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甲戌,薩題請備錄登極以來固讓明宗往複奏言,其餘訓敕、辭命及雅克特穆爾等宣力效忠之跡,命多來續為《蒙古托布齊延》一書,置之奎章閣,從之。
戊寅,京師地震有聲。
庚寅,帝如上都。
壬辰,太常博士王瓚言:「各處請加封神廟,濫及淫祠。按《禮經》,以勞定國,以死勤事,能禦大災,能扞大患,則祀之。其非祀典之神,今後不許加封。」制可。
追封顏子父顏無繇為已國公,謚文裕,母齊姜氏已國夫人,謚端獻;妻宋戴氏兗國夫人,謚貞素。
汴梁之瞧州、陳州、開封之蘭陽、封丘諸縣河水溢。滹沱河決。
六月,己酉,以御史中丞趙世安為中書左丞。
乙丑,禁諸卜筮、陰陽人毋出入諸王公大臣家。
江南行台監察御史蘇天爵慮囚于湖北。
湖北地僻遠,民獠所雜居,天爵冒瘴毒,遍歷其地。囚有言冤狀者,天爵曰:「憲司歲兩至不言,何也?」皆曰:「前此慮囚者,應故事耳。今聞御史至,當受刑,故不得不言。」天爵為之太息,每事必究心,雖盛暑,猶夜篝燈治文書無倦。天爵,真定人也。
秋,七月,辛未朔,調軍士修柳林海子橋道。
丁丑,湖廣行省言:「黎賊勢猖獗,請益兵三千以備調用。」命依前詔,促伊喇世努剋日進兵。
八月,己酉,帝崩于上都。是日,隴西地震。癸丑,葬起輦谷。
初,帝大漸,召皇后及皇子雅克特古斯、丞相雅克特穆爾謂曰:「昔日鴻呼尼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悔之無及。雅克特古斯雖為朕子,然今日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汝輩如愛朕,立明宗之子,使紹茲大位,則朕見明宗于地下,亦可有辭以對。」鴻呼尼,明宗自北來飲毒而崩之地也。雅克特穆爾內懼,躊躕者累日,念鴻呼尼之事,己實造謀,恐明宗之子立而治其罪,秘遣詔不發,因謂皇后曰:「阿婆且權守上位玉寶,我與宗戚諸王徐議之可也。」於是遣使征諸王會京師。中書百司政事,咸啟中宮取進止。
乙卯,雅克特穆爾以中宮旨,賜駙馬諸王大臣金銀、幣帛有差。
九月,辛巳,修皇太后儀仗。
是夜,地震有聲來自北。
時大位猶虛,而雅克特穆爾禮絶百僚,威焰熏約,宗戚諸王無敢言者。又久之,尚不立君,中外頗以為言,雅克特穆爾乃請立皇子雅克特古斯,皇后命立明宗第二子鄜王伊勒哲伯,雅克特穆爾不得已乃奉命。十月,庚子,鄜王即皇帝位於大明殿。
辛丑,以知樞密院事薩敦為御史大夫,中書右丞薩題為中書平章政事,宣政使奇爾濟蘇為中書左丞,中書平章政事圖爾哈特穆爾知樞密院事。
丙寅,楚丘縣河堤壞,發民丁修之。
十一月,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
壬辰,帝崩,年七歲,在位四十三日。甲午,葬起輦谷,謚寧宗。
時燕有妄男子上變,言部使者謀為不軌,按問皆虛。法司謂《唐律》告叛者不反坐,參議中書省事張起岩奮謂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急誅此人以杜奸謀,慮妨大計。」趣有司具獄,都人肅然。
皇太后臨朝,雅克特穆爾復與群臣議立雅克特古斯。太后曰:「天位至重,吾兒方幼,豈能任耶!托歡特穆爾在廣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長子,禮當立之。」乃命中書左丞奇爾濟蘇迎托歡特穆爾于靜江。
皇太后在興聖宮,正旦,議循故事行朝賀禮,禮部尚書宋本,言宜上表興聖宮,廢大明殿朝賀,眾是而從之。
續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十七
●卷第二百十七
【元紀二十五】 起昭陽作噩二月,盡着雍攝提格十二月,凡六年。
諱托歡特穆爾,明宗之長子,母南富魯氏,延佑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天歷二年,明宗崩。至順元年四月,徙帝于高麗;明年,移于廣西之靜江。
◎元統元年
春,二月,托歡特穆爾北行至良鄉,京師具鹵簿迎之。雅克特穆爾並馬而行,于馬上舉鞭指畫,告以國家多難,遣使奉迎之故,而托歡特穆爾一無酬答。雅克特穆爾疑其意不可測,且恐追理明宗暴崩之故,心志日以瞀亂。會太史亦言托歡特穆爾不可立,立則天下亂,以故議未決。遷延者數月,國事皆決於雅克特穆爾,奏皇太后而行之。
雅克特穆爾自文宗復辟,遂秉大權,挾震主之威,肆意無忌,一宴或宰十三馬。取泰定帝后為夫人,前後尚宗室之女四十人,或有交禮三日遽遣歸者。後房充斥,不能盡識,一日宴趙世延家,男女列坐,名為鴛鴦會,見坐隅一婦色甚麗,問曰:「此為誰?」意欲與俱歸,左右曰:「此太師家人也。」至是荒淫日甚,體羸,溺血而死。
太后乃與大臣定議立托歡特穆爾,且曰:「萬歲之後,其傳位於雅克特古斯,若武宗、仁宗故事。」諸王、宗戚奉上璽綬勸進。六月,己巳,托歡特穆爾即皇帝位於上都。詔赦天下。
辛未,命巴延為太師、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薩敦為太傅、左丞相。
時有阿魯輝特穆爾者,明宗親臣也,言于帝曰:「天下事重,宜委宰相決之,庶可責其成功。若躬自聽斷,則必負惡名。」帝信之,由是深居宮中,每事決於宰相,而己無所專焉。
是月,大霖雨,京畿水,平地丈餘。涇水溢,關中水災。黃河大溢,河南水災。兩淮旱,民大饑。
帝初受佛戒時,見瑪哈喇佛前有物為供,因問學士實喇卜曰:「此何物?」曰:「羊心。」帝曰:「曾聞用人心肝者,有諸?」曰:「聞之,而未嘗目睹。請問賴嘛。」賴嘛者,帝師也。帝遂命實喇卜問之,答曰:「有之,凡人萌歹心害人者,事覺,則以其心肝作供耳。」曰:「此羊曾害人乎?」帝師不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