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247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247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247頁

朗讀:

一折南漕以節經費也。查京倉支用,以甲米為大宗,官俸僅十之一。八旗兵丁,不慣食米,往往由牛錄章京,領米易錢,折給兵丁買雜糧,約南米一石,僅合銀一兩有奇。官俸亦然。四品以上,尚多親領,其餘領來,每轉買米鋪,每石亦一兩有奇。夫南漕自催科徵調,督運驗收,經時五六月,行路數千里,竭百姓無數之脂膏,聚吏胥無數之蟊賊,耗國家無數之開銷,運至京倉,至每石之值,通扯或十兩或五六不等,而及其歸宿,乃為易銀一兩之用,此實絶大漏卮。徒以冗官蠹吏,中飽所在,積習不改,此真可為太息者也。推原其故,朝廷深思遠慮,以為歲歲無南漕二百萬石流通市中,則一切雜糧,必牽掣而驟貴,兵民有受其饑者,故不惜繁費而為也。然輪船暢行以後,商米北來源源不絶,利之所在,人爭趨之。市中有米,與官中有米同。則少米之患,在今時可以無患。應請通飭各省改征折色,其耗費一概帶徵,並歸藩庫起解。至旗丁京官應領俸米,或援照成案,則每石折銀一兩四錢。或按照市價,則每石折銀亦不過二兩有奇。而一切漕河之工程,每漕運之經費,漕督糧道以下之員弁兵丁,倉場侍郎,監督糧廳以下之胥吏差役,皆可裁汰,一律蠲除。是國家歲省數百萬開銷,反多數百萬盈羡。而官兵兩項所領實銀,且較增于從前領票轉賣之值。公私兩途,一舉而均得大利。有益於國,無損於民,亦何憚而不為哉!即使慮及饑民乏食,則每年所提出余銀數十萬兩,在津兌買南米,存儲通倉,新陳互易,以為有備無患之計,事亦輕而易舉。如慮海疆有事,運道或至梗阻,恐將來商官兩病,則更不然。蓋名為官米則敵船可以捕拿,名為商米,雖仇國亦不能阻截。公法俱在,有例可援,是可不必顧慮也。

一減兵額以歸實際也。粵捻事平以後,綠營之無功效,已可顯見,而老成持重動以不裁為言。於是有減兵增餉之議,各省或變綠營而為練營。今倭事敉平,則練軍之一無功效,又可顯見。乃猶坐養此數十萬無用之民,耗此數千萬有用之餉,一旦有事,各省仍屬紛紛招勇,是兵外加兵,餉外加餉,國用安得而不絀。夫綠營所以不能遽裁者,徒以為如水有泛,陸有鋪緝捕防,守有專責耳。殊不知近年綠營兵餉,藩庫入不敷出,往往歲有按照七八成或五成核放者。每兵每月僅領銀數錢,平日不敷養瞻,多以小買營生,巡緝俱屬虛文。況各省水陸聚會之區,如閩浙之漁商,則僱船出洋自護矣,是泛兵亦無用。直省之會城,則另設保甲守望等局以巡緝矣,是鋪兵亦無用。為今之計,莫如酌地方之繁簡,裁其老弱,按年先裁二成,五年裁竣,國家歲可省千餘萬。今即以此項,責成直省,皆按照西法先挑老兵子弟,擇其年力強壯,粗識之無者,另行創立新軍。現任實缺提鎮參游,如尚堪造就者,即充統領營官之位,否則一概裁去。如此而轉移間,化無用為有用。國無坐食之費,兵有精練之實。倘慮水陸各泛,捕務一無專責,或將守望保甲等局,依照西國巡捕之制,城鄉市鎮,人物輻輳之區,改設巡捕。款項不足,亦如西法收巡捕捐。官督率,而分稽查之職于紳董,事更可得實際。但求朝廷排斥群疑,破除成例,毅然行之,未有不力見功效者也。


  

一創郵政以刪驛遞也。中國各省皆設站鋪遞,每年支銷錢糧計三百餘萬金。其實各省之奏牘公文所遞有限,而仕宦往來之所擾滋多。至督撫則更有提塘折差。每一折差抵京費以百十兩計。民間所開信館,索資既巨,又多遺失,此公私兩阻也。查泰西各國莫不由國家設立郵政局,無論一體,權其份量之輕重,定給遞費之多寡,由郵部刊刻信票印花出售。凡寄信預先購買,用時取粘信角,投入信箱收取。且此法不但省驛站之費,而且歲獲盈餘,為泰西各國進項之一大宗,應仿照辦理。其第一辦法,則先借招商局為發軔之始。每船各派專司文報一人,通商十人,九岸均悉分局管理,公私信件,則糾合民間各信局而為之。內地各碼頭各市鎮,令信局一家承包。其第二辦法,則借電報為推廣之路。凡有電報地方,亦派一人在局,專司文報,代為遞送。至未設電報各處,亦照前法,令信局一家承包。其第三辦法則俟火車暢行,再借鐵路公司為往來之總匯。凡幹路支路,火車停卸之處,以派一人在局專司其事。至將來欲遍行內地各鎮各埠,儘先各設分局,派人經理。如此則若網在網,無遠弗屆。

現在地球各國,其郵政章程,通為一例,到處流行,公私遞費,並無多寡之殊。即日本亦在其列。就英國而論,每年郵部除用費外,計贏英金一百數十萬磅。獨吾中國未嘗仿行。急宜參考西制,從速舉辦,庶每歲可省驛站二百萬之耗費,而收郵部數百萬之贏餘。如以為京外各官,因公來往,京師例須乘驛,恐一旦刪去驛站,致多窒礙,則更為掩耳盜鈴之談。今東南十餘省,凡官員無來往不僱坐輪船,獨山東、山西、河南、陝、甘五省,尚有官站耳。若計其道里遠近,人役多寡,由戶兵二部酌給路費,沿途聽其自顧車馬。在應差各官,實所深願,更無庸多慮。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