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能在地圖上標出塔什干的美國人並不多,但在有文化的亞洲人中,說不出塔什干在什麼地方、它象徵著什麼的人卻很少。
給訪問塔什干的亞洲人留下如此「美好」印象的是什麼呢?是一座亞洲大城市的景象:極好的健康標準、出色的教育、完善的衛生設備、清潔的街道、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好的電力設施、除高檔商品之外的大量消費品、豐富的食物、大量的工作、迅速擴大的工業化規劃和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率。
除此之外,他們還看到法律規定各民族平等,許多烏茲別克人和中亞其他民族共同參與政治、工業和教育事務。
在這種背景情況下,西方人有關民主政治的辯論不可能給亞洲的訪問者以太多的影響,單獨的人性問題也不可能給亞洲的訪問者留下深刻印象,因為他們很可能十分清楚本國的死亡率來。
訪問塔什干的歐洲人得出的一組結論很可能是建立在與歐洲的比較以及那裡缺乏他們所習慣的便利設施的基礎上,而亞洲人直接得出的一些結論也許完全相反。亞洲人的結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塔什干的最重耍的一點在於它是亞洲的象徵而不是歐洲的象徵。
二、大蕭條
經濟崩潰的根源 隨着
1929年的開始,美國似乎日趨繁榮。美國工業生產指數
1921年時平均僅為
671923-1925年=100,但到
1928年
7月時已上升到
110,到
1929年
6月時上升到
126。給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美國股票市場的行情。在
1929年夏季的三個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從
151上升到
286,通用電氣公司的股票從
268上升到
391,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
165上升到
258。
實業家、學究式的經濟學家和政府領導人都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財政家伯納德·巴魯克于
1929年
6月寫道,「世界的經濟形勢似乎即將大幅度地向前發展。」
1929年秋,耶魯大學教授歐文
2費希爾宣佈:「股票價格所已達到的高度看起來象是持久的。」財政部長安德魯·W·梅隆也于
1929年
9月向公眾保證:「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
這一繁榮的高潮將繼續下去。」
這種自信證明是毫無道理的;
1929年秋,股票市場的價格跌到了最低點,世界範圍的經濟蕭條跟隨而來,而且蕭條的強烈程度和延續時間的長久都是空前的。造成這一意想不到的結局的一個原因似乎是嚴重的國際經濟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是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大規模地成為債權國時發展起來的。英國在大戰以前已是債權國,但它將來自海外投資和貸款的收入用來支付長期的入超。相反,美國通常是貿易順差,而且由於國內政治原因使關稅保持在高水平,這種貿易順差被加大。
此外,
20世紀
20年代,因不少國家支付戰爭債務,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在
1913至
1924年間從
192400萬美元增加到
449900萬美元,即世界黃金總貯藏量的一半。
有好幾年這種不平衡因美國在國外的大規模的貸款和投資而被抵消:
1925年至
1928年間,美國平均每年的對外投資總額達
11億美元。當然,這種情況最終加強了不平衡,不可能被無限期地繼續下去。由於支付款到期,債務國不得不減少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美國某些經濟部門,尤其是農業受到了損害。此外,有些國家感到必須拖欠欠款,這動搖了美國的某些金融公司。
美國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於工資落後於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
1920年到
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
2拖,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猛增了
65%。同時,農民的實際收入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租稅和生活費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減少。
1910年,每個農業工人的收入還不到非農業工人收入的
40%,而到
1930年時,已低於
30%。
農村的這種貧窮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當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固定不變的工廠工資和不斷下降的農場收入這兩大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了國民收入嚴重的分配不均。
1929年,
5%的美國人得到全部個人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為六分之一。這意味着人民大眾不充分的購買力與那些拿高薪水、得高報酬的人的高水平的資本投資同時並存。
20世紀
20年代中,資本貨物的產量平均每年的增長率是
6.
4%,而消費品產量的增長率為
2.
8%。
這最終導致了經濟的受阻;這種低下的購買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資本投資。結果,
1929年
6月到
10月間,工業生產指數從
26下降到
117,從而造成了促使這年秋天股票市場崩潰的大蕭條。
美國銀行業的弱點是促成
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的最後一個因素。當時,許多銀行是單獨經營的,有些銀行缺乏足夠的財力來戰勝金融風暴。當一家銀行倒閉時,恐慌便傳播開來,儲戶紛紛趕到其他銀行去提取存款,從而引起了一個逐漸破壞整個金融結構的連鎖反應。由於
1929年投機熱滲透經濟,使得一些商號和銀行放棄正常的預防措施,去從事投機性質的冒險活動,因此,銀行業的這一弱點變得更為嚴重。
世界範圍的大蕭條 美國股票市場的崩潰始於
1929年
9月。一個月內,股票的價值下降了
40%,而且,除了少數幾次股票價值有短暫的回升外,這種下降持續了三年。在這期間,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
262下降到
22,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從
73降到
8%。國民經濟的每個部門都受到了相應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