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 舊唐書 上全書目錄
劉昫
舊唐書 上 - 291

洺州望 隋武安郡。武德元年,改為洺州,領永年、洺水、平恩、清漳四縣。二年,陷竇建德。四年,建德平,立山東道大行台,又立曲周、鷄澤二縣。五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管洺、衛、岩、相、磁、邢、趙八州。六年,罷總管府。以磁州之武安、臨洺、肥鄉三 ...

舊唐書 上 - 292

行唐 漢南行唐縣,屬常山郡。武德四年,置王城縣,屬常山郡。武德五年,省滋陽縣併入。長壽二年,改為章武。神龍元年,復為行唐。 井陘 漢縣,屬常山郡。義寧元年,置井陘郡,並葦澤縣。武德元年,改為井州。四年,又以廢岳州之房山、蒲吾二縣,恆州之 ...


  
舊唐書 上 - 293

無棣 漢陽信縣,屬渤海郡。改為無棣。貞觀元年,併入陽信。八年,復置。大和二年,屬棣州,又復還滄州。 臨津 漢東光縣地。隋于故胡蘇亭置胡蘇縣。武德四年,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屬滄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津。 乾符 隋魯城縣。武德四年,屬景州 ...

舊唐書 上 - 294

瀛州上 隋河間郡。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為瀛州,領河間、樂壽、景城、文安、束城、豐利六縣,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縣。貞觀元年,省豐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間,割蒲州之高陽、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縣來。又以景城屬滄州。景雲二年, ...

舊唐書 上 - 295

檀州 後漢亻虒奚縣,屬漁陽郡。隋置安樂郡,分幽州燕樂、密雲二縣隷之。武德元年,改為檀州。天寶元年,改為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舊領縣二,戶一千七百三十七,口六千四百六十八。天寶,戶六千六十四,口三萬二百四十六。在京師東北二千六百五十七里 ...

舊唐書 上 - 296

濱海 沃州本寄治營州城內,州陷契丹,乃遷于薊縣東南回城,為治所。 昌州 貞觀二年置,領契丹松漠部落,隷營州都督。萬歲通天二年,遷于青州安置。神龍初還,隷幽州。舊領縣一,戶一百三十二,口四百八十七。天寶,戶二百八十一,口一千八十八。 ...


  
舊唐書 上 - 297

綿谷 漢葭萌縣地,蜀為漢壽縣。晉改晉壽縣,又分晉壽置興安縣。隋改興安為綿谷。南齊于壽縣置西益州,後樑改為利州 胤山 隋義清縣。天寶元年八月,改為胤山 嘉川 隋屬靜州。貞觀十七年,割屬利州 葭萌 漢縣。蜀為漢壽,晉改晉壽,江左改晉 ...

舊唐書 上 - 298

蓬州下 武德元年,割巴州之安固、伏虞,隆州之儀隴、大寅,渠州之宕渠、咸安等六縣,置蓬州,因周舊名。三年,以儀隴屬萬州。尋復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咸安郡。至德二年,改為蓬山郡。乾元元年,復為蓬州。舊領縣六,戶九千二百六十八,口三萬五千五百六十六 ...

舊唐書 上 - 299

渝州 隋之巴郡。武德元年,置渝州,因開皇舊名,領江津、涪陵二縣。其年,以涪陵屬涪州。三年,置萬春縣。改萬春為萬壽縣。貞觀十三年,以廢霸州之南平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南平郡。乾元初,復為渝州。舊領縣四,戶一萬二千七百一十,口五萬七百一十三。天 ...

舊唐書 上 - 300

隋州下 隋為漢東郡。武德三年,改為隋州,領隋縣、光化、安貴、平林、順義五縣。五年,省安貴縣。八年,省平林、順義二縣。貞觀十年,割唐州棗陽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漢東郡。乾元元年,復為隋州。舊領縣三,戶二千三百五十三,口一萬一千八百九十八。天寶,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