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詞曲 / 宋詞鑑賞全書目錄
蘇軾等
宋詞鑑賞 - 341

「問只今人物,豈無安石;且容老子,還訪浮丘。」意思是當今世界,是可能有象謝安石一樣的有才之士吧。那麼,還是讓我去訪求浮丘道人去吧,反正我是做不成安石。這表示自己要引退。 《宋史》本傳記載作者在本年正月就「乞早易閫寄,放歸田裡」,由此可知 ...

宋詞鑑賞 - 342

」大自然帶來了春天的氣息,帶來了梅花的芳香;也釀就了騷人的吟情,熏成了書卷的韻味。丘崈是孝宗隆興元年進士,「騷情」「書味」等語是頌其文采風流,緊接着便以「玉堂深也」一語轉入其從政生活。作者在此巧妙地只以一「玉堂深」寫其人處于學士之位,值宿宮 ...


  
宋詞鑑賞 - 343

此詞從登平山堂所見景物寫起,轉入抒情、議論,除了懷念歐蘇兩位「文章太守」以外,又抒發了國土未被收復的愁恨,思想內容是豐富的。詞的上片從山色寫到身世、家國之悲,從橫的方向馳騁思想,換頭又回到山色,使描寫對象與上片開頭復合;然後再從縱的方向馳騁 ...

宋詞鑑賞 - 344

布穀催耕,常與連綿的細雨連在一起。燕兒的飛翔,又常與春風「作伴」。所以上面六個字,準確、形象地交代出了暮春的季節特點,為後文點明「春悄」之「春」字,作了鋪墊。不僅如此,布穀鳥在細雨中自由地鳴叫,小燕子在斜風中快樂地起舞,這聲音與動作,又和下 ...

宋詞鑑賞 - 345

「白雲」,指廣州城北的白雲山。「萬頃」、「千仞」雖是詩詞中常見之語,但用於篇首,氣勢尤顯雄壯。 「一亭收拾」,即一樓覽盡之意。據《廣東通志》載:于此可以「東瞰扶胥浴日之景,西望靈洲吞納之雄,南瞻珠海,北倚越台。森列萬象,四望豁然」。 ...

宋詞鑑賞 - 346

「有腳陽春」。(一本作「有腳艷陽」)是對能施「惠政」的官員的傳統稱頌語,意思是說他所到之處,如陽春之和煦,能令百姓昭蘇。但現在「陽春難駐」,王埜大人要調走了,因此連山水似乎也充滿離愁別恨。讀到這裡,我們頓悟前面寫春殘景象不只是為了烘染離別的 ...


  
宋詞鑑賞 - 347

憑誰為歌長恨? 暗殿鎖、秋燈夜雨。 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 吳文英詞作鑒賞 詞人在描寫連理海棠時,抓住特徵進行鋪陳,且情景交融,含蓄感人。連理海棠是雙本相連的海棠。 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把楊貴妃比作海棠。玄宗和 ...

宋詞鑑賞 - 348

與同人相比,吳文英的詞被認為是「晦澀難懂」。其原因有二:其一于敘寫方面往往將時間與空間交錯雜揉,其二于修辭方面往往但憑一己直覺加之喜歡用生僻典故,遂使一般讀者驟讀之下不能體會其意旨之所在。但若仔細加以研讀,尋得入門之途徑,便可發現吳詞在「雕 ...

宋詞鑑賞 - 349

豐樂樓》一詞中,即有「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一句可以為證。是則三千年前藏書之說固已渺不可尋;今日所見者,惟青天外之斜飛雁陣之說而已。世異時移滄海桑田,正與開端「三千年事殘鴉外」及「那識當時神禹」諸句遙遙相應,而予讀者以無窮悵惘追思之感慨。 ...

宋詞鑑賞 - 350

此詞通首以秋日為主,其情調全屬於寥落淒涼之感,于結尾之處突顯春日賽會之喧閙,為全篇寥落淒涼之反襯,餘波蕩漾,用筆悠閒,果真可以因春日之美盛忘懷秋日之淒涼者;然而細味詞意,則前所云「霧朝煙暮」句,已有無限節序推移之意,轉瞬即逝的春日喧閙與永恆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