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襄陽峴山羊公祠,有石幢一枚,凡六面,高六尺,每面闊九寸,有蓋有座。一面直書,下第一行刻「使帖襄陽縣」;第二行刻「準慶歷七年十一月六日,中書札子,襄州奏當州城南五里,有峴山一所,上有古祠碑,又有晉太傅」;
已下俱磨滅,僅存聖旨字末行上存「帖到速採石」,大字書刻上件。其四面界作六層,刻詩,下題名。又一面大書題名。又幢一,臥峴山上,其文可辨者十三字,曰:「石于山巔,播清芬而不巳」,餘盡漫漶。末云:「開國男張九齡撰。」
前一幢詩可辨者三首。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龍圖閣知襄州事王洙七言古詩云:「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山形卑{隋山}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大山半宮不成霍,絶水闕左非為。且巔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漢流長騖濱其足,東望氵爾迤皆平原。槎頭下瞰罟集,蔡洲近眺田園蕃。何物茲山匪秀出,得使今古聞聽喧。自昔羊公好登覽,山名直為賢者存。鹿門望楚鎮區境,鳳林冠蓋延山樊。丹岩翠壁互幽勝,日月虧蔽煙嵐屯。公胡遺彼而樂此?談者未始聊診綸。吾謂聖達竟超豁,高覽便欲周乾坤。孔登泰山小天下,阮升廣武蚩豎
缺一字。會稽探穴禹書出,之罘望海雲濤翻。此中風景亦虛遠,極目見盡江山源。東吳未定勞機策,置酒嘯詠紓勞煩。數顧溫甫恤躬後,誓將百歲游精魂。對公盛德與山永,正唯湛輩如公言。今茲去公僅千載,凜然英氣猶軒軒。我來追古一長息,舊跡廢毀成悲吞。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利取薪蘇積桊,粥之陶航供燒燔。羊公無廟忽不祀,但縱淫鬼歆牲蘩。中亭有碑即墮淚,至今觀者懷仁恩。於民何誅不足問,非民忘德由官忄昏。下教裡邑復祠宇,敘諸祭典躋之元。思仁愛樹恭所茇,禁止樵伐修需垣。且欲王命得守固,謄言狀事馳九閽。書聞天子
缺一字報可,金石款刻垂後昆
缺五字。遺愛,勖爾風化常
缺二字。」給事中知蔡州事吳育絶句:「羊公千載得清吟,芳跡雖遙契昔心。更與峴山為故事,凜然風格照來今。」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光化軍事李宗易律詩:「叔子祠荒歲已深,異時賢守重登臨。峴山岑寂瞻風概,漢水靈長想德音。奉詔始聞新締葺,有知那復嘆湮沉。又刊翠琰留南夏,先後功名照古今。」其端明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李淑諸人詩,皆缺。已上每面十一行十二字。名字可辨者范仲淹、李淑、吳育、劉敞、李宗易、張去惑、孫抗、韋不伐、李康伯、賈黯、裴昱、馬雲、黃通、連庠。
又宋人飲餞題名甚多,知名者張唐英、趙德麟、魏道輔、岑岩起、李方叔。已上凡七則。大者方員徑寸,小者殺其半,字畫端勁,非俗書也。
予以康熙壬子過襄陽,徘徊祠下,未及摹拓,止錄諸公題名。予門人淮陰張力臣
召,有嗜古之癖,辛亥過襄,曾有搨本,頃索之略錄如右。
◎蘇汝霖陳光龍
廣西孫延齡、馬雄之亂,死節者:前則巡撫馬公雄鎮、富川知縣劉公欽鄰,後則巡撫將軍傅公弘烈。又有間關賊中,百折不回,乃心王室,如提學道僉事蘇公汝霖、平樂縣知縣陳公光龍,亦疾風勁草也。蘇棄家逃至肇慶,軍前題補布政使,部議以品級太懸不允,蘇尋死於粵。然軍前題補品級相懸者,不可勝計,如胡一璉以僉事題補布政使是也。獨蘇格于部議,可嘆!陳僅題授梧州府同知,尋以病請;一妾鄧氏,一子粵郎,皆死犭峒中。讀其與袁太常書,甚可悲也。蘇,字鶴洲,石埭人,壬辰進士。陳,黃陂人,舉人。
◎王秋澄
王秋澄先生
教,萬曆中,官吏部文選郎中,力持公法,政府權,無所措手。繼者為顧涇陽、孟雲浦、馮思豸
生虞,皆效之,遂相繼黜逐。伍袁萃《林居漫錄》雲。然又嘗薦起鄒忠介、趙忠毅諸公,為正人所倚。先生,吾鄉淄川人也。
◎王邦直
王邦直,字子魚,又字東溟,即墨人。以歲貢官鹽山丞,上疏罷歸。殫精聲律之學,聚書千百卷,坐臥一小閣二十年,成《律呂正聲》六十捲。其說謂君聲最清,管以三寸九分,本《呂氏春秋》,其數配之,揚子云《太玄》,縷析比合,而以諸家九寸之說為非是。萬曆甲午,詔修國史,翰林周公如砥上其書史館,深為大學士南充陳公所歎賞。周公云:「班固《律歷志》載即墨徐萬且氏治太初曆第一。而子魚追配之於千載之後,其外孫黃御史宗昌序刻之。」康熙十八年,予在明史館,亦上其書。
◎楊襄毅
蒲州東門外,有兩阜蜿蜒,形家相傳,以為貴地。楊襄毅公
博為吏部尚書時,命堪輿擇吉壤,得此地以告。公曰:「此關闔郡文章科第,我曷為私之?」即于其地建文昌祠,人皆服公厚德不可及。後公長子俊民,官至戶部尚書;第四子俊卿,官錦衣;餘三子皆官監司。俊卿子元祥,元祥子世芳,皆官詹翰。世以為公厚德之報雲。元祥未弱冠,登第入翰林,早死,母哭之慟,一夕見夢曰:「母勿過傷,兒當復來。」未幾生遺腹子,即世芳也。未弱冠,亦登第,入翰林,母猶及見之。吳天章雯說。
◎大椿堂
蒲州有大椿堂,為楊襄毅
博、王襄毅
崇古、張文毅
四維三公讀書之所。其後三公相繼登進士第:一大拜,一至吏書,一至兵書。張,即王之甥也。山西至今傳為盛事。
◎黃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