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185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185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185頁

朗讀:

一曰清吏治。州縣親民之官,最關緊要,苟不得人,即為地方之害。卑污貪鄙,固當參革究辦,庸沓委靡,亦當分別降調。兵燹之後,民生多困,實由吏治多疏。各省候補人員,流品不一,大吏往往優容。不知優容于知恥者,尚可激勵自新,優容于不知恥者,適足以養成不肖。近來各省風氣,往往因候補人員擁擠,輪署州縣,而實缺轉少,從此官常愈壞,百姓之受禍愈酷。何也?官員之署事,譬之住屋之租賃,自家住宅,稍有破壞,急急補治,責無旁貸故也。若借居居,明知非我之屋,不特不加修葺,甚至任意糟塌,坼屋作薪,久之輾轉租賃,勢必至棟折榱崩而後已。今之委署人員,大半類是。天下百姓具有天良,豈肯甘心悖逆。從前叛亂滋事之地,非地方官貪酷逼迫,即地方官寬縱顢預,此中消息甚微,關係甚大。欲求州縣之得力,全在統率之得人。督撫者通省之統率也,司道者各府之統率也,知府者州縣之統率也。從前承平之時,朝廷視知府甚重,京察一等人員,道府並用。凡擢任知府者,屬吏之賢否黜陟,得操其權,頗得上下相維之本意,近十餘年來,知府之權輕矣,各州縣于司道督撫分位懸殊,情事格,其中貽誤,尤非淺鮮。臣愚以為欲辨州縣之賢否,必專責成於知府。各省知府果能勤慎廉明,嚴察屬吏于賢者準密保,于不賢者準密參,仍由督撫司道,詳確考核,總以有實據為主,不逞私臆,不徇情面,吏治一清,天下何患不治。擬請旨飭下各省督撫,廣求循吏,久于其任,勿以委署為調劑之具,庶不至視官為傳舍,而吏治日有起色矣。此自強之根本一也。

一曰嚴軍政。自古談兵之書,以一語賅之,曰兵貴煉而已。國家養兵數百年,司農所入,大半以供軍餉。乃粵逆創亂,曩之擁厚祿顯爵者,所率弁兵,莫不望風披靡,此豈兵之真不足恃歟?將帥習于安逸,官弁習于驕肆,兵丁習于怠惰,吞糧冒餉,老弱充數,不但兵不知兵,將亦不知兵,無怪糜爛半天下也。今日之情形,則又不然,向時所謂肆驕怠惰之官兵弁丁,業已化為烏有,各省水陸提鎮,多由戰功氵存擢,各省兵丁,亦多另行招募,非曩時不知戰陣,不習操練者可比。自此訓練有方,不准沾染習氣,自必事半功倍。然防微杜漸,不可不嚴。倘提鎮稍事安逸,則官弁即習為驕肆,兵丁即習為怠惰。天下事輓之甚難,敗之甚易。居今日而不痛加整頓,則天下之兵,又成虛設,豈不大可惜哉!然欲練兵,必先足食。兵餉原有定例,兵米亦有定數,近因經費支絀,所發兵餉,或七成八成不等,且有同在一省,所發不一,或七月八月十月亦不等。至兵米有向在各州縣給領者,現亦隨餉或七成八成不等,又或每石折銀若干,輾轉核扣,不足以贍一身,又安望其專心操練乎?臣愚以為各省之兵,缺額不補則可,缺餉少發則斷不可。擬請旨飭下各督撫,查明舊制,發給滿餉,兵米亦照定例發給,不准折銀剋扣。食足則兵足,老弱不汰自去。如有攤扣兵餉,吸食洋煙者,官弁兵丁殺無赦。庶幾軍政日嚴,緩急可恃。此自強之根本二也。


  

一曰端士習。夫言自強,而歸之士習,其說似近迂闊。然士為四民之首,人心風會,因之轉移。軍興二十餘年,卒能削平大難,由於士氣固結故也。古者教士于庠序學校,今日之教官,猶其遺意。然名存而實不符矣。近時士習,砥行立名者固不乏人,而不顧名義,趨利若鶩,甚至武斷鄉曲,挾持官長者,比比皆是。州縣容忍調停,希冀了事,而後官不敢過問,此就士之桀黠者言之。若夫良懦之儒,安分守己,偶有小事,與官場交涉,地方官痛抑之,或辱毆之,而教官亦不得過問。以至士習不振,刁生劣監,更得肄行無忌,此皆教官無權故也。或曰:教官冷曹閒職,無法律以正人心,無恩賞以激士氣,其隨波逐流,委蛇進退,亦有無可如何之勢。不知教官之不足有為者,由於在上者視為可有可無之官耳。誠能顧名思義,所謂教諭訓導者,其義安在?昔宋臣胡瑗為湖南學教授,設經義治事兩齋,以教從學之士,千古稱之。彼獨非教官乎?誠得訪求一二稱職之人,樹之風聞,予以拔擢,天下聞之,靡然向風,未始非輓回士習之一策。擬請旨飭下各督撫學政,時時訪察教官之賢否。賢者量加保升,不賢者即行參撤。庶幾士林觀感,而人心日歸於正,風俗日趨于厚,此自強之根本三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