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四十七士謹拜於主君靈前(中略)。主君復仇事業未競之前,實無顏為主君掃墓。心神焦慮,一日三秋……今將吉良首級供上。此短刀乃主君去歲所珍用,囑吾等保管者。願主君執此刀再擊怨敵首級,永雪遺恨。謹禱①」。
① 根據富本日南:《元祿快舉錄》稱:此禱文乃後世所編造。——日譯者
他們報答了「情義」。但他們還需要盡「忠」。只有一死才能兩全。他們違犯了未預先呈報就進行復仇的國法。不過他們並沒有背叛「忠」。凡是以「忠」的名義要求的,他們都必須執行。幕府命令四十七士切腹。小學五年級的國語讀本是這樣寫的:
「他們為主君報仇,情義堅定,應為永世垂範……於是,幕府經過再三考慮,命令他們切腹,真是一舉兩全之策。②」
② 這段譯文當系出自《小學國語讀本(普通科用)》第十冊(
1937年發行)第二十一課《國法於大慈悲》,但不是全文照引,可能是教師教課用的詞語,或英文儘量簡譯了。——日譯者
也就是說,浪人們由於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對「情義」和「義務」都作了最高的回報。
日本這首國民敘事詩版本不同,文字、情節略有差異。在現代電影中,故事開始時的賄賂情節被改為色情。吉良追逐淺野的妻子,而且,由於對淺野妻子心懷不軌,才故意教淺野犯錯誤,使之受辱。賄賂的情節被抹掉了,而有關「情義」的一切義務則描繪得更加深刻。「為了情義,他們拋妻,棄子,軾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