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書 - 31 / 119
歷史類 / 令狐德棻 / 本書目錄
  

周書

第31頁 / 共119頁。

 大小:

 第31頁

朗讀:

出為總管延綏丹三州諸軍事、延州刺史。四年,卒於鎮。贈恆朔等五州刺史。 標無子,以弼子椿嗣。先以標勛功,封魏平縣子。

大象末,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右宮伯,改封河東郡公。 于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也。小名巨彌。曾祖婆,魏懷荒鎮將。祖安定,平涼郡守、高平郡將。


  

父提,隴西郡守,荏平縣伯。保定二年,以謹着勛,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太保、建平郡公。 謹性沉深,有識量,略窺經史,尤好孫子兵書。屏居閭裡,未有仕進之志。或有勸之者,謹曰 :「州郡之職,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須待時來。

吾所以優遊郡邑,聊以卒歲耳 。」太宰元穆見之,嘆曰 :「王佐材也。」 及破六汗拔陵首亂北境,引茹茹為援,大行台仆射元纂率眾討之。宿聞謹名,闢為鎧曹參軍事,從軍北伐。茹茹聞大軍之逼,遂逃出塞。

纂令謹率二千騎追之,至鬱對原,前後十七戰,盡降其眾。後率輕騎出塞覘賊,屬鐵勒數千騎奄至,謹以眾寡不敵,退必不免,乃散其眾騎,使匿叢薄之間,又遣人升山指麾,若分部軍眾者。賊望見,雖疑有伏兵,既恃其眾,不以為慮,乃進軍逼謹。謹以常乘駿馬一紫一騧,賊先所識,乃使二人各乘一馬,突陣而出。賊以為謹也,皆爭逐之。

謹乃率余軍擊之,其追騎遂奔走,因得入塞。 正光四年,行台廣陽王元深治兵北伐,引謹為長流參軍,特相禮接。所有謀議,皆與謹參之。乃使其子佛陀拜焉,其見待如此。遂與廣陽王破賊主斛律野谷祿等。

時魏末亂,群盜蜂起,謹乃從容謂廣陽王曰 :「自正光以後,海內沸騰,郡國荒殘,農商廢業。今殿下奉義行誅,遠臨關塞,然醜類蟻聚,其徒實繁,若極武窮兵,恐非計之上者。謹願稟大王之威略,馳往喻之,必不勞兵甲,可致清蕩 。」廣陽王然之。謹兼解諸國語,乃單騎入賊,示以恩信。

於是西部鐵勒酋長乜列河等,領三萬餘戶並款附,相率南遷。廣陽王欲與謹至折敷嶺迎接之。謹曰 :「破六汗拔陵兵眾不少,聞乜列河等歸附,必來要擊。 彼若先據險要,則難與爭鋒。今以乜列河等餌之,當競來抄掠,然後設伏以待,必指掌破之 。」廣陽然其計。拔陵果來要擊,破乜列河于嶺上,部眾皆沒。謹伏兵發,賊遂大敗,悉收得乜列河之眾。魏帝嘉之,除積射將軍。 孝昌元年,又隨廣陽王征鮮于修禮。

軍次白牛邏,會章武王為修禮所害,遂停軍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靈太后曰 :「廣陽王以宗室之重,受律專征,今乃盤桓不進,坐圖非望。又有于謹者,智略過人,為其謀主。風塵之隙,恐非陛下之純臣矣。」靈太后深納之。

詔于尚書省門外立牓,募能獲謹者,許重賞。謹聞之,乃謂廣陽曰 :「今女主臨朝,敢信讒佞,脫不明白殿下素心,便恐禍至無日。謹請束身詣闕,歸罪有司,披露腹心,自免殃禍。」廣陽許之。謹遂到牓下曰 :「吾知此人。」眾人共詰之。謹曰 :「我即是也 。」有司以聞。靈太后引見之,大怒。謹備論廣陽忠款,兼陳停軍之狀。

靈後意稍解,遂舍之。尋加別將。 二年,梁將曹義宗據守穰城,數為邊患。乃令謹與行台尚書辛纂率兵討之。 相持累年,經數十戰。

進拜都督、宣威將軍、冗從仆射。孝莊帝即位,除鎮遠將軍,尋轉直寢。又隨太宰元天穆討葛榮,平邢杲,拜征虜將軍。從爾朱天光破万俟醜奴,封石城縣伯,邑五百戶。普泰元年,除征北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

