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154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154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154頁

朗讀:

循溪行,至山將窮處,有庵,高枊覆門,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飭而無俗氣[28]。山余出巉石[29],肌理深碧,不數步見水源,即禦河發源處也[30]。水從此隱矣。

記七


  

既棲止翠岩[31],晏坐之餘[32],時復散步。循澗西行,樊磴數百武,得庵曰「中峰」。門有石樓可眺,有亭高出半山,可窮原隰[33]。牆圍可十里,悉以白石壘砌,高薄雲漢[34],修整中雜之紆曲。

階磴墀徑[35],石光可鑒,不受一塵,處處可不施簟席而臥[36],于諸山中鮮潔第一。剎中僅見一僧,甚靜寂。予少憩石樓下,清風入戶,不覺成寐。既寤,復循故澗。

澗涸,而怪石經于疾流衝擊之後,墮者,偃者,橫直臥者,泐者[37],背相負者,欲止未止、欲轉不獲轉者,猶有餘怒[38]。其岸根水洗石出,亦復皺瘦崚嶒[39],崎嶔陷坎[40],罅中松鼠出沒,淨滑可人。舍澗而上碧峰,得寺曰「弘教」,亦有亭可眺也。有松盤曲夭喬[41],膚皺枝拗,有遠韻。

間有怪石。佛像清古,亦為山中第一。降復過「翠岩」,循澗左行,山口中為曹家樓,有橋可憩,竹柏駢羅[42],石路宛轉,可三里許。青苔紫駁,綴亂石中。

牆畔亦多斧劈石,骨理甚勁[43],意山中既多怪石,去其土膚,石當自出,無奈修者意在整齊,即有奇石,且將去天巧以就人工,況肯為疏通[44],顯其突兀奮迅之勢者乎?絶頂有亭,眺較遠,以在山口也。此處門徑弘博,不如香山,而有山家清奧之趣,亦當為山中第一也。

註釋:

[1]西直門:即今北京西直門。[2]鬣liè:獸類頸領上的毛。走:移動。牽:牽扯。

鬣走帶牽:形容水藻的形態。[3]翕忽:忽然之間。跳達:輕捷跳躍的樣子。[4]亙gèn:橫斷,這裡是迎對的意思。

[5]禪剎chà:佛寺。[6]西湖:今頤和園內的昆明湖。[7]駢闐tián:人多擁擠的樣子。[8]臨流泛觴shāng:在水邊宴飲。

[9]武:半步。[10]翼以千峰:以千峰為翼。[11]畦軫zhěn:田間小路。[12]道人:這裡指僧人。

běn:簸箕一類器具。插:同「鍤」,鐵鍬一類工具。[13]塍chéng:田壠。[14]巉chán石:高峻的山石。

[15]鱗鱗:象魚鱗一樣細密整齊。[16]磊珂:也作「磊砢」,眾多。[17]金沙布地:佛經記載,有人請佛講經,用金沙鋪地,以表示對佛的尊重。[18]七寶:佛經中說法不一。

大致包括金、銀、珍珠、瑪瑙、琉璃、琥珀等。妝施:妝點。[19]泓渟hóng tíng:水深停聚的樣子。[20]潛鱗:潛在水底。

[21]荇發:荇菜的莖和須。[22]石樑:水中為捕魚而設的石堰。[23]雁齒相次:像雁行那樣排列整齊。[24]大士:指觀音大士。

[25]石理:石頭的紋理。詰曲:彎曲。[26]竇:小洞。[27]嫋嫋:柔弱的樣子。

濯濯:清朗的樣子。[28]修飭chì:整齊。[29]山余:山盡處。[30]禦河:今北京故宮周圍的護城河。

[31]棲止:住宿。翠岩:寺名。[32]宴坐:閒坐。[33]原:平原。

隰:低地。[34]薄:迫近。[35]墀chí:此指階上的地面。[36]簟diàn:竹蓆。

[37]泐:石頭按紋理而裂散。[38]餘怒:不盡之怒。這裡形容山石舊有的姿態和氣勢。[39]崚嶒léng céng:高峻突兀的樣子。

[40]崎嶔:險峻的樣子。陷坎:坳窪的地方。[41]夭喬:同「夭矯」,屈伸自得的樣子。[42]駢羅:並列。

[43]骨理:指山石的結構和紋理。[44]況:何況。

本文選自《珂雪齋集》。西山是北京西北郊群山的總稱,包括妙峰山、香山、翠微山、盧師山、玉泉山等。作者的西山十記便描寫了西山一帶的風景名勝,這裡選其中三記。記一寫西直門外沿途的風光;記二寫玉泉山的水;記七寫翠岩寺一帶景色。


  

文章的語言整飾,比喻生動,在寫景中穿插三兩句感慨之語,如記一感慨「田家之樂」、記二讚歎「宛若江南三月」、記七欣賞「山家清奧之趣」,都有畫龍點睛之妙。但總的說來,文章稍有雕飾之痕。

西溪漁樂說羅玘

漁與樵、牧、耕、均以業為食者也。其食之隆殺[1],惟視其身之勤惰,亦無以異也。然天下有傭樵,有傭牧,有傭耕,而獨無傭漁,惟其無傭於人,則可以自有其身。作吾作也,息吾息也,飲吾飲而食吾食也,不亦樂乎?蓋樂生於自有其身故也。

若夫傭,則身非其身矣。吾休矣,人曰作之:吾作矣,人曰休之,不敢不聽命焉。雖有甘食美飲,又焉足樂乎?

豈惟傭哉?食人之祿,猶傭也。故夫擇業莫若漁,漁誠足樂也。而前世淡薄之士托而逃焉者,亦往往于漁:舜于雷澤[2],尚父于渭濱[3]。然皆為世而起,從其大也,而樂不終,至于終其身樂之不厭,且以殉者,古今一人而已,嚴陵是也[4]。

義興吳心遠先生漁于西溪[5],亦樂之老已矣,無它心也,寧庵編修請曰[6]:「仲 父得無踵嚴之為乎[7]?」先生曰:「吾何敢望古人哉!顧吾鄉鄰之漁于利者樂方酣,吾愚不能效也,聊以是相配然耳。」有聞而善之,為之說其事以傳者,羅玘也,南城人。

註釋:

[1]隆殺shài:豐盛或省約。[2]舜于雷澤:《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雷澤,古澤名,在今山東荷澤東北,已淤。[3]尚父于渭濱:呂尚在渭水之濱釣魚,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4]嚴陵:即嚴光,字子陵,餘姚人。少與漢武帝劉秀同遊學。及劉秀稱帝,嚴光變名姓,隱身不見。隱居于富春江,以釣魚為生,終身不肯出仕。

事見《後漢書.逸民列傳》。[5]義興:今江蘇宜興市。吳心遠:字大本,宜興人,自號心遠居士。[6]寧庵:姓名及生平事蹟不詳。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