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性心理學 - 30 / 135
心理類 / 艾里士 / 本書目錄
  

性心理學

第30頁 / 共135頁。

 大小:

 第30頁

朗讀:

嘴部的一個中心而外,第二個出現的中心大概是屁眼的部分了。如果平日大便的行為很自然,很順利,而並沒有便秘或其他抑制的情形,則屁眼部分成為快感中心的機會便不多。否則,排泄的行為勢必引起一種通暢與愉快的感覺,而長久就可能成為一種習慣。屁眼的終於發展為一個發欲帶,就是這樣來的。

其發展的可能與發展的程度雖次於嘴部,但其不失為發欲帶之一。部分精神分析派的學者以為,有的忍糞的行為是故意的,其目的在獲取排泄時的快感,而這種故意的傾向對於未來精神生活的發展,肯定大有關係。這種看法雖然有趣,卻不容易證明,所以也就有人否認。上面一番話大致也適用到便溺行為,不過這方面的愉快無論在嬰兒或大人身上,是完全因為便溺行為所給予的解脫而來,卻與尿道無關。


  

有的觀察家又認為嬰兒在便溺時,特別喜歡以某一個人做對象,使他成為便溺的接受者,這種行為可能也引起幾分快感。但筆者以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解釋。嬰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可能失去控制,以至便溺在別人的身上,但這決不是故意的,好比成年的婦女,在色情亢奮之際,有時因反射作用的關係,也不免于排尿一樣。

但對於此種婦女,這類失去控制的行為不但不會引起快感,並且會引起懊惱。簡而言之,其他愉快的情緒狀態可能是因,而排尿的行為是果。所謂情不自禁者便是。倒果為因,便是這些觀察家的失誤了。

漢密爾頓醫生在他的研究裡,發現在幼年時期,男子有21%,女子有16%對於便溺曾經感興趣,並且曾經加以玩耍,男女兩方關於大便的興趣的數字也恰好一致。

在兒童的經驗裡,有一部分未嘗沒有性的意味。這在體格方面,上文所述,已足夠加以明證。至于在心理方面,兒童也未嘗不能體驗到性的情緒,那情形更自顯然。數年以前,倍爾(Sanford Bell)曾經收集許多的資料, 證明這種情緒是很普通且任何人都可以隨時觀察到的。

他那篇報告如今仍還值得一讀。倍氏研究這問題前後長達十五年。他在學校和其他場合裡,總共親自觀察到800 個例子,而間接從其他360個觀察家得來的,又有1700個例子的紀錄(共2500 例)。

360個觀察家自己中間,只有5個記不起童年時發生過什麼性的經驗。這也可以證明,童年抑制的現象實在不算普遍,除非其人先天有些缺陷,抑制是不發生的。

倍爾發現性情緒的發生可以提早到25歲,並且這種發展又自有其表現不同的幾個階段:第一段到8歲為止,第二段到14歲。在8歲以前,男孩往往比女孩羞澀,也比女的為容易採取守勢,而不採取攻勢。再觀察這種情緒時,直接所能見到的固然是一些零星的舉止,但間接所推想到的無疑是發生性衝動的情緒了。所謂零星的舉止,比較普通的是擁抱和親吻,但也並不經常看到,因為一方面表現性情緒的動力雖強,一方面掩飾這種情緒的動力也不弱。

有這種情緒的人不但不願意在大眾面前傳達出來,就是對所愛悅的對象也往往諱莫如深,不打算有什麼行為上的表示。其他觸覺方面的接近也時常可以觀察到,但是倍爾以為這種接觸不一定有很清楚的性的含義,除非主動的人是發育得特別早。倍爾說得很對,這種情緒後面的性興奮也許以性器官為集中點,但就大多數而言,是和性器官沒有什麼特別關係,而是分佈到周身的。尤其是所有循環系統與神經系統。

倍爾又說,性情緒的表現以春天為最多。


  
倍爾這些觀察,後來研究兒童問題的人,包括精神分析學派在內,全部能加以證實,並且作更詳細的發揮。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裡,很大的一部分就屬於這範圍,而菲斯特(Oskar Pfister)的著作也歸結到同樣的一個結論, 即在兒童生活裡,戀愛的情緒表示是多到一個意想不到與駭人聽聞的程度的。菲氏的那本書,一面敘述兒童的戀愛生活,一面更申說到性發育的種種缺陷,是包羅既廣而推論又十分精細的一本專著。

歸納上面的討論,我們不妨再簡單他說:兒童的性的興趣或類似性的興趣自有它們的特點,自有它們的領域。這些領域是在大人的性領域以外的,一則因為在體格方面,生殖器官還沒有發展。再則,在心理方面,對於所謂異性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即異性之所以異,其意義還不明顯。一直要到春機萌發期過去以後,這種發展與認識才陸續地來臨。

在兒童的性生活裡,有一個十分有趣而往往不被人注意的特點,就是,「虐戀」或「痛楚戀」(algo1agnia),即對於皮膚受的痛楚所發生的快感。所謂痛楚包括目擊別人的痛楚,或由自己加害別人的痛楚,或本人身受的痛楚。這種心理的表現在成人的語言裡,有叫「殘忍」的,有叫「施虐戀」(sadism)的,有叫「受虐戀」(masohiSm)的,還有其他通用的名稱。談到兒童有這種心理的表現時,凡人也往往沿用這一類的名稱。

這也許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他們雖不知曉兒童的心理,卻也未嘗不想對這種心理加以解釋,用到了這些名詞,在他們就算是解釋過了。不過這是很不幸的,也許是要引起誤會的。因為兒童的心理中決無此類名稱所影射的動機。即舉「殘忍」的觀念為例,我們先需有人道和慈善等觀念,以後才會有殘忍的觀念。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