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78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中國文學史

第78頁 / 共471頁。

第三,在藝術手法上,特別是在敘事詩的寫作技巧上,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諸如人物對話或獨白的運用,人物心理描寫和細節刻劃,語言的樸素生動等,都成為後代一切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的學習榜樣。仇兆鰲評杜甫「三吏」「三別」說:「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設為問答,此『三吏』『三別』諸篇所自來也。」這是不夠正確的。因為陳琳的這種表現手法也是從漢樂府民歌學來的,而且「設為問答」,也只是一端。漢樂府民歌反映現實、批判現實通常是通過對現實作客觀的具體的描繪,但有時也在詩的末尾揭示出寫作的目的,這對於後來白居易的「卒意顯其志」也有所啟發。至于李白的抒情詩中那些出人意表的浪漫主義的幻想和誇張,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它和漢樂府民歌的淵源關係。



  
第六節 漢代民謡

漢代除樂府民歌外,還有不少未經當時樂府採集而不曾入樂的徒歌和謡諺。這些謡諺,是當時社會現實最尖鋭、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都是有的放矢,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在這些謡諺中,有的諷刺統治階級的荒淫奢侈,如《天下為衛子夫歌》: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衛子夫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後來做了漢武帝的皇后,她的弟弟衛青也做了大將軍,「貴震天下」,人民因而唱出了這首歌。又如《五侯歌》:

五侯初起,曲陽最怒。壞決高都,連竟外杜。土山漸台西白虎。

漢成帝封外戚王譚等五人為侯,因「同日受封,故世謂之五侯」。《漢書‧王商傳》說:「自宣、元、成、哀,外戚興者,許、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將,窮貴極富,見其位矣,未見其人也。」這首歌謡正反映了漢代外戚驕橫這一歷史特點。

民謡中,也有抨擊當時政治的腐敗的,如《順帝末京都童謡》:

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鈎,反封侯。

又《桓靈時童謡》: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前一首諷刺東漢外戚權臣梁冀的作威作福,「死道邊」指李固,「反封侯」指胡廣等人(見《後漢書‧五行志》),但有其高度的典型性。後一首諷刺當時選舉之濫,有名無實。

此外,還有控訴官吏的貪污勒索的,如《刺巴郡守歌》: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迎,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已言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有的則揭露戰爭的破壞生產和兵役的不均平,如東漢桓帝時《小麥童謡》:


  

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

《後漢書‧五行志一》說桓帝元嘉中,涼州諸羌反,大為民害,「中國益發甲卒,麥多委棄,但有婦女獲刈之」。老百姓男的拚命作戰,女的在家生產,而官僚地主們卻只不過用剝削得來的錢「買馬具車」,這就難怪老百姓要怒形于色了。鼓嚨胡,史家解釋為「不敢公言,私咽語」,其實其中正包藏着一觸即發的怒火。不久,黃巾大起義也就爆發了。

民謡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自具藝術特點。雖形式比較簡單,語言也較少加工,但短小精悍,往往一針見血,具有匕首投槍的作用。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有的直敘其事,有的使用比喻或隱語,有的老辣,有的又很幽默。它對後代文人詩也有一定的影響,即如杜甫《大麥行》:「問誰腰鐮胡與羌」,一句中自具問答,便是本於《小麥童謡》的。


第五章 五言詩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五言詩的起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