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28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徐霞客遊記

第128頁 / 共338頁。

 大小:

 第128頁

朗讀:

出洞,益遵峽而北,仰矚東西兩界,峰翔石聳,隊合層分。

〔二支北盡處,北支又兀突起,與中支北麓對峙成峽。〕遙望其下,有三洞南向,其上轟霞流電,閃爍有異,亟歷莽趨之。


  

其左畔二門駢列,崖下雖懸乳繽紛,而內俱不深;其右畔一門,孤懸峰半,雖洞門嵌空,而中忽淵墜,其深數十丈,宛轉內透,極杳邈之勢。而兩崖峭削,無級下躋。踞崖端望之,其中飛鼠千百成群,見人蓬蓬內竄,其聲甚遙,聞此中有蝙蝠洞,豈即此耶?出洞下山,望西北山嘴頗近,以為由此奔水月後洞而入,抵上岩甚便。竭蹶一里趨之,其下既窪,乃攀陟山岡,則巨石飛聳,中俱蔓絡,下嵌澄淵,路斷徑絶。

〔遙探洞外諸奇石,杳不可見,即溪流破壑出者,亦盡沒其跡。〕乃循北麓,仍東趨一里,南向前來之峽。又經牛隴而南,共三里,返上岩之前。見日有餘照,仍入水月,徜徉明洞之內。

復隨流出洞後,睇望所涉路斷處,猶隔一峰嘴,始知此中山形橫側倏變,不可以意擬如此。是夕仍宿上岩。

二十九日由上岩轉入東北峽,過牛隴,共三里出峽,有岐焉。一直北循北支東麓者,為北流大道;一轉東向逾嶺者,為北流間道。乃東過田塍,更逾土嶺而東。又二里,過一村,又東抵小石峰下,是為塘岸墟。時山雨自東北來,瀰漫山谷,墟無集者。

〔墟為陸川北境,〕從此轉而北,冒雨循山,荒岡漫衍,已為北流境矣。十里為果子山,有數家倚岡而居。過坳,雨漸止。又十里為橫林,有聚落在路右塢,數日前盜劫平樂墟,還宿于此,去北流只十里也。其北有石山一支,自北而南,叢尖簇翠。余初望之,以為勾漏在是,漸近而路出其東南,西望而行,秀色飛映。蓋此山在北流西十里,而勾漏尚在北流東十里也。由橫林東北五里,逾一土嶺,下行田塍中,有石橋跨小溪,溪流西北去。

又東行平岡上,五里,抵北流西門。西門閉不啟,以西當賊沖,故戒嚴也。循城由南門人,經縣前,出東門,則街市頗盛。一街循城而北者,為街墟;一街隨江而東者,為沙街。街墟由城北隅東轉,有溪自城北來,石橋跨之,曰登龍橋。其溪為大容東流之水,由橋下而南注綉江者也。沙街由城南轉東,綉江南自粵東高州來,至此已勝巨舟,故闤闠依之,宋人名驛為朝宗者,指此江而言也。

今驛名寶圭。

沙街東北過廣濟橋,則北溪之水至此入綉。

渡橋而與登龍之路合,路乃北出隘門,江乃東流而去。

余於是飯于沙街。

出隘門,抵北山下,循其南麓東行,五里,渡一小溪橋,遂入石山夾中。

〔南為望夫石,即黃婆岩西垂山也。北則石峰逶迤,愈東石骨益瘦,疑即獨秀岩所托,今已失其跡。峰東崖大書「勾漏洞」三字。此南北二石峰,俱東拱寶圭洞。〕又東五里,石山回合處,中復突一峰,則寶圭洞在其西隅,而勾漏庵在其南麓。時殷雷轟轟,先投庵中。庵頗整潔,乃萬曆間有司重構者。內堂三楹,中列金仙,東則關聖,西則葛令。而葛令葛洪之像,綸巾朱履,飄然如生。後軒則準堤大士在其中,西置炊而東設坐焉。前庭佛桑扶桑盛開,紅粉簇映;後庭粉牆中護,篁桂森繞其中,寂然無人。有老道之妻掩關於後,詢「游洞何自?」對以「俟道者晚歸。」乃停囊軒中,令從去,就炊于中。既而雨止,時已暮,道入始歸。乃縣令攝以當道,欲索洞中遺丹及仙人米,故勾攝追捕而去。然葛令欲就丹砂,乃其一時乘興之言,其後蟬脫解脫羅浮,實未至此,此中久已無丹砂,安得有遺丹仙粒耶?

道者憂形于色,余姑畀錢,令多覓竹束炬,為明晨游具。道者領命,願前馳焉。

北流縣當大容南面之中,其脈由大容南下,曰綠藍山。

水分東西流:東流者即北溪,循城東下,登龍橋而入綉江者也;西流者為南流江之源,西南合水月洞之水,經鬱林南門而西合羅望、定川諸水,南下廉州入海。是北流〔縣〕實南流之源,其曰「北流」者,以綉江南來,至此始大,〔東過容縣界,合洛桑渡水,經容邑南門,下藤縣,北入鬱江去,〕非北流源此也。

舊有北流、南流二縣,南流即今之鬱林州,皆當南北二水勝舟之會,東西相距四十里焉。


  
北流山脈中脊,由縣而西南趨水月,南抵高州,散為諸山。而北流之東十里,為勾漏洞;北流之西十里,為鬼門關。

二石山分支聳秀,東西對列,雖一為洞天,一為鬼窟,然而若排衙擁戟以衛縣城者,二山實相伯仲也。

鬼門關在北流西十里,顛崖邃谷,兩峰相對,路經其中,諺所謂:「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言多瘴也。

《輿地紀勝》以為桂門關之訛,宣德中改為天門關,粵西關隘所首稱者。

八月初一日晨餐畢,余先作寶圭行,約道者肩矩篝火後至。

洞在庵北半裡,庵後先有一岩南向,一岩西向,望之俱淺,而寶圭更在其北。

先有漫流自西北來,東向直漱山麓,涉其北登山,則洞門在矣。其門西向,左開岩而右深入。開岩處甃以列碑軒敞,平臨西峰;右窪嵌而下,有石砫當門,其端有石斜飛磴。道由其側下至洞底,交闢為四岐:一由東入,一由南進,二岐俱深黑;一向西豁,一向北透,二岐俱虛明。

東岐之南,頂側忽倒垂一葉,平庋半空,外與當門之柱相對,〔上下憑虛,各數十丈,卷舒懸綴,薄齊蟬翅,〕葉間復有圓竅曲竇,透漏異常。由左崖攀級而上,抵平庋處,盤旋其間,踞葉而坐,真雲軿píng貴族婦女乘坐的車霞馭,不復人間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