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羅馬帝國興亡史 - 136 / 319
西洋古代史類 / 吉本 / 本書目錄
  

羅馬帝國興亡史

第136頁 / 共319頁。

 大小:

 第136頁

朗讀:

約維安的當選基督教的勝利以及帝國的巨大災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應由尤利安自己負責,因為他竟沒有想到,為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計劃,及時公正地選定一個合作者和繼承人。

但屬於康斯坦提烏斯·克洛盧斯皇族的僅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了。


  

而且如果他認真考慮要在羅馬人中挑選一個最高尚的人來讓他穿上紫袍,挑選的困難,捨不得讓人分享自己的權力,害怕選中的人忘恩負義,還有很自然的,自信很健康,年紀很輕,前途還大有可為的種種考慮都會動搖了他的這一決心。

他的突然死亡使帝國忽然無主,也沒有一個繼承人,從而使國家處于自戴克里先當選以後80年來從未經歷過的混亂和危險之中。

在一個几乎早已忘掉什麼純粹的高貴血統的政府中,高貴出身已無關緊要,所居職位的高低不過是暫時現象,難以作準;那麼可以有希望登上空出的皇帝寶座的人便只能憑別人心目中的個人才能或是否有希望受到人民的愛戴了。

但當時一支饑餓的軍隊處于野蠻人四麵包圍之中的實際情況使人不得不儘快結束這段痛苦的、細加斟酌的時間。在這可怕的痛苦環境中,已死的皇帝的遺體按照他的遺願如儀塗抹上香膏,然後在黎明時分,幾位將軍召開了軍事內閣會議,在會上決定邀請軍團司令官、騎兵和步兵的官員一起來協助工作。而在當天夜裡會議之前的三四個小時裡,各種勾心鬥角拉幫結派的活動可是一刻也沒有停止;因而在大會上有人一提出一個皇帝的人選,宗派鬥爭馬上便會攪得會議無法進行。

維克托和阿林泰烏斯糾合起當初君士坦提烏斯宮廷中的舊人成為一派;而尤利安的朋友們則集中在高盧領袖達伽萊孚斯和涅維塔的周圍另成一派;由於這兩大派的特性和利害關係互相敵對,執政的綱領互相敵對,甚至宗教原則也是如此相互敵對,它們之間的不和有可能會導致最嚴重的災難性的結果。而唯一能彌合它們的分歧,使它們能同意同一候選人的便只有品德高尚的塞盧斯提了;如果不是他十分堅決,謙虛而誠懇地一再稱自己年高體弱,實難當此重任,這位德高望重的禁衛軍衛隊長肯定馬上會被推選為尤利安的繼承人了。

那些將軍們對他的推辭頗感到吃驚和不解。也不免很願聽聽一位下級軍官的可行的建議。他勸他們應該像皇帝因故不在時的情況一樣進行工作;應該盡自己的一切能力使這支軍隊擺脫目前的困境;然後,如果他們還能夠幸運地到達達科米底亞境內,他們可以再本着團結的精神共同商討,選舉出一位合法的君主來。

在他們正進行辯論的時候,有幾個聲音向當時最多不過算得是內廷侍從頭兒的約維安高呼皇帝和奧古斯都。在一片混亂中,這稱呼立即傳到在帳篷四周站崗的衛兵口中,並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傳到了最遠地方的軍營。這位新皇帝為自己的好運深感意外,匆匆穿戴上皇帝的服飾,對著他剛剛還在求他們照顧並保護他的將軍的面前宣誓效忠。

約維安的最突出的一個條件是他的父親瓦羅尼安伯爵的功績,他曾長時間為國效力,後來光榮退休,一直過着安閒生活。他的兒子自由自在作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列兵,一味嗜酒和追逐女人,不過大家知道,他卻也始終未離開一個基督教教徒和士兵的本份。在那些引起人的羡慕和嫉妒的出盡風頭的特點方面,約維安雖無明顯表現,但他的樸實的外貌、愉快的性格、隨和機靈的談吐,卻使他贏得了他的戰友們的好感;而兩派的將軍們對於這個不曾被自己的敵人的計謀操縱,純粹由群眾選出的人物也便都預設了。

