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頁
第一,真正貨幣資本的積累。它在什麼程度上是資本的現實積累的標誌,即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標誌,又在什麼程度上不是這種標誌呢‧資本的所謂過剩[plethora],一個始終只用於生息資本即貨幣資本的用語,僅僅是表現產業生產過剩的一個特殊方式呢,還是除此以外形成一種特殊的現象呢‧這種過剩即貨幣資本的供給過剩,是否與停滯的貨幣總量(金銀條塊、金幣和銀行券)的存在相一致,從而現實貨幣的過剩,是否就是借貸資本的上述過剩的反映和表現形式呢
第二,貨幣緊迫,即借貸資本不足,又在什麼程度上反映出現實資本(商品資本和生產資本)的不足呢‧另一方面,它又在什麼程度上與貨幣本身的不足,即流通手段的不足相一致呢
在以上考察貨幣資本和貨幣財產的積累的特殊形式時,我們已經把這種積累的形式歸結為對勞動的佔有權的積累。前面已經說道,國債資本的積累,不過是表明國家債權人階級的增加,這個階級有權把稅收中的一定數額預先劃歸自己所
539有。【「國家有息證券不過是一種想象的資本,它代表用來償還國債的一部分年收入。與此相等的一筆資本已經消耗掉了;它是國債的分母,但國家有息證券所代表的並不是這筆資本,因為這筆資本早已不再存在。
但新的財富必然會由產業勞動產生;而在這個財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預先指定給那些曾經貸出這個被消耗掉的財富的人;這個部分是用課稅的方法從生產這些財富的人那裡取走,然後付給國家債權人的。並且人們根據本國通行的資本和利息的比率,設想一個想象的資本,這個資本的大小和能產生債權人應得年利的那個資本相等。」(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新原理》第
2卷第
229-
230頁)】連債務積累也能表現為資本積累這一事實,清楚地表明那種在信用制度中發生的顛倒現象已經達到完成的地步。這些為原來借入的並且早已用掉的資本而發行的債券,這些代表已經消滅的資本的紙制複本,在它們是可賣商品,因而可以再轉化為資本的情況下,對它們的所有者來說,就作為資本執行職能。
公用事業、鐵路、礦山等等的所有權證書,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固然是現實資本的證書,但有了這種證書,並不能去支配這個資本。這個資本是不能提取的。有了這種證書,只是在法律上有權索取這個資本應該獲得的一部分剩餘價值。但是,這種證書也就成為現實資本的紙制複本,正如提貨單在貨物之外,和貨物同時具有價值一樣。
它們成為並不存在的資本的名義代表。這是因為現實資本存在於這種複本之外,並且不會由於這種複本的轉手而改變所有者。這種複本所以會成為生息資本的形式,不僅因為它們保證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因為可以通過它們的出售而得到它們的資本價值的償付。當這些證券的積累表示鐵路、礦山、汽船等等的積累時,它們也表示現實再生產過程的擴大,就象動產征稅單的擴大表示這種動產的增加一樣。
但是,作為紙制複本,這些證券只是幻想的,它們的價值額的漲落,和它們有權代表的現實資本的
540價值變動完全無關,儘管它們可以作為商品來買賣,因而可以作為資本價值來流通。它們的價值額,也就是,它們在證券交易所內的行情,在利息率的下降與貨幣資本特有的運動無關,而單純是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結果時,會隨着利息率的下降而必然出現上漲的趨勢,所以,單是由於這個原因,這個想象的財富,按照它的原來具有一定的名義價值的每個組成部分的價值表現來說,也會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進程中擴大起來。【一部分積累的借貸貨幣資本,事實上只是產業資本的表現。例如,
1857年,英國向美國鐵路和其他企業投資
8000萬鎊,這筆投資几乎完全是靠輸出英國商品實現的。
對於這些商品,美國人沒有償還分文。英國的出口商人憑這些商品開出在美國兌付的匯票,英國的認股人就購進這種匯票,寄到美國去繳付他們已經認購的股金。】
由這種所有權證書的價格變動而造成的盈虧,以及這種證書在鐵路大王等人手裡的集中,就其本質來說,越來越成為賭博的結果。賭博已經代替勞動,並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現為奪取資本財產的原始方法。這種想象的貨幣財產,不僅構成私人貨幣財產的很大的部分,並且正如我們講過的,也構成銀行家資本的很大的部分。
為了儘快地解決問題,我們不妨把貨幣資本的積累,理解為銀行家(職業貸款人)手中的,即私人貨幣資本家和國家、團體以及從事再生產的借款人之間的中介人手中的財富的積累;因為整個信用制度的驚人的擴大,總之,全部信用,都被他們當作自己的私有資本來利用。這些人總是以貨幣的形式或對貨幣的直接索取權的形式佔有資本和收入。這類人的財產的積累,可以按極不同於現實積累的方向進行,不過在任何場合下都證明,他們握有現實積累
541的很大一部分。
讓我們在較狹小的範圍內來談談這個問題:國家證券也象股票及其他一切有價證券一樣,是借貸資本即用於生息的資本的投資領域。它們是資本出借的形式。但它們本身不是投在它們上面的借貸資本。另一方面,就信用在再生產過程中起直接作用來說,必須指出下面一點:產業資本家或商人拿匯票來貼現或申請一筆貸款時所需要的,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