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426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中國文學史

第426頁 / 共471頁。

《長生殿》還圍繞着李、楊愛情的悲劇,通過安史之亂前後的歷史背景,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在上卷作者聯繫他們愛情發展的過程,描寫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正在醞釀中的國破家亡的巨變。下卷又結合他們的生死離別,抒發了人們興亡的感慨,同時歌頌了少數堅持民族氣節的人物,狠狠鞭撻了在敵人面前搖尾乞憐的民族敗類,表現了作家的愛國思想。

作者對封建統治集團作了無情的揭露,他憤怒地抨擊了弄權誤國的楊國忠。楊國忠「外憑右相之尊,內恃貴妃之寵,明目張膽地“賣官鬻爵」、「納賄弄權」。他可以接受賄賂,為安祿山掩蓋罪狀,使一個死罪的軍犯作了高官;而當安祿山得勢後,他為了專權,又排擠他出朝,並有意激變,以證明自己「忠言最早」。《禊游》、《疑讖》等出中,描述了楊氏家族的奢侈生活。作者從「逞侈心」、「窮人欲」為禍敗之源出發,進而揭示了統治者所加於人民的災難。《進果》中,進荔枝的驛馬踏壞了莊稼,踏死了人,這些都是對統治者的正面控訴。與《禊游》中所描繪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於作者生活在民族矛盾比較尖鋭的清初,他對作為侵入中原的番將安祿山以及覥顏事敵的朝臣表現強烈的憎恨。作品中的安祿山是一個十分陰險、貪婪、狡猾、殘暴的人物。作者還借雷海青之口把那些賣國求榮的投降分子罵得體無完膚:「平日價張着口把忠孝談,到臨危翻着臉把富貴貪。早一齊兒搖尾受新銜,把一個君親仇敵當作恩人感。咱只問你蒙面可羞慚‧」(《罵賊》)

作者在塑瓣叛將奸相的同時,成功地刻劃了一系列的愛國者的光輝形象。郭子儀是作者心目中一個安邦濟世的理想人物,他在未入仕時,日夜憂心的就是「楊國忠竊弄威權,安祿山濫膺寵眷。把一個朝綱看看弄得不成模樣了」。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在《疑讖》中,他看到了楊氏家族的窮奢極侈,就深沉地慨嘆道:「可知他朱甍碧瓦,總是血膏涂!」他在掌握兵權後,就積極準備防禦安祿山作亂。戰亂一起,他又以「掃清群寇、收復兩京、再造唐家社稷、重睹漢官威儀」為己任,終於建立了赫赫功勛。雷海青是一個普通的樂工,但在敵人面前表現得堅貞不屈,正氣凜然,與降賊的眾偽官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作者對安史亂後轉徙流離的人們流露了深切的同情。同時通過郭從謹獻飯,李龜年彈詞,表現了他自己的興亡之感。《彈詞》中[轉調貨郎兒]一曲正是作者的自白:

唱不盡興亡變幻,彈不盡悲傷感嘆,大古裡淒涼滿眼對江山。我只待撥繁弦傳幽怨,翻別調寫愁煩,慢慢的把天寶當年遺事彈。

作品中表現的深沉的愛國思想,在當時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然而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揭露只是從勸戒統治者勿貪侈過度出發,他認為禍敗的起因是侈心,而能夠悔悟便可以平復,所以他選擇一個「國傾而復平」(吳舒鳧《長生殿序》的例子來規勸封建統治者。從這個角度出發,他不可能對唐明皇、楊貴妃進行更深刻的批判。在展開矛盾時還接觸到一定的社會現實,到解決矛盾時,便完全憑其主觀想象而加以美化。在《彈詞》、《私祭》等出極力為唐明皇、楊貴妃開脫罪名,甚至把楊貴妃和馬嵬兵變的三軍對立起來加以歌頌。作者輕易地勾銷了他們的罪惡,但並不能給讀者以信服的說明,這就造成作品主題的矛盾和混亂。也充也暴露了作者的階級侷限。


  
在藝術表現上,《長生殿》繼承了《梧桐雨》、《浣紗記》等通過愛情故事反映一代興亡的手法,特別是上卷以更多的批判態度揭露封建統治者昏庸腐朽和政治上的黑暗,基本上採取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下卷在對愛情悲劇的處理上,通過一些幻想的形式,歌頌精誠感動天地的愛情,這又吸取了《牡丹亭》的浪漫主義手法,但由於缺乏現實基礎,顯得虛無飄渺,冗漫弛緩。

作者把自己的理想熔鑄在他所創造的人物形象之中,表現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傾向性。郭子儀、雷海青、郭從謹、李龜年、李 等人物形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愛憎。作者又善於從發展角度塑造人物,他細緻地描述了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從而表現了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但由於作者有時離開了人物的社會環境、階級特徵來描繪,顯得不夠真實。

濃厚的抒情色彩是《長生殿》的又一特色,如在《聞鈴》中結合鈴聲、雨聲,抒寫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懷念: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