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朝的滅亡和漢朝的復興
現在稱為後漢(
25-
220年),古文經學派衰落了。然而,到了後漢末年,出現了幾位偉大的古文經學家,包括執學術界牛耳的大家鄭玄(
127-
200年)。從此,古文經學地位上升,而今文經學衰落了。
清時金石學的復興和隨後在校勘方面的興趣,更新了古老的今古文對立的話題,清代今文學者集中關注的主題,是已遺失了兩千年的學問
公羊學。
康有為決定奪取今文經學運動的領導權,把公羊學的關鍵思想揉合進自己的著作,藉此支持他提倡的改制。
1891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主要著作《新學偽經考》,揭露諸如《周禮》、《儀禮》、《左傳》和《毛詩》之類的古籍為偽作。康大膽地認為:(
1)秦焚書並未殃及六經,儒家典籍完好無損地傳給了後世;(
2)因此,前漢時期並無古文這樣的東西;(
3)孔子時代使用與秦漢相同的「小篆」字型;(
4)所謂的古文是劉歆偽造的,是歪曲儒家「微言大義」的陰謀的一部分,目的是「飾經佐篡」。
11拋開歷史的嚴密性,康一針見血的觀點,大膽的假設和尖刻的批評,如同一場颶風橫掃清朝思想界。
他對古文的攻擊,激發起懷疑精神,同時表明了重新評價古代典籍的必要性。
1897年,他完成了第二本着作《孔子改制考》。
12他大膽論斷:前人認為孔子只編纂六經是錯誤的;實際上,孔子著述六經及藉此推進改制。其它的周代(公元前
1122-公元前
256年)和秦代(公元前
221-公元前
206年)思想家也像孔子一樣提倡改制,所有這些人都在取法過去的託詞下為自己的行動辯護。他們杜撰了理想化的輝煌過去,使當代的統治者相信變法是明智的,如同堯(公元前
2357-公元前
2256年)舜(公元前
2255-公元前
2206年)所為。
這一切與歷史事實毫不相關。通過推論,康實際上主張,既然改製為.孔聖人和過去其它的偉大思想家所擁護,那麼,它在道德上就庶幾無錯了。通過這巧妙的曲解,康將對至聖先師的認同作為對付反改革者的盾牌。
今文學派某些隱晦的概念,完全被康用來推進自己的事業。「通三統」的概念,他解讀為意指夏(公元前
2205-公元前
1766年)、商(公元前
1766-公元前
1122年)和周(公元前
1122-公元前
256年)這三個偉大的古代王朝,而王朝之間迥然不同,因此,變革是歷史的內在本質。另一個概念「張三世」被他解釋為,意指世界由「據亂世」進步到「昇平世」,並最終到達「大同世」。簡而言之,變化越多,進步越大。
實際上,這些概念並非康的首創,而是從廖平那裡借用的。
13但是,他綜合併闡明了現存的今文概念,用他不尋常的解釋來衝擊思想界,並證明在人類的發展中,變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的第一本書是颶風,那麼,第二本書就是地震。知識界為他不合道統的解釋所震驚:頑固的保守派指責他「惑世誣民」、正統的儒家學者給他的解釋以「野狐」的污名。
14即使如此及儘管第二本書遭禁,康作為今文學派的主要支持者已聲名鵲起。
這兩本書基本上重新解釋了古代的著作,但他的另一本完成於
1887年初的著作《大同書》則是他自己的獨創,內容非常激進。但書中很多思想受到了古書《禮運》的影響,有的部分這樣寫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
......是謂大同。
15
受這些烏托邦式的思想的鼓舞,康設想了一個理想的世界,其中:
1.沒有國家:整個世界在一個單一政府之下被分成不同的地區;
2.中央和地方政府民選產生;
3.沒有家庭或家族,而是男人和女人同居一年後,每個人可以交換夥伴;
4.建立孕婦產前教育制度,為嬰兒設立托兒所;
5.兒童按齡上幼兒園和各級學校;
6.成人由政府分配從事農業、工業和其它的生產事業;
7.病有醫院,老有養老院;
8.根據工作收入,有公共宿舍和餐廳供所有階層的人享受;
9.對發明者、發現者和那些在產前教育、托兒所、幼稚園、醫院和養老院的建立中貢獻非凡的人給予特殊的獎勵;
10.死人火葬,化肥廠建在火葬場附近。
16他的學生看到這本烏托邦式社會主義的著作,但它並未公之於眾。因為康斷言現階段是個混亂的年代,只能講「小康」而不是「大同」。萬木草堂的學生們為這些新觀念所鼓舞,並樂此不疲地討論。
3.
2康有為努力爭取認同雖然康為自己樹立起極大的名聲,但他還欠缺較高的功名,以達到出仕的資格。他的天才學生梁啟超已在
1889年獲得了舉人頭銜,但康直至
1893年才獲得。
1895年,他們兩人一起前往北京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這是個國家蒙羞的時刻,因為日本打敗了中國,並正在馬關對和會頤指氣使。
義憤填膺的康、梁起草了一份萬言請願書,並集結了
603名舉人
17的簽名來抗議和約,是謂「公交車上書」
「公交車」是靠官府驛站赴京參加會試的舉人的別稱,某些人把這次當作是近代中國的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運動」。他們督促清廷:(
1)拒和;(
2)遷都再戰;(
3)變法。並且尖鋭地申明:「使前此而能變法,則可以無今日之禍,倘使今日而能變法,則可免將來之禍,若今猶不變,則他日之禍更有甚于今者。」
18這份上書被送到都察院,然而因為直率尖鋭的言辭和慷慨激昂的弦外之音,都察院拒絶將它呈交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