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經濟學 / 資本論全書目錄
馬克思
資本論 - 241

在得到進一步的證據以前,我盡可以認為,這種斷言之所以全部「可以證明」,是因為洛貝爾圖斯曾經向邁耶爾先生保證有這麼一回事。——1879年,洛貝爾圖斯親自出場了,他在寫給約·澤勒爾的信(1879年在杜賓根出版的《一般 ...

資本論 - 242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人類生產剩餘價值已經有幾百年了,他們漸漸想到剩餘價值起源的問題。最早的見解是從商人的直接的實踐中產生的:剩餘價值產生於產品價值的追加。這種見解曾在重商主義者中間占統治地位,但是詹姆斯·斯圖亞特已經看到,在這種情況下,一人之所 ...


  
資本論 - 243

他論證了:無論這兩部分的比例怎樣變動,商品的價值總是不變,這個規律,他認為只有個別例外。他甚至確立了關於工資和剩餘價值(在利潤形式上理解的剩餘價值)的相互關係的一些主要規律,儘管他的理解過于一般化(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

資本論 - 244

「我們稱之為社會的那種人總是力圖通過欺騙或誘勸,通過威脅或強迫,使生產工人從事勞動,但只使他得到自己勞動的產品中儘可能小的部分。」(第28頁)「為什麼工人不應該得到他的勞動的所有全部產品呢?」(第32頁)「資本家 ...

資本論 - 245

根據這種事實,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經濟範疇,正象拉瓦錫根據氧氣研究了燃素說化21學的各種既有的範疇一樣。要知道什麼是剩餘價值,他就必須知道什麼是價值。李嘉圖的價值理論本身必須首先加以批判。於是,馬克思研究了勞動形成價值的特性,第 ...

資本論 - 246

第二,按照李嘉圖的價值規律,假定其他一切條件相同,兩個資本使用等量的、有同樣報酬的活勞動,在相同的時間內會生產價值相等的產品,也會生產相等的剩餘價值或利潤。但是,如果這兩個資本所使用的活勞動的量不相等,那末,它們就不能生產相等的剩餘價值,或 ...


  
資本論 - 247

例如,一個紡紗廠50個工人的周工資等於50鎊,如果由一周3000小時的勞動(其中1500小時是剩餘勞動)轉化為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是372鎊,那就必須在生產資料上耗費 ...

資本論 - 248

在這裡,被當作特徵的,也不是形式的不合理。相反,這種不合理正好被忽視了。這種不合理在於:作為價值形成要素的勞動本身不能具有價值,從而,一定量勞動也不能具有在它的價格上,在它和一定量貨幣的等價上表現出來的價值。但是我們知道,工資只是一個偽裝的 ...

資本論 - 249

因此,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階級關係,當他們在G—A(從工人方面看是A—G)行為中互相對立時,就已經存在了,就已經作為前提肯定了。這是買和賣,是貨幣關係,但這種買和賣的前提是:買者是資本家,賣者是僱傭工人。而現代庸俗經濟學則認為這種買和賣的前提 ...

資本論 - 250

但是,更典型的是第二種怨言,這就是:即使有了貨幣,還是不能隨時買到足夠的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因為俄國的農業勞動者由於村社實行土地公有,還沒有完全和他們的生產資料相分離,從而還不是完全的「自由僱傭工人」。但是,後者的社會規模的存在,卻是G—W即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