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聊齋誌異 中 - 11 / 160
古典小說類 / 蒲松齡 / 本書目錄
  

聊齋誌異 中

第11頁 / 共160頁。

 大小:

 第11頁

朗讀:

既而端坐,首作態(31). 仆地移時,蹶而起曰:「我黑山大王也。娘子病大篤,幸遇小神,福澤不淺哉!此業鬼為殃,不妨,不妨!但是病有瘳,須厚我供養,金百錠、錢百貫,盛筵一設,不得少缺。」妻一一嗷應(32). 嫗又仆而蘇,向病者呵叱,乃已。既而欲去。妻送諸庭外,贈之以馬,欣然而去。入視女郎,似稍清醒。夫妻大悅,撫問之。女忽言曰:「妾恐不得再履人世矣。合目輒見冤鬼,命也!」因泣下。越宿,病益沉殆,曲體顫慄,妄有所睹。拉生同臥,以首入懷,似畏撲捉。生一起,則驚叫不寧。如此六七日,夫妻無所為計。會生他出,半日而歸,聞妻哭聲。驚問,則端娘己斃床上,委蛻猶存(33). 啟之,白骨儼然。

生大慟,以生人禮葬于祖墓之側。


  

一夜,妻夢中嗚咽。搖而問之,答云:「適夢端娘來,言其夫為聻鬼,怒其改節泉下(34),銜恨索命去,乞我作道場(35). 」生早起,即將如教。妻止之曰:「度鬼非君所可與力也(36). 」乃起去。逾刻而來,曰:“余已命人邀僧侶。

當先焚錢紙作用度。”生從之。日方落,僧眾畢集,金鐃法鼓(37),一如人世。

妻每謂其聒耳,生殊不聞。道場既畢,妻又夢端娘來謝,言:「冤已解矣,將生作城隍之女(38). 煩為轉致。」

居三年,家人初聞而懼,久之漸習。生不在,則隔窗啟稟。一夜,向生啼曰:「前押生者,今情弊漏泄(39),按責甚急,恐不能久聚矣。」數日,果疾,曰:「情之所鍾,本願長死,不樂生也。今將永訣,得非數乎!」生皇遽求策。曰:「是不可為已。」問:「受責乎?」曰:「薄有所罰。然偷生罪大,偷死罪小。」言訖,不動。細審之,面龐形質,漸就澌滅矣。生每獨宿亭中,冀有他遇,終亦寂然,人心遂安。

【註釋】

(1) 衛輝:府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汲縣。

(2) 有氣敢任:縱性使氣,敢做敢當。

(3) 尋:即。

(4) 塊然:孤獨,單身一人。

(5) 憭(liáo 了)慄:淒愴優傷。

(6) 捫搎(s ūn 孫):摸索。

(7)攣(luán 巒)耳蓬頭耳朵蠟曲,頭髮散亂。形容婦女老醜之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其妻蓬頭攣耳,唇歷齒。」攣,蜷曲不伸。

(8) 臃腫:此據青本,手稿本本作「擁瘇」。

(9) 尊範,猶言「尊容」。范,模,模樣。

(10 )高臥:高枕而臥。形容安閒。

(11)襦(r ú儒):上衣。

(12)剛愎(b ì閉)不仁:暴庚專橫,無相愛之心。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

(13)折辱:折磨、侮辱。

(14)不自量: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不自諒」。

(15 )見猜:被猜疑。見,被。

(16)綢譬(m0u 謀):猶纏綿,謂情意深厚。

(17)致:招致,招來。

(18)藥王:佛教菩薩名。據傳為施良藥治除眾生身心兩種病苦的菩薩。

見《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19)閻摩天子:即閻羅王,又稱「閻羅」、「閻王」。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之神,佛教沿用其說,稱為管理地獄的魔王。傳說他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獄。司決斷善惡、追攝罪人、輪迴轉世等事。

(20)話契闊:敘談久別之情。

(21)乖離:別離。

(22)十提,十串。提,迷信習俗以紙錢一串為一提。

(23)關說:通關節、說人情。

(24)瞀(m ào 冒)悶懊悵(n ōng噥):指病患務神志昏迷,煩噪下寧。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目赤心熱,甚則苦悶懊儂。」瞀,昏亂。懊儂,也作「懊儂」,煩躁。

(25)恍惚:神志不清。

(26)聻(jiàn 漸,又讀j ì吉):迷信傳說鬼死為聻。《五音集韻》:「人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帖于門上,一切鬼祟,遠離千里。」

(27)芻馬:草扎的紙馬。

(28)赤騾:紅色駿馬。騮,黑鬣黑尾的紅馬。

(29)授綏:謂授予輓以上馬的繮繩。綏,輓以上下的車索,此指馬轡。

(30)切:按、摸。中醫按脈叫切脈。

(31)(d ù杜)(s òu 嗽):同「哆嗦」,顫動。


  
(32)噭(jiào 叫)應:高聲答應。《禮記。曲禮上》:「毋噭應。」孔穎達疏:「噭,謂聲響高急。」

(33)委蛻:蟬等所蛻之皮,喻遺留之跡。委,棄。

(34)改節:不守婦節。

(35)道場:此指佛教所舉行的超度亡靈的法會,如「水陸道場」等。

(36)與力:為力。

(37)金鐃法鼓:舉行法會所用的打擊樂器。

(38)城隍:迷信謂護祐城池的神靈。詳見《考城隍》注。

(39)情弊:受賄舞弊的情節。

餺飥媼(1)

韓生居別墅半載,臘盡始返(2).一夜,妻方臥,聞人行聲。視之,爐中煤火,熾耀甚明。見一媼,可八九十(3) ,鷄皮橐背(4) ,衰發可數。向女曰:「食餺飥否?」女懼,不敢應。媼遂以鐵箸撥火,加釜其上;又注以水。俄聞湯沸。媼撩襟啟腰橐,出餺飥數十枚,投湯中,歷歷有聲。自言曰:「待尋箸來。」遂出門去。女乘媼去,急起捉釜傾簀後(5) ,蒙被而臥。少刻,媼至,逼問釜湯所在。

女大懼而號。家人盡醒,媼始去。啟簀照視,則土鱉蟲數十(6) ,堆累其中。

【註釋】

(1) 餺(b ó博)飥(tuō拖):即「湯餅」,一種湯煮的麵食,也叫「飥」、「不托」。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湯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之餺飥矣。」《齊民要術》卷九《餅法》:「餺飥,挼(nuó挪)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2) 臘盡:年終。俗稱舊曆十二月為臘月。

(3) 可:大約。

(4) 鷄皮:形容老人皮膚皺摺。橐背:駝背。橐,橐駝,即駱駝。

(5) 簀(z é責):床蓆。

(6) 土鱉: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斃」。

金永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