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 舊唐書 上全書目錄
劉昫
舊唐書 上 - 321

茂州都督府 隋汶山郡。武德元年,改為會川,領汶山、北山、汶川、左封、通化、翼針、交川、翼水九縣。其年,割翼針、左封、翼水三縣置翼州,以交川屬松州。三年,置總管府,管會、翼二州。四年,改為南會州。七年,改為都督府,督南會、翼、向、維、涂、冉、 ...

舊唐書 上 - 322

郎州下 武德元年,開南中置南寧州,乃立味、同樂、升麻、同起、新豐、隴堤、泉麻、梁水、降九縣。武德四年,置總管府,管南寧、恭、協、昆、尹、曾、姚、西濮、西宗九州。五年,罷總管。其年冬,復置,寄治益州。七年,改為都督,督西寧、豫、西利、南雲、磨 ...


  
舊唐書 上 - 323

嘉誠 歷代生羌之地,漢帝招慰之,置護羌校尉,別無州縣。至後魏,白水羌象舒治自稱鄧至王,據此地。其子舒彭遣使朝貢,乃拜龍驤將軍、甘松縣子,始置甘松縣。魏末大亂,又絶。後周復招慰之,于此置龍涸防。天和六年,改置扶州,領龍涸郡。隋改甘松為嘉誠縣, ...

舊唐書 上 - 324

真符 天寶五載,分鷄川、昭德二縣置,州所治也 鷄川 先天二年,割翼州翼水縣置,屬翼州。天寶五載,改真州 昭德 本識臼縣,屬悉州。天寶元年,改屬翼州,仍改名昭德縣。五年,改屬真州也。 霸州下 天寶元年,因招附生羌置靜戎郡。乾元元年 ...

舊唐書 上 - 325

南海 五嶺之南,漲海之北,三代已前,是為荒服。秦滅六國,始開越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以謫戍守之。秦亡,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南海龍川令趙佗,付以尉事。佗乃聚兵守五嶺,擊並桂林、象郡,自稱南越武王。子孫相傳五代九十三年。漢武帝命伏波將軍路 ...

舊唐書 上 - 326

新州 隋信安郡之新興縣。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新州。天寶元年,改為新興郡。乾元元年,復為新州。舊領縣四,戶七千三百八十八,口三萬五千二十五。天寶領縣三,戶九千五百。東至廣州義寧縣四十一里,北至端州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康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勤州一 ...


  
舊唐書 上 - 327

竇州下 隋永熙郡懷德縣。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縣。以獠反寄瀧州。貞觀元年廢,以所管縣並屬瀧州。二年,獠平,復置南扶州,自瀧州還其故縣。五年復廢,縣隷瀧州。六年復置,以故縣來屬。其年,改南扶為竇州。天寶元年,改為懷德郡。乾元元年,復為竇州。舊 ...

舊唐書 上 - 328

蒙州 隋始安郡之隋化縣。武德四年,置南恭州。割荔州之立山、東區、純義三縣分置嶺政縣。貞觀八年,改為蒙州,取州東蒙山為名。十二年,省嶺政入立山。天寶元年,改為蒙山郡。乾元元年,復為蒙州。舊領縣三,戶一千六十九。天寶,戶一千五十九。至京師五千一 ...

舊唐書 上 - 329

武化 州所治。漢潭中縣地,屬鬱林郡。隋建陵縣,屬桂州。武德四年,析建陵置武化縣,屬晏州。貞觀十二年,廢晏州來屬,仍自武德縣移象州于縣置。非秦之象郡,秦象郡今合浦縣 武德 漢中留縣地,屬鬱林郡。吳于縣置鬱林郡,仍分中留置桂林縣。武德四年, ...

舊唐書 上 - 330

巒州 秦桂林郡。唐置淳化,失起置年月。天寶元年,改為永定縣。乾元元年,復為淳州。永貞元年,改為巒州也。領縣三,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至京師五千三百里,至東都四千九百里。南至橫州一百四十里,西至邕州三百里,北至賓州二百五十五里。 永定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