信在隴右歲久,啟求還朝,周文不許。或有自東魏來者,又告其母凶問,信發喪行服。信陳哀苦,請終禮制,又不許。於是追贈信父庫者司空公,追封信母費連氏常山郡君。十六年,遷尚書令。六官建,拜大司馬。

周孝閔帝踐阼,遷大宗伯,進封衛國公,邑萬戶。趙貴誅後,信以同謀坐免。居無幾,晉公護又欲殺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顯其罪過,逼令自盡于家,時年五十五。


  
信美風度,雅有奇謀大略。周文初啟霸業,唯有關中之地,以隴右形勝,故委信鎮之。既為百姓所懷,聲震鄰國。東魏將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為檄梁文,矯稱信據隴右,不從宇文氏,乃雲「無關西之憂」,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子羅,先在東魏,乃以次子善為嗣。及齊平,羅至而善卒,又以羅主嗣。信長女周明敬後,第四女元貞後,第七女隋文獻後。周、隋及皇家三代皆為外戚,自古以來,未之有也。隋文帝踐極,乃下詔褒贈信太師、上柱國、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謚曰恭,信母費連氏贈太尉趙恭公夫人。

羅,字羅仁。父信隨魏孝武入關中,羅遂為高氏所囚。及信為宇文護誅,羅始見釋。寓居中山,孤貧無以自給。齊將獨孤永業以宗族故,哀之,為買田宅,遺以資畜。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