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浙江巡撫王有齡啟李秀成讀罷來書,已知王有齡並無降意。惟仍守原約,候至後天,始行悉力攻城,以巨炮轟之。先把東南兩城攻陷,秀成乃與諸將率軍一擁而入。原來城內糧械俱盡,先一日提督饒廷選,向王有齡問防守之計,王有齡惟掩面而哭,已無法可施,至是乃被李秀成把城池攻下。秀成立先傳令:囑軍士不得妄殺一人!即帶領數十騎,直奔撫衙,要與王有齡相會。左右皆止之曰:「設撫衙或有伏兵,王爺危矣!切勿輕身而往。」秀成笑道,「彼方欲求我勿殺百姓,焉敢害我,致激我軍心。且時非對戰,安有挾詐害人之王有齡乎?彼既約吾相見,吾不可不往。」遂不聽左右之言,自領數十騎直奔撫院衙門。時王有齡正在後堂。自聽得城垣已陷,敵軍已進,已整飭衣冠,準備自盡。當李秀成到時,直進大堂,不見王有齡,乃令左右大呼:「忠王李秀成已到!」早有衙役通報裡面。王有齡乃立即出堂,與李秀成相見。王有齡猶從容言曰:「君即忠王乎!相見恨晚。所惜者,二人面交之日,即王某逝世之日也。」李秀成聽了,正說得一聲景仰已久,方欲慰藉數言,王有齡已不得置詞,即轉進裡面。
李秀成不知其意,猶在大堂等候,忽衙役傳出:則王有齡已自縊畢命矣!遺下一函,寥寥數語:只求秀成勿殺百姓。李秀成不勝嘆息,揮淚不已。即令撫署舊日衙役,善視王有齡屍首,傳語慰告王有齡家小,不要悲傷。並道:「王大人已死得其所,盡忠報國。當為運柩回歸,一切吾能保護之也。」遂出資千元,盛備棺槨,以大清巡撫之禮,殮王有齡屍首。管教:孤城失陷,忠臣惟捨命報君恩;兩國相爭,名將竟傾心存友道。
要知王有齡死後如何?且所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張國梁投歿丹陽河 周天受戰死寧國府
話說李秀成既盛殮王有齡屍首,又以自己與王有齡先有來往,怕清廷削其恤典。乃特立一碑于撫衙之內:碑文是某年月日,浙江巡撫王有齡盡節于此。
一面設壇致祭,放聲大哭。左右皆為感動。李秀成謂左右道:「吾今生不能與王公為友,當相期于來世。”復飭王有齡家眷運柩回籍:一切儀文,皆如清國 巡撫之禮;並發銀五千兩,恤其家小;于運柩起程時,更選出工有齡舊日親兵五百名,護送回裡,備文通告各地,飭為沿途保護。
是時杭州殉難各官,自王有齡之外,如將軍瑞昌及都統等俱已自縊。若提督饒廷選、總兵文瑞、副將繼興、鹽運使莊煥文、道員錫庚,皆已死於亂軍之中,秀成一一備棺殮葬。其各家眷欲運柩回籍者,皆助貲斧;又查城中軍民人等餓死、戰歿,不下二萬人,都發給薄板棺木,俱為營葬,共費棺木銀三萬餘元,左右皆以為費巨。李委成道:“城戰與野戰不同,野戰無從購棺木,故惟以土掩之;若在城市,苟不殮葬妥當,易生病疫。吾不忍惜小費,以禍民生也!」
復令由嘉興運米萬餘石,以賑撫貧民。
一切辦妥後,乃集清國尚存的各部人馬,宣佈己意:如願從軍者,請留營中;如不願從軍者,可報名給貲,使之回裡。時軍人多感秀成義氣,亦多有從軍。是時清國官員,尚在城中者:為藩司林福祥、臬司米興朝及未接任之藩司麟趾,皆被秀成人馬擒獲,李秀成一一款留,令軍士不得騷擾,待以客禮。新任藩司麟趾,懼為秀成所害,乃乘間逃去,秀成令軍士不得追趕,並笑道:「彼殆以小人之心視我也!」後知麟趾夜間誤跌河中而死。
秀成亦為營葬。
秀成每于燈下與林福祥、米興朝談論世情。林福祥道:「久聞忠王大名,今見之果為人傑。然吾惜公不遇明君也!」秀成聽罷默然,徐道:「君或為流言所誤!吾主固文武兼資,勵精圖治者也。」林福祥自知失言,乃不復語。
米興朝道:「杭州人甚愛明公,每欲獻城,故明公未進內城前一天:兵民交哄,損傷三十餘人。軍士不願降者,為念王巡撫之恩;人民願降者,為愛明公之德。此則明公所未知也!數日前將軍瑞昌,請于王巡撫偽為獻城,誘明公以伏兵劫之。王巡撫謂終不能保全杭州城,徒損人命,惟將軍不從。欲使百姓偽降,以堅明公之信,惟百姓不從耳。由此觀之,則明公與王巡撫,殆如羊祐與陸抗,互為人傑矣!」秀成道:「若以百姓偽降,吾或中計;若以軍士偽降,吾必不信。以軍士樂為王巡撫所用,斷不願降,吾應知其偽也。然獻城與破城大異,即以偽降賺吾,吾豈造次入城耶?瑞昌徒多事耳!」言談之間,米、林二人傾服不已。
次日尋得林福祥家小,並尋得米興朝之馬,俱送還米、林二人。米、林二人,大為感激。米興朝乃以其馬,送與秀成部將汪安均,以留紀念。數日後杭事平定,秀成準備船隻,送林、米二人至上海,各贈用資一千兩。
米、林二人乃辭別而去。瀕行時,猶依依不捨,與李秀成灑淚而別。
自從杭州既定,秀成佈置防守之後,即欲班師。忽報張國梁、和春合兵五萬,力攻金陵。請李秀成速即回軍救應。李秀成謂左右道:「昔清國向榮,屢為吾敗,而百戰不倦;每窺吾遠出,即擾我天京,致我不能北進。吾故以全力置之死地。方以為向榮既死,天京可以稍安,不意張國梁又復如此,真心腹之患也。」左右道:「以忠王神威,何懼一張國梁乎?」秀成道:「誠然!惟彼存一日,天京即不安一日;吾亦疲于奔命。吾今番不殺張國梁,誓不回軍。」說罷便引兵還金陵。沿途接得洪秀全急報,絡繹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