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書 - 303 / 470
中國古代史類 / 范曄等 / 本書目錄
  

後漢書

第303頁 / 共470頁。

 大小:

 第303頁

朗讀:

豫州刺史孔□、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觽各數萬,以討卓為名。紹與王匡屯河內,□屯潁川,馥屯鄴,余軍咸屯酸棗,約盟,遙推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領司隷校尉。

董卓聞紹起山東,乃誅紹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師者,盡滅之。卓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緓譬解紹等諸軍。紹使王匡殺班、緓、吳循等,袁術亦執殺陰循,惟韓融以名德免。


  

『足下拘仆于獄,欲以釁鼓,此何悖暴無道之甚者也?仆與董卓何親戚?義豈同惡?足下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恚卓遷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足下于皇天。夫婚姻者禍福之幾,今日着矣。曩為一體,今為血讎,亡人二女,則君之甥,身沒之後,慎勿令臨仆屍骸。』匡得書,抱班二子哭,班遂死於獄。”

是時豪傑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韓馥見人情歸紹,忌*(方)**[其]*得觽,恐將圖己,常遣從事守紹門,不聽發兵。

橋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馥於是方聽紹舉兵。乃謀于觽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劉惠勃然曰:「興兵為國,安問袁、董?」馥意猶深疑于紹,每貶節軍糧,欲使離散。

明年,馥將曲義反畔,馥與戰失利。紹既恨馥,乃與義相結。紹客逢紀謂紹曰:

「夫舉大事,非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將兵南下,馥聞必駭懼。並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于倉卒,必可因據其位。」

紹然之,益親紀,即以書與瓚。瓚遂引兵而至,外托*[討]*董卓,而陰謀襲馥。

紹乃使外甥陳留高幹及潁川荀諶等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

袁車騎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為將軍危之。”馥懼,曰:「然則為之柰何?」

諶曰:「君自料寬仁容觽,為天下所附,孰與袁氏?」馥曰:「不如也。」「臨危吐決,智勇邁於人,又孰與袁氏?」馥曰:「不如也。」「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與袁氏?」馥曰:「不如也。」諶曰:“勃海雖郡,其實州也。

今將軍資三不如之埶,久處其上,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也。且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夫冀州天下之重資,若兩軍併力,兵交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將軍之舊,且為同盟。當今之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必厚德將軍,公孫瓚不能復與之爭矣。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太山也。願勿有疑。”馥素性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騎都尉沮授聞而諫曰:“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絶其哺乳,立可餓殺。

柰何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先是,馥從事趙浮、程渙將強弩萬人屯孟津,聞之,率兵馳還,請以拒紹,馥又不聽。乃避位,出居中常侍趙忠故舍,遣子送印綬以讓紹。

「今賊臣作亂,朝廷遷移。吾歷世受寵,志竭力命,興復漢室。然齊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踐非范蠡無以存國。今欲與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將何以匡濟之乎?」授進曰:“將軍弱冠登朝,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忠義奮發,單騎出奔,董卓懷懼,濟河而北,勃海稽服。擁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陵河朔,名重天下。


  

若舉軍東向,則黃巾可埽;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師北首,則公孫必禽;震脅戎狄,則匈奴立定。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擁百萬之觽,迎大駕于長安,復宗廟于洛邑,號令天下,誅討未服。以此爭鋒,誰能禦之!比及數年,其功不難。”紹喜曰:「此吾心也。」即表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

魏郡審配,鉅鹿田豐,並以正直不得志于韓馥。紹乃以豐為別駕,配為治中,甚見器任。馥自懷猜懼,辭紹索去,往依張邈。後紹遣使詣邈,有所計議,因共耳語。馥時在坐,謂見圖謀,無何,如廁自殺。

其冬,公孫瓚大破黃巾,還屯盤河,威震河北,冀州諸城無不望風響應。

紹乃自擊之。瓚兵三萬,列為方陳,分突騎萬匹,翼軍左右,其鋒甚鋭。紹先令曲義領精兵八百,強弩千張,以為前登。瓚輕其兵少,縱騎騰之,義兵伏楯下,一時同發,瓚軍大敗,斬其所置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級。曲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余觽皆走。紹在後十數里,聞瓚已破,發賾息馬,唯韂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許人。瓚散兵二千餘騎卒至,圍紹數重,射矢雨下。田豐扶紹,使灠入空垣。紹脫兜鍪抵地,曰:「大丈夫當前□死,而反逃垣牆閒邪?」促使諸弩競發,多傷瓚騎。

觽不知是紹,頗稍引灠。會曲義來迎,騎乃散退。三年,瓚又遣兵至龍湊挑戰,紹復擊破之。瓚遂還幽州,不敢復出。 四年初,天子遣太仆趙岐和解關東,使各罷兵。瓚因此以書譬紹曰:「趙太仆以周、邵之德,銜命來征,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昔賈復、寇恂爭相危害,遇世祖解紛,遂同輿並出。釁難既釋,時人美之。自惟邊鄙,得與將軍共同斯好,此誠將軍之*(羞)**[眷]*,而瓚之願也。」紹於是引軍南還。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