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135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135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135頁

朗讀:

君諱愷,字雨耕,晚自號石頭山人,遵義黎氏。曾祖國柄。祖正訓,稟貢生。考安理,舉人,山東長山縣知縣。長山君二子,長曰恂,字雪樓,雲南大姚縣知縣;君其次也。雪樓厚重寡言,氣蓋一世;君則倜儻通易,周覽群書。兄弟間自為師友。長山君少遭不造,備歷艱險,既見二號之成,乃大歡慰。二號翼翼趨承,食必佐(飠+俊之右),(而貴)必奉(上般下木),應唯嬰兒也。

嘉慶十八年,逆賊林清等倡亂,內煽京師,外起滑縣,河南北、山東、直隷震動。時長山君仕山東,雪樓侍于官所,訛言四起。或告于貴州曰:「長山破矣,縣令殉城死矣,雪樓殉父矣。親屬都無存者,僅存兩孺子,漂轉吳楚間去矣。」君于時奉母楊太宜人在家,聞則北望號痛,請于母,刻回戒途,赴山東之難。至長山,則闔門故無恙,傳者妄也。由是遠近以孝歸之。君曰:「父兄得全,幸也。庸有稱乎?」


  

雪樓之自桐鄉以憂歸也,家居十五六年,君晨夕造請,進止雍雍,語或不合,亦敬應之,而徐理之,終無所講。雪樓嘗病喉痹,絶言與食。君午夜禱于宗礻古,泣曰:「我不及兄,兄不可死。必死者,請以我代。」’喉亦旋愈。其敬嫂也如嚴其兄,其訓群從如教其于,蓋歷久而不改,至其終身,亦卒不少懈。

居京師,有友曾某之喪,新屍獰厲,雖其死亦畏惡不敢近。君就舉而斂之;必格必躬,見者感嘆。

君少而善病,長山君雅不欲強之學,而博涉多通,窺見百家要指,以縣學生中式道光乙酉科舉人,十五年己未大挑二等,補貴陽府開州訓導。二十二年十二月李卯,以疾卒官,春秋五十有五。卒之曰,囊無十金之蓄。上無識不識,莫不惜君之位,不稱其德,又不獲吾壽以昌其教澤也,口兼焉若有憾于天地。至其孝友篤行,饜於人人之心者,則誠服而更無遺憾。然則君之自省與後之論世者,亦可以無憾已。君配張氏。妾吳氏、劉氏。子四人:庶燾,咸豐辛亥科舉人;庶蕃,壬子科舉人,候選知州;庶昌,以諸生獻策闕廷,天子褒嘉,特授知縣,候補直隷州知州;庶J(訁咸)。女五人,皆適士族。孫四人。孫女五人。咸豐七年四月,葬君于河西小青左木右惘之右林。其後閲十五年,庶昌乞余追為之銘。銘曰:

賢聖盛業,豈貴高名?其道甚邇,事親從兄。

穆穆碩儒,黔南之特。韜斂英奇,以修內則。

聞變趨庭,萬里戴星;禱疾身代,感徹百靈。

胡誠不格?何施不普?化彼梟狼,澤以甘雨。

生徒濟濟,飭爾五常。白華孔絮,馨我膠癢。

亦有賢嗣,文行並卓;理石茲邱,永貞喬岳。

《晚清文選》卷中


  

☆薛福成○敵情

聯泰西各邦,以謀中國,其勢可虞,分附近鄰邦,以合西人,其勢更可虞。日本之依附西人,妄有覬覦,天下共知之矣。然東西皆有約之國,按之公法,一國不協,各國可以從中調停。而今日之中國斷不能得之於西人者,何也?彼西人之始至中國也,中國未諳外交之道,因應不盡合宜。彼疑中國之猜防之,蔑視之也,又知中國之可以勢迫也。於是動輒要求。予之以利而不知感,商之以情而不即應,繩之以約而不盡遵。今中國雖漸知情偽,而彼尚狃于故智,輒思伺中國有事,以圖利也。中國以琉球之故,與日本稍有違言,英德使臣雖未乾預,若使與聞此事,彼必虛張日本之聲勢,以脅持中國,彼必代日本護其短,而故評中國為非,彼必稍損中國以益日本,因以市恩于日本。彼必反謂損中國者,為助中國,因以責報于中國。夫西人于條約公法,研之甚熟。豈真無是非者哉!彼欲善自為謀,勢固必出於此也。往者日本將廢琉球之時,昌言不願各國公使與聞。彼素恃西人為黨援,尚且如此,中國亦宜用此例,或逆拒於無形,或昌言而佈告,勿使西人參與其間,則進止自由,可免制肘之虞矣。

或曰:然則中國有事,各國調停之說,終不可恃乎?曰:此其機仍在中國而已。中國能自強,即鄰邦啟釁,各國出而調停,未嘗無小益。中國未能自強,而狡寇爭雄,各國因之玩侮,必致有大損。況今駐華各使,惟利是視,又值修約之際,蹈瑕伺間,詭謀百出,不豫為之防,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至若美前總統,位望較崇,宅心惇厚,未染虛詐之習,不妨倚為排解。法、美、荷蘭三國舊與琉球有約,其駐倭公使,不妨聯為指臂。但恐倭人性情堅韌,未必肯聽耳。若幸而轉圜,固有裨補,即終不見納,亦無後患也。

或曰:天下強邦,皆有獨親獨厚之國,然後緩急足倚。中國孤立久矣,今誠于修約時,稍讓以利,其可使之親厚我乎?曰:相親厚之道,在佈置于平日,非一朝一夕之故。今中國讓之以利,彼且謂恫喝而得之也,必有得步進步之心,是讓之仍無益也。若夫英法相親以拒俄,俄德相親以製法,德奧相親以主歐東之政,彼其先未始非仇敵也,一旦釋怨修好則一國順,而全局為之轉移。中國與美有相助之約,則美可親,與俄為最舊之交,則俄可親。其他若英若德若法,苟可結納,均宜因勢而導之,迎機而赴之,而此中得失,則以識彼性情為樞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