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中 - 184 / 518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中

第184頁 / 共518頁。

 大小:

 第184頁

朗讀:

九月,丁未朔,直徽猷閣、主管臨安府洞霄宮富謨為江南西路轉運副使,應副岳飛大軍錢糧。

己酉,左中奉大夫、知開州耿自求為川、陝、荊、襄都督府隨軍轉運副使,趙鼎所闢也。


  

荊南制置司統制官王概,以所部叛于鼎州之城外,西奔桃源縣。庚戌,縣寨統制官李皋遣小將龔亨率多兵擊敗之。制置使王燮遣兵追至桃源,而概已死,乃責皋取敗兵器甲,皋復責亨,亨亦隨叛。會燮聞罷命,而知鼎州程昌念亨屢充選鋒,勇而敢戰,作手書招之,亨即復歸。於是知鄂州程千秋遣準備使喚李寶入周倫寨,招安以歸,詔以寶為進義副尉。昌又乞選辰、沅、靖州峒丁牌弩手三百人相兼使喚,從之。

庚申,命象州防禦使士街朝享太廟神主于溫州。

辛酉,合祀天地于明堂。起複尚書右仆射朱勝非為大禮使,惟不入殿門,它職如故。

初,紹興宗祀止設天地祖宗四位,至是始設從祀神位四百四十三,用祭器七千五百七十一,登歌樂四十,祭服六十三,玉十,犢四,羊、豕各二十有二,分獻官五十八,奉禮郎四,樂舞工共二百八十七,而五帝、神州地祗,帝不親獻,用崇寧禮也。始議設從祀諸神七百十一位,會議者請裁省,而禮官言:「十二階三百六十位無神名,請每階各設三十五位,每羊豕各二,正備一副,登歌之樂通作宮架之曲。」皆許之。又以祭玉不備,請除蒼璧、黃琮外,依天聖故事用珉。既而得玉甚美,然尺寸不及禮經,乃命隨宜製造。言者請如祖宗故事,權禦台門肆赦。議裁省者,以為宮門地隘,儀衛不能容,乃止。宣赦于常禦殿前,三衛班直、宿衛忠佐忠鋭將兵、神武右軍、中軍七萬二千八百餘人,共支錢二百三十一萬餘緡。劉光世、韓世忠、岳飛、王侄四軍,十二萬一千六百餘人,共支錢二十八萬餘緡。合內外諸軍,二百五十九萬餘緡,視元年明堂增支九十四萬餘緡。而宰執、百官諸司給賜,以軍興權住。禮畢,大赦天下。

乙丑,詔:「三省,樞密院錄黃、畫黃,並依祖宗條例施行。」

先是侍御史魏矼言:「國家法度森嚴,講若畫一。凡成命之出,必先錄黃;其過兩省,則給、捨得以封駁;其下所屬,則台諫得以論列;已而傳之邸報,雖遐方僻邑,莫不如家至戶曉;此萬世良法也。臣竊聞近世三省、樞密院,間有不用錄黃而直降指揮者,亦有雖畫黃而不下部者;紀綱弛廢,莫此為甚。慾望特詔三省、樞密院,常切遵守舊典,以示至公。遇兩院御史詣省院檢察日,除實系機密邊事外,悉令取索點檢,如有違戾,即具彈奏。自古人臣弄權罔上,固自有術,防微杜漸,得不慎哉!惟陛下留神省察。」故有是旨。

吏部員外郎魏良臣、合門宣贊舍人王繪,辭往金國軍前通問。帝曰:「卿等此行,不須與人計較言語,卑詞厚禮,歲幣、歲貢之類不須較。見尼瑪哈,可為言宇文虛中久在金國,其父母老,日望其歸,令早放還。又言襄陽諸郡皆故地,因李成侵犯不已,遂命岳飛收復。」良臣等出,遇神武右軍都統制張俊來白事,俊為二人言:「有探報,金人大舉,今過南京。」良臣等乞再對,不報。

初,劉豫既納其臣羅誘南征議,乃遣知樞密院事盧偉卿見金主,具言:「宋人自大梁五遷,皆失其土。若假兵五萬下兩淮,南逐五百里,則吳、越又將棄而失之,貨財子女,不求自得。然後擇金國賢王或有德者立為淮王,王盱眙,使山東唇齒之勢成,晏然無南顧之患,則兩河自定矣。青、冀之地,古稱上土,耕桑以時,富庶可待,則宋之微賂,又何足較其得失!」金主命諸將議之。旋以宗輔權左副元帥,右監軍昌權右副元帥,調兵五萬人以應豫。又以右都監宗弼嘗過江,知地險易,使將前軍。宗輔下令:「燕、雲諸路漢軍,並令親行,毋得募人充役。」

豫遂命其子偽諸路大總管、尚書左丞相梁國公麟領東西道行台尚書令,合兵南侵。始議自順昌趨合淝,攻歷陽,由採石以濟。鑒軍都制置使李成謂:「鑒民兵盡,除山東餉道遼遠,又慮岳飛之軍自襄陽出攻其背,不如沿汴直犯泗州,渡淮,以大軍扼盱眙,據其津要,分兵下滁、和、揚州,大治舟楫,西自採石以攻金陵,南自瓜洲以攻京口,仍分兵東下,掠海、楚之糧,庶為大利。」於是騎兵自泗攻滁,步兵自楚攻承。


  
諜報至,舉朝震恐。或勸帝它幸,議散百司,趙鼎獨曰:「戰而不捷,去未晚也。」帝用鼎計。

侍御史魏矼嘗言:「陛下宵衣旰食,將大有為,而所任一相,未聞有所施設,惟知今日勘當,明日看詳,今日進呈一二細事,明日啟擬一二故人,政務山積于上,賢能陸沈于下,方且月一求去,徒為紛擾,宜亟從所請以慰公議。」先是右仆射朱勝非,因久雨乞行策免故事以消天變,又以餘服為請;章十二上,帝許以俟總章禮畢如所請,且有保全舊臣之諭。至是祀明堂已畢,勝非復求去,且論當罷者十一事,矼亦疏勝非五罪,由是得請。

鼎之為參預也,嘗與諸將論防秋大計,獨張俊曰:「避將何之?惟向前一步庶可脫。當聚天下兵守平江,俟賊退徐為之計。」鼎曰:「公言避非策,是也;以天下之兵守一州之地,非也。公但堅向前之議足矣。」鼎蓋陰有所處,故每日留身陳用兵大計,帝意悟,又密使俊為之助。至是決意親征,留鼎不遣入蜀,鼎奏用十月七日西行,許之。然帝方向鼎,已有命相之意矣。

戊辰,龍圖閣學士、知靜江府折彥質充川、陝、荊、襄都督府參謀官,不許辭避,用趙鼎奏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