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古代史 / 三國志全書目錄
陳壽
三國志 - 71

越勸進誅諸閹官,進猶豫不決。越知進必敗,求出為汝陽令,佐劉表平定境內,表得以強大。 詔書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荊州平,太祖與荀彧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 建安十九年卒。臨終,與太祖書,托以門戶。太祖報書曰:「死者反生 ...

三國志 - 72

注(2)英雄記曰:布自以有功于袁氏,輕傲紹下諸將,以為【】相署置,不足貴也。布求還洛,紹假布領司隷校尉。外言當遣,內欲殺布。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於帳側,偽使人于帳中鼓箏。紹兵臥,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夜 ...


  
三國志 - 73

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布遂夜進,晨到城下。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佈兵。布于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 ...

三國志 - 74

建安三年,布復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遺布書,為陳禍福。布欲降,陳宮等自以負罪深,沮其計。(1)布遣人求救于術,*(術)*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 ...

三國志 - 75

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又掎角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 ...

三國志 - 76

注(1)九州春秋曰: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是時英雄並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為民保障,引軍踰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卓將戰于滎陽,敗績。黃巾遂廣,屠裂城邑。和不能禦,然軍器尚利,戰士尚衆,而耳目偵邏不設,恐動 ...


  
三國志 - 77

「袁氏無道,所圖不軌,且不救洪郡將。洪于大義,不得不死,今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敗,將妻子出。」將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與袁氏本無怨隙,今為本朝郡將之故,自致殘困,吏民何忍當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筋角,後無可復食者。主簿啟內廚米三斗, ...

三國志 - 78

注(2)英雄記曰:虞讓太尉,因薦韂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並任為公。 關東義兵起,卓遂劫帝西遷,征虞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袁紹、韓馥議,以為少帝制於奸臣,天下無所歸心。虞,宗室知名,民之望也 ...

三國志 - 79

(1)瓚上訓為幽州刺史。瓚遂驕矜,記過忘善,多所賊害。(2)虞從事漁陽鮮于輔、齊周、騎都尉鮮于銀等,率州兵欲報瓚,以燕國閻柔素有恩信,共推柔為烏丸司馬。柔招誘烏丸、鮮卑,得胡、漢數萬人,與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于潞 ...

三國志 - 80

注(5)漢晉春秋曰:袁紹與瓚書曰:“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申以討亂之誓,愛過夷、叔,分着丹青,謂為旅力同軌,足踵齊、晉,故解印釋紱,以北帶南,分割膏腴,以奉執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驗邪?豈寤足下棄烈士之高義,尋禍亡之險蹤,輟而改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