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耕耘不費人間力,學個天真爛漫翁。
醉月和云:
無忘無助學真空,一念圓通萬法同。
太極中間存一點,六根斷絶見真翁。
尉遲恭將四個所作,一一看完,便對眾人道:「醉月、慧參二師所作,風韻高超流俗,不若喪吾清逸自然。香元則矜持太重,尚未脫化。明日當推喪吾老師升座說法。」眾皆曰:「公爺所論極是。」
過了一夜,次日,尉遲恭分付將寺門大開,許百姓進來觀看。到了巳牌時候,寺中鼓樂喧天,笙管齊鳴。眾賢士扶喪吾禮佛升座,尉遲恭同文武官員向上稽首,口稱:「請大和尚談經演教,代佛宣化。」喪吾合掌道:「佛法平等,無有高下。靈山不遠,卻是心頭。《金剛經》云:無人相,是空色之法,無我相,是空欲之法;無眾生相,是空世之法;無壽者相,是空生死之法。《太上清淨經》,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此乃太上教人空心、空身、空世之法也。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則與太虛同體,一切俱空。這就是南無不二法門。夫子溫良恭儉讓,與四時合其序,便是真阿彌陀佛也。」
香元和尚合掌參求道:「啟問大師,何為華池?何為神水?如何為火裡種蓮花?」喪吾答曰:「性善若水,神明之德,故曰神水。性寓於心中,故曰華池。煉心見性,曰火裡生蓮花。蓮花上端坐著一個金光真人,性中立命,是性命雙修大道也。」
香元又問道:「如何為水火既濟?白雪黃芽,是何藥物?」喪吾答曰:「心為火,性為水。心與道依,則水火既濟;心與道違,則水火相歧矣。性光皎潔如雪,命宗其色如金,性光普照,命宗密藏,故曰白雪黃芽。」
香元又問道:「如何為乾坤交泰,聖日聖月?喪吾答曰:“《易》云:乾為首,坤為腹,三華聚頂,五氣朝元,此乃後天。乾坤交泰,猶是小乘伎倆。天命之性,其德配乾,父母意感而生我,其德配坤。煉我真意,歸我真性,方稱先天。乾坤交泰,立見本來面目。聖日聖月,不過性命之餘光耳。」
香元問曰:「真意在何處找尋?」喪吾答曰:「思慮之神,道家謂之識神,儒家謂之人心,佛家謂之蜜多心,數學謂之戊。性天中本來面目,道雲元神,佛雲如來相,儒雲道心,數學雲已。其實是性天中之性地。修行人欲見性天中清風皓月,先尋此性地立腳。立得腳住,方能見性天,這就是真意也,就是玄關一竅也。」
香元問道:「弟子敢問:人心、道心在何處分界限?」喪吾答曰:「人心、道心,向靜而又靜之中,自然有個界限,分出表裡。古語云:不無不有,正當中道心也。比如以日月為道心,則風雲雷雨人心也。以天為道心,則日月星人心也。以太虛為道心,則有形跡之天,又人心也。佛云:無而不無,空即是色。道心也,元神也,有而不有,色即是空。人心也,識神也。逐得識神開,才見元神來。就是本來面目了。」
香元又問道:「本來面目,佛雲金容瑞相,仙雲歷劫元神,此胎從何處結成?與玄珠罔象,有分別無分別?」喪吾答曰:「本來面目,靜則與太虛同體,無形無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雲玄珠罔象。動則周游六合,與人無異,故有天仙之稱。凡胎系于中黃宮之下,自產門而出;聖胎結于中黃宮之上,自頂門而升。此是明心見性之後,末了一着工夫,不求而知也。」
香元又問道:「舍利子究竟是何物?」喪吾答曰:「凡人身為舍,心為利子;至人心為舍,神為利子。至性中間一點靈光,非舍利子而何?故雲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未生天地以前,先有一點金光,居混沌之中,為太極之根。惟我佛祖如來、道祖元始、大成至聖三大聖人,其道足以配之,非值配天配地而已也。」
香元又問道:「佛教行于西域,聖道行于東魯,觀音菩薩顯于南海,真武祖師行道于北天,老子興道于中土,是何故?」喪吾曰:「西方之氣,殺氣也。我佛順其氣之自然而立教。絶人事,割恩愛,戒妄想,除嗔怒,息邪淫,習靜定,空色相,其道寂滅。東方之氣,生氣也。孔子順其氣之自然而立教。施仁義,親五倫,齊國家,平天下,其道文明。中土之氣濕而平直,故老子之教,善下而勝上,善柔而勝剛,善後而勝前,故無為而不爭。其德配戊己,其道尚清虛。真武祖師鎮治北天,掌握雷霆,號令瘟火,善惡報應,禍福攸分。其象為坎,故稱玄天上帝。觀音大士居南海之中,普陀崖下。其象為離,如人之有心,關一身之痛癢;如無之有日,照萬國之世界。所以這個菩薩,感應最速,慈悲最大,呼之即應,求之即來。故有觀世音救苦救難之稱。」
香元問道:「聖人能知鬼神之情狀,弟子敢問鬼神情狀,究竟是如何樣?」喪吾答曰:「鬼神者,聰明正直而一者也。太上曰: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佛教曰:不二法門。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一字就是鬼神情狀。」
香元道:「求大和尚把這個一字情形,刻畫出來,不枉今日說法一場。」喪吾答云:「聖王之心一於民,惟恐其弗安。忠臣之心一于君,惟恐其弗正。孝子之心一于親,惟恐其弗悅。烈女之心一于夫,惟恐其弗順。慈母之心一于赤子,惟恐其弗調。君子之心一于性,惟恐其弗盡。小人之心一于利,惟恐其弗得。《大學》曰:在止於至善,于至善而止之。一之情狀,鬼神之情狀,豈有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