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史演義 - 37 / 445
中國現代史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民國史演義

第37頁 / 共445頁。

元洪數月以來,躊躇再四,愛功憂亂,五內交縈,迴腸九轉,憂心百結,寧我負振武,無振武負湖北,寧取負振武罪,無取負天下罪,刲臂療身,決蹯衛命,冒刑除患,實所甘心。夫漢高、明太,皆以自圖帝業,屠戮功臣,越踐、吳差,皆以誤信讒言,戕害善類,藏弓烹狗,有識同悲。至若懷光就戮,史不論其寡恩,君集被擒,書不原其戰績,矧共和之國,同屬編氓,但當為民國固金甌,不當為個人保鐵券。元洪念彼前勞,未忍悉行誅罰,安此反側,復未稍事牽連,遂致日前兩電,詞多含蓄,跡似虛誣,又何怪諸公義憤之填胸,而責言之交耳也?伏思元洪素乏豐功,忝竊高位,愛民心切,馭將才疏,武漢蠢動,全楚騷然,商民流離,市廛雕敝,損失財產,幾逾巨萬,養癰成患,責在藐躬,亡羊補牢,泣將何及?洪罪一也;洪與振武,相從患難,共守孤城,推食解衣,情同骨肉,乃恩深法弛,背道寒盟,瘏口罔聞,剖心難諒,首義之士,忍為罪魁,同室彎弓,幾釀巨禍。

洪實涼德,于武何尤?追念前功,能無隕涕,洪罪二也;國基初定,法權未張,凡屬國民,應同維護,乃險象環生,禍機迫切,因養指失肩之懼,為枉尋直尺之謀,安一方黎庶之心,解天下動庸之體,反經行政,貽人口實,洪罪三也。有此三罪,十死難辭,縱諸公揆諸事實,鑒此苦衷,曲事優容,不加譴責,猶當跼天蹐地,愧悔難容;況區區此心,不為諸公所諒乎?溯自起義以來,戎馬倉皇,軍書旁午,忘餐廢寢,忽忽半年,南北爭議,親歷危機,蒙藏凶頑,頻驚噩耗;重以驕兵四起,伏莽潛滋,內謹防閒,外圖排解;戒嚴之令,至再至三,朽索奔駒,幸逾絶險。積勞成疾,咯血盈升,俯仰世間,了無生趣。秋荼尚甘,凍雀猶樂,顧瞻前路,如蹈深淵,自時厥後,定當退避賢路,佇待嚴譴,倘有矜其微勞,保此遲暮,窮山絶海,尚可棲遲,漢水不波,方城如故,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世有鬼神,或容依庇,百世之下,庶知此心。至張振武罪名雖得,勞勩未彰,除優加撫卹,贍其母使終年,養其子使成立外,特派專員,迎柩歸籍,乞飭沿途善為照料,俟靈柩到鄂,元洪當躬自奠祭,開會哀悼,以慰幽魂。並擬將該員事略,薈蕞成書,請大總統宣示天下,俾曉然于功罪之不掩,賞罰之有公,斗室之內,稍免疚心。泉台之下,或當瞑目。

臨風悲結,不暇擇言,瞻望公門,尚垂明教!

這電發出,張振武罪狀確鑿,就是他的同黨,也不能替他強辨,漸漸的群喙屏息了。小子有詩嘆道:

有功宜賞罪宜誅,不殺奸人曷伏辜?

試看鄂中傳電後,臚陳劣跡豈全誣?

謡言既靖,京鄂無驚,前總統孫中山,由滬赴京,又有一番熱閙的情形,且至下回再敘。

張振武首犯也,方維從犯也,張、方二人之被殺,後人多歸獄袁、黎,亦以袁為主動,黎為被動。然觀黎督通電,則張振武之劣跡昭彰,固有應殺之罪。方維雖附和黨同,宜從末減,然除惡未盡,適為後患,殺之亦是也。他人徒阿徇所好,必以袁好殺,黎濫殺,目為尋仇誣隙,顧何以黎電傳佈,歷述振武十四罪狀,而他人不能為之一一辯駁乎?周公殺管、蔡,且無損元聖之名,于袁、黎乎何尤焉?故本回全錄黎電,以見張、方之當誅,不得以此強誣袁、黎,論人必公,吾于此書見之。

第十五回

孫黃並至協定政綱 陸趙遞更又易總理

卻說孫文卸職後,歷游沿江各省,到處歡迎,頗也逍遙自在。嗣接袁總統電文,一再相招,詞意誠懇,乃乘車北上,甫到都門,但見車站兩旁,已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几乎把這孫中山嚇了一驚。嗣由各界代表,投刺表敬,方知數千人士,都為歡迎而來。


  
他不及接談,只對了各界團體,左右鞠躬,便已表明謝忱。那袁總統早派委員,在車站伺候,既與孫文相見,即代達老袁誠意,並已備好馬車,請他上輿。孫文略略應酬,便登輿入城。城中亦預備客館,作為孫文行轅。

孫文住了一宿,即往總統府拜會。袁總統當即出迎,攜手入廳。彼此敘談,各傾積愫。一個是遨遊海外的雄辯家,滿望袁項城就此傾誠,好共建共和政體,一個是牢籠海內的機謀家,也願孫中山為所利用,好共商專制行為,兩人意見,實是反對,所以終難融洽。

因此竭力交歡,几乎管、鮑同心,雷、陳相契,談論了好多時,孫文才起身告別。次日,袁總統親自回謁,也商議了兩三點鐘,方纔回府。嗣是總統府中,屢請孫中山赴飲,觥籌交錯,主客盡歡,差不多是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的模樣。好一比擬,就老袁一方面,尤為切貼。

席間所談,無非是將來的政策。

老袁欲任孫為高等顧問官,孫文慨然道:「公系我國的政治家,一切設施,比文等總要高出一籌,文亦不必參議。
但文卻有一私見,政治屬公,實業屬文,若使公任總統十年,得練兵百萬,文得經營鐵路,延長二十萬里,那時我中華民國,難道還富強不成嗎?」孫中山亦未免自誇。袁總統掀髯微笑道:「君可謂善頌善禱。但練兵百萬,亦非容易,築造鐵路二十萬里,尤屬難事,試思練兵需餉,築路需款,現在財政問題,非常困難,專靠借債度日,似這般窮政府,窮百姓,哪裡能償你我的志願呢?」孫文亦饒酒意,便道:「天下事只怕無志,有了志向,總可逐漸辦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