這一意想不到的一步登天的際遇所引起的驕傲情緒,當時就被就在當天隨時都可能結束新皇帝的性命和統治的正當恐懼所沖淡了。

情況緊迫的呼籲聲全都只能立即聽從;約維安在他的前任去世不過幾小時之後發佈的第一道命令是,進行一次唯一可能使羅馬軍隊從實際困境中解脫出去的行軍。

敵人的尊重的最真切的表現莫過於他的恐懼;而恐懼的程度又可以從他在慶賀脫身時的歡欣程度中準確地衡量出來。


  
一個逃兵向沙普爾軍營報告尤利安已死,這個大受歡迎的消息立即使那位沮喪的君王忽然感到勝利在望了。

他立即派遣他的皇家騎兵隊,也許就是那一萬神兵,作為追擊部隊的後續增援部隊;他把他派出的全部兵力一起壓向羅馬軍隊的後衛。羅馬軍的後衛完全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以戴克里先和他的善戰的同僚們的名字命名的幾個着名的羅馬軍團被敵人的大象衝散、踐踏;三位護民官在企圖阻止他們的士兵逃跑時送掉了性命。最後戰鬥終因羅馬士兵的堅決奮戰而有了轉機;波斯軍隊由於人員和大象傷亡慘重被迫後退,羅馬軍隊在酷暑中經過整整一天的行軍和戰鬥,終於在天晚時候到達底格里斯河岸泰西封上游約100英里的薩邁拉。第二天,野蠻人再次對行進中的軍隊進行騷擾,卻襲擊了安置於一深山幽谷中的約維安的營帳。波斯的弓箭手從山上侮辱、騷擾疲倦已極的羅馬軍團的士兵們,一支亡命衝進禁衛軍守護的門戶的騎兵隊,在一陣混亂的廝殺後,在皇帝的營帳旁邊被完全打散。當天晚上,卡爾克的營帳完全靠底格里斯河上的大壩作為保護工事,羅馬軍隊儘管不斷受到追擊的薩拉遜人的令人厭煩的騷擾,在尤利安死去後仍在杜拉紮下營帳達4天之久。這時底格里斯河還處在他們的左面;而他們已彈盡糧絶,瀕臨絶望的境地;一些急躁的妄以為帝國的邊界就在前面不遠的士兵向他們的新君王提出准許他們冒險渡河的要求。約維安與他的一些最有頭腦的官員力圖阻止他們的這種冒失行動,告訴他們即使他們確有能力、有勇氣渡過這條深不可測的急流,他們也只會赤身裸體、毫無抵禦能力地落入已佔據對面河岸的野蠻人手中。

但在他們的一再請求之下,他只得勉強同意由500名從小便熟悉萊茵河和多瑙河水性的高盧人和日爾曼人作這一冒險嘗試,以便為全軍作個榜樣或向全軍提出一個警告。在那個寂靜的夜晚,他們游過了底格里斯河,襲取了一個沒有戒備的敵軍崗哨,等天一亮便在彼岸發出了表明他們的勇氣和幸運的信號。這項嘗試的成功使約維安立即聽從了他的幾位建築師的建議,他們說,他們可以用充氣的羊皮、牛皮等連接起來,上面再鋪上泥土和木柴便可以在河上建起一座浮橋。無比重要的兩天的時光花費在這無效的勞動上;已經每日忍受着饑餓苦難的羅馬人這時只能絶望地觀望着底格里斯河前面的野蠻人,他們的兵力和決心都隨着皇家軍隊的苦難的加深更為增加了。

處在這種無望的境地中,羅馬人的已完全崩潰的意志忽然在一陣和平的呼聲中又復甦了。

在沙普爾心中一度出現的狂妄想法很快消失了;他十分不安地看到,在多次勝負難分的較量中,他失去了他的最忠實、最勇敢的高級官員,他的最勇敢的部隊和他的大部分大象部隊,而且這位經驗豐富的君王也懼怕挑起殊死的抵抗、懼怕命運的無常、懼怕羅馬帝國竭盡全部兵力,前來解救尤利安的繼承者,或甚至為他復仇。蘇雷納斯本人帶領另一位波斯總督來到了約維安的營帳,聲稱他的君主寬大為懷,將不反對在他將提出的一定條件下同意給愷撒和他的已被俘虜的殘餘部隊留一條生路;並放他們回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