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125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25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125頁

朗讀:

儘管改革計劃的失敗也連帶清除了日文譯著的影響,但康、梁二人在日本流亡期間,繼續積極推動這一事業,他們影響了一大批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清廷各省當局以及一些私人團體,派遣越來越多的人留學日本,直至1906年,數量達到13,000人。留日的學生不僅把大量的日文和西方譯著介紹到了中國,而且在一些關鍵的學科方面也借用了日語的一些術語,如哲學、經濟學和社會學,晚清的新教育體制和大多數教材都是模仿日本而設置的。1902年至1904年,譯著中來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

而來自英國的減少到10.7%,美國的占6.l%。在573部譯著中,社會科學占25.5%,歷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學占21%,應用科學占10.5%,哲學占6.5%,文學占4.8%。14很明顯,日本代替英美成為思想的主要來源地,重點也從自然科學和科技工程轉向社會科學、哲學和文學。中國對西方的興趣,已毫無疑問地從軍事科學轉向了社會研究和人文學科。


  

西方和日本著作的翻譯,使外來理念在受教育的中國人中廣泛傳播,民主、議會政治、立憲主義、分權、自由、性別平等、達爾文主義和其它外來的觀念,進入到知識分子的討論和話題之中,這些觀念不可能不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2.社會的變化

中國的家族社會有着古老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並且強調家庭和宗族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但清末最後十年裹,這一基礎搖搖欲墜。儒家思想中諸如家庭忠義、孝、貞節、三綱五常等觀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個人主義、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觀念代替。人們逐漸認識到,個人不僅是家庭的一員,更是社會、國家的一員,而且個人擁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長者也不能剝奪的權利。年輕一代的中國人開始宣佈從家庭中獨立出來,並把儒家教導的各種人倫關係,斥之為過時和封建,家長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戰。

2.1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的瓦解 直到晚清時期,傳統的中國家庭如同一個微型王國,家長擁有君主之權位,他有權實施家法並操縱家庭成員的生死大權。政府承認家庭的這種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內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但是,隨着外國學說和政治哲學的傳入,許多研究西學的學者開始推行這樣一些基本觀念:家長的權利邏輯上隷屬於國家,個人擁有不可剝奪的、不受家長控制的權利;男女作為國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這些觀點,動搖着家庭關係的根基,在年輕人中間廣為流行。

而且,在世紀之交,近代學校的開辦實際上表明政府已經取代家庭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因此,當國家干涉家庭關係時,家族社會的政治支撐也就土崩瓦解了。

隨之而來的,是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的法律支持也崩潰了。舊的司法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以血緣為主的社會結構,它承認家長的特殊地位;男女不平等;婦女無財產繼承權;妾所生的和私生的兒子不能列名族譜;一人犯罪,連坐全家;以及所謂的‧「十惡不赦」。15在夫妻打架方面,這種司法制度對妻子的處罰比丈夫更重。它認同儒家教誨,認為父子應互相庇護,逃脫司法審判。

這些反映封建社會關係的準則,顯然與快速變化的時代是不協調的。在晚清和早期民國時代的新法典中,16已承認個人不可剝奪的權利,男女平等,婦女的財產繼承權等等,家族社會的古老的司法基礎瓦解了。

同樣,舊社會的經濟基礎也搖搖欲墜。在優惠關稅下,外國商品的湧入和1895年後外國人在中國設廠生產方面享有的特權,給國內手工業和農業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外國人主宰了中國的公用事業建設、通訊業、採礦業、銀行業和其它近代企業,外國企業由於擁有巨額資本和強大的生產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產品比中國商品也更暢銷。像棉花這樣一種普通的農業產品,外人銷售的也比中國人自己生產的便宜得多。

把傳統紡織作為副業生產的農村婦女失去了工作,農民則連勉強餬口也日益艱難。


  
這種經濟困境給家庭關係造成了不利影響,宗族和家庭不能再為那失業的、患病的、貧困的家庭成員提供幫助和慰藉。被剝奪飯碗的手工業者和農民離開家鄉進城謀生,同時也擺脫了家族和家庭對他們的控制。即使有幸開始新的生活,其微薄的收入也難以維持其自身,更不用說資助其族人。像這樣的人和宗族之間的關係已是細若游絲,而這類人的妻子兒女經常要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為謀生而掙扎,因而不僅是家族人員,甚至連直系家庭成員也更加顛沛流離。

無疑,在外國經濟入侵的影響下,舊的家族關係瓦解了。

剝奪了其政治、法律和經濟支柱,家族關係為主的社會自然也就無法生存了。而且,採用西方式的小家庭模式合乎社會潮流及經濟利益。當中國從農業、前現代化國家邁向準工業化、現代化社會時,大家庭體系和家族社會也就不復存在了。17

2.2新興階層第二個大的社會變化,是兩個新的社會力量的興起,即買辦和軍閥。前者是新興富豪階層,後者是新興權力階層,二者都對士人出身的官僚階層形成威脅;為此,士、農、工、商四個傳統的社會階層再也不能充分反映社會的基本功能等級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