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哲學 / 呂氏春秋全書目錄
呂不韋
呂氏春秋 - 21

「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無信。齊之好勇者,其一人居東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於涂,曰:「姑相飲乎 ...

呂氏春秋 - 22

「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母焉。吾聞之曰:‘養及親者,身伉其難。,今晏子見疑,吾將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劍奉笥而從,造於君庭,求復者曰:「晏子,天下之賢者也,去則齊國必侵矣。必見國之侵也,不若先死。請以頭托白晏子也。」因謂其友曰:「 ...


  
呂氏春秋 - 23

「寡人之國,地數千里,猶未敢以有難也。今孟嘗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難寡人猶可乎?」公孫弘對曰:「孟嘗君好士,大王不好士。」昭王曰:「孟嘗君之好士何如?」公孫弘對曰:「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得意則不慚為人君,不得意則不肯為人臣,如此者三人 ...

呂氏春秋 - 24

二曰: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 ...

呂氏春秋 - 25

五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捉發,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平靜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言之。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 ...

呂氏春秋 - 26

一曰: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植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蕓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 ...


  
呂氏春秋 - 27

「君之國小,不足以具之,為天子然後可具。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犭瞿者臊,草食者膻。臭惡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 ...

呂氏春秋 - 28

四曰: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產與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無不為;使之者不至,物無可為。古之人審其所以使,故物莫不為用。賞罰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義,則忠信親愛之道彰。久彰而愈長,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謂教成。教成 ...

呂氏春秋 - 29

六曰:功名大立,天也。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堯,天也。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釣於雷澤,天下說之,秀士從之,人也。夫禹遇舜,天也。禹周於天下,以求賢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澤之湛滯壅塞可通者,禹盡為之,人也。夫湯遇桀,武遇紂,天也。湯、 ...

呂氏春秋 - 30

「殺其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以處?」莊子笑曰:「周將處於材不材之間。材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