又隨天光平宿勤明達,別討夏州賊賀遂有伐等,平之,授大都督。從天光與齊神武戰于韓陵山,天光既敗,謹遂入關。賀拔岳表謹留鎮,除衛將軍、咸陽郡守。 太祖臨夏州,以謹為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長史。及岳被害,太祖赴平涼。

謹乃言于太祖曰 :「魏祚陵遲,權臣擅命,群盜蜂起,黔首嗷然。明公仗超世之姿,懷濟時之略,四方遠近, 咸所歸心。願早建良圖,以副眾望。」太祖曰:「何以言之?」謹對曰 :「關右,秦漢舊都,古稱天府,將士驍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饒,北有羊馬之利。今若據其要害,招集英雄,養卒勸農,足觀時變。

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凶,若陳明公之懇誠,算時事之利害,請都關右,帝必嘉而西遷。然後挾天子而令諸侯,奉王命以討暴亂,桓、文之業,千載一時也 。」太祖大悅。會有敕追謹為(關)〔合〕內大都督 ,謹因進都關中之策,魏帝納之。 尋而齊神武逼洛陽,謹從魏帝西遷。

仍從太祖征潼關,破回洛城,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進爵藍田縣公,邑一千戶。大統元年,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其年,夏陽人王游浪聚據楊氏壁謀逆,謹討擒之。是歲,大軍東伐,謹為前鋒。至盤豆,東魏將高叔禮守險不下,攻破之。

拔虜其卒(又)〔一千〕。因此拔弘農,擒東魏陝州刺史李(征)〔徽〕伯。齊神武至沙苑,謹從太祖與諸將力戰,破之,進爵常山郡公,增邑一千戶。又從戰河橋。拜大丞相府長史,兼大行台尚書。

稽胡帥夏州刺史劉平叛,謹率眾討平之。除大都督、恆並燕肆雲五州諸軍事、大將軍、恆州刺史。入為太子太師。九年,復從太祖東征,別攻柏谷塢,拔之。邙山之戰,大軍不利,謹率其麾下偽降,立於路左。


  

齊神武軍乘勝逐北,不以為虞。追騎過盡,謹乃自後擊之,敵人大駭。獨孤信又集兵士于後奮擊,齊神武軍遂亂,以此大軍得全。十二年,拜尚書左仆射,領司農卿。及侯景款附,請兵為援,太祖命李弼率兵應之。

謹諫曰 :「侯景少習兵權,情實難測。且宜厚其禮秩,以觀其變。即欲遣兵,良用未可 。」太祖不聽。尋復兼大行台尚書、丞相府長史,率兵鎮潼關,加授華州刺史,贈秬鬯一卣,圭瓚副焉。

俄拜司空,增邑四百戶。十五年,進位柱國大將軍。 齊氏稱帝,太祖征之,以謹為後軍大都督。別封一子鹽亭縣侯,邑一千戶。魏恭帝元年,除雍州刺史。

初,梁元帝平侯景之後,于江陵嗣位,密與齊氏通使,將謀侵軼。其兄子岳陽王察時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殺〔其〕兄譽,遂結讎隙。據襄陽來附,仍請王師。乃令謹率眾出討。太祖餞于青泥谷。

長孫儉問謹曰 :「為蕭繹之計,將欲如何?」謹曰 :「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據丹陽,是其上策;移郭內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難於移動,據守羅郭,是其下策。」儉曰:「揣繹定出何策?」謹曰:「必用下策 。」儉曰:「彼棄上而用下,何也?」對曰:「蕭氏保據江南,綿曆數紀。屬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齊氏之患,必謂力不能分。

且繹懦而無謀,多疑少斷。愚民難與慮始,皆戀邑居,既惡遷移,當保羅郭。所以用下策也 。」謹乃令中山公護及大將軍楊忠等,率精騎先據江津,斷其走路。梁人豎木柵于外城,廣輪六十里。

尋而謹至,悉眾圍之。梁主屢遣兵于城南出戰,輒為謹所破。旬有六日,外城遂陷。梁主退保子城。翌日,率其太子以下,面縛出降,尋殺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