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172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172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172頁

朗讀:

」已而日冉冉過峰後,馬入山嘴,巒岫回合[21],桑田秩秩[22],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23],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也[24],去香林尚三十餘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25]。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26],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復嶺以行,諦視崖塹[27],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除。


  

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28],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林,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倖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志之,以為後戒。

註釋:

[1]告謁:請假。[2]成化戊戌:成化十四年1478。成化,明憲宗朱見深年號。大槍嶺: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六十里。

[3]大柳樹驛:又名大柳寨,在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4]紿dài:欺騙。須:等到。滁州:今安徽滁州市。

[5]清流關:在安徽滁州市西北二十五里。[6]識zhì:記住。[7]郵卒:指驛站的守卒。[8]銅鉦zhēng:古代一種樂器,後指銅鑼。

束燎:火把。[9]尋:古代以八尺為一尋。[10]不極:不能看到頂峰。[11]石棧:山岩上挖鑿的道路 ,嶇崟yín:山石險峻的樣子。

[12]累肩:形容石棧陡峭,前面行走的人好像踩在後面人的肩上。[13]趙點檢:指趙匡胤,在他後周任殿前都點檢。二將:指南唐大將軍姚鳳、皇甫暉。[14]二鼓:二更天。

[15]滁陽:即滁州。因其地在滁水之北,故名。[16]全椒:今安徽全椒縣,在滁州南。[17]和州:今安徽和縣。

[18]夷:平。[19]後河:在今安徽和縣北。[20]香林院:在和縣北三十五里。[21]岫xiù:峰巒。

[22]秩秩:整齊的序的樣子。[23]武陵:今湖南常德市。這裡指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桃源。發現桃花源的人是武陵人。

仇池:在今甘肅省成縣西,本名「仇維」,因山上有池,故又稱仇池。據《宋書.氐胡傳》說:「仇池地方百頃,因以百頃為號,四面鬥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山上豐水泉,煮土成鹽。」[24]昭關:在安徽金山縣北,兩山對峙,形成交通要道。

春秋時為吳楚兩國的界關。[25]烈原:燒山。[26]避易:退避。[27]崖塹:陡崖和深溝。

[28]伍員: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殺害,逃往吳國,「到昭關,昭關欲執之。伍胥遂與勝獨身步走,幾不得脫」。事見《史記.伍子胥列傳》。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休寧今屬安徽人。十歲,以神童薦,詔讀書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進士,入翰林院為編修。歷左諭德,直講東宮。

孝宗即位,擢少詹事,兼侍講學士。弘治五年1492,改太常卿兼侍讀學士,進禮部右侍郎,專典內閣。十二年,與李東陽主持會試,被誣鬻題,下獄。得釋後即病故。

敏政學問該博,見稱于時。著有《篁墩文集》九十三卷。又輯有《明文衡》、《宋遺民錄》、《新安文獻志》等。

本文選自《篁墩文集》卷十三,文章記載了作者因省親心切,夜渡清流關和昭關遇驚險事。雖然兩次都是虛驚,兩次虛驚同樣是夜渡地勢除惡而又多虎的關隘,但在作者筆下,卻各有不同的寫法,都寫得扣人心弦,其情其境,讀者宛如親歷。作者用筆跌宕起伏,曲折回合,極盡騰挪之妙,但這又是通過極自然的文字,巧妙的佈局來完成的。

一瓢道人傳.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嘗持一瓢浪游鄂岳間[1],人遂呼為一瓢道人。道人化于澧州[2]。澧之人,漸有得其蹤跡者,語予云:「道人少讀書不得志,棄去,走海上從軍。時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從小校得功,至裨將[3],後失律畏誅[4],匿于群盜,出沒吳楚間,久乃厭之,以資市歌舞妓十餘人,賣酒淮揚間,所得市門資,悉以自奉,諸妓更代侍之。

無日不擁艷冶,食酒肉,聽絲竹,飲食供侍,擬于王者。又十餘年,心復厭之,亡去,乞食湖湘間。後至澧,澧人初不識,既久,出語顛狂,多奇中,發藥有效。又為人畫牛。

信口作詩,有異語,人漸敬之。饋好衣服飲食,皆受而棄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道人棲古廟中。一日于爐灰裡取金一挺,付祝雲[5]:『為我召僧來禮懺。

』懺畢,買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餘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狀,大呼曰:『年來甚擾諸公,貧道別矣。』雖小巷間,無不周遍,一市大驚。復還至廟中,乃仰臥命眾人曰:『可覆我。』眾人不敢覆,視之,已去矣。

遂覆而埋之。舉之甚輕,不類有人者。」余聞而大異焉。

人又問曰:「審有道者[6],不宜淫且盜;淫且盜者,又不宜脫然生死。余大有疑,以問子。”余曰:“余與汝皆人也,烏能知之?夫濟顛之酒也[7],三車之肉也[8],鎖骨之淫也[9],寒山、拾得之垢也[10],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諸佛,固有隱于豬狗中者,況人類乎?予與余何足以知之哉!」

註釋:

[1]鄂岳間:指湖北湖南一帶。鄂,湖北鄂城,代指湖北。岳:南嶽衡山,代指湖南。[2]化:即死。

澧州:地名,明洪武九年,隷常德府,在今湖南境內。[3]裨將:副將。[4]失律畏誅:沒有按規定辦事,怕被斬首。[5]祝:指廟祝,舊時廟裡管理香火的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