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元年,給事中硃純請修塞垣。 總兵官譚廣言:「自龍門至獨石及黑峪口五百五十餘里,工作甚難,不若益墩台守。 」乃增赤城等堡煙墩二十二。 寧夏總兵官史昭言:「所轄屯堡,俱在河外,自河迤東至察罕腦兒,抵綏德州,沙漠曠遠,並無守備。 請于花馬池築哨馬營。 」大同總兵官方政繼以馬營請,欲就半嶺紅寺兒廢營修築。 宣大巡撫都御史李儀以大同平衍,巡哨宜謹,請以副總兵主東路,參將主西路,而迤北則屬之總兵官都指揮。 並如議行。 後三年,詔塞紫荊關諸隘口,增守備軍。 時瓦剌漸強,從成國公硃勇請也。 既而也先入塞,英宗陷于土木。 景帝即位,十餘年間,邊患日多,索來、毛裡孩、阿羅出之屬,相繼入犯,無寧歲。 成化元年,延綏總兵官張傑言:「延慶等境廣袤千里,所轄二十五營堡,每處僅一二百人,難以應敵,宜選精鋭九千為六哨,分屯府谷、神木二縣,龍州、榆林二城,高家、安邊二堡,庶緩急有備。 」又請分佈鄜、慶防秋軍二千餘人于沿邊要害。 從之。 七年,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大築邊城。 先是,東勝設衛守在河外,榆林治綏德。 後東勝內遷,失險,捐米脂、魚河地幾三百里。 正統間,鎮守都督王禎始築榆林城,建緣邊營堡二十四,歲調延安、綏德、慶陽三衛軍分戍。 天順中,阿羅出入河套駐牧,每引諸部內犯。 至是,子俊乃徙治榆林。 由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千二百餘里,墩堡相望,橫截套口,內復塹山堙谷,曰夾道,東抵偏頭,西終寧、固,風土勁悍,將勇士力,北人呼為橐駝城。 十二年,兵部侍郎滕昭、英國公張懋條上邊備,言:「居庸關、黃花鎮、喜峰口、古北口、燕河營有團營馬步軍萬五千人戍守,請益軍五千,分駐永平、密雲以策應遼東。 涼州鎮番、莊浪、賀蘭山迤西,從雪山過河,南通靖虜,直至臨、鞏,俱敵入犯之路,請調陝西官軍,益以甘、涼、臨、鞏、秦、平、河、洮兵,戍安定、會寧,遇警截擊;以涼州鋭士五千,扼要屯駐,彼此策應。 」詔可。 二十一年,敕各邊軍士,每歲九月至明年三月,俱常操練,仍以操過軍馬及風雪免日奏報。 邊備頗修飭。 弘治十四年,設固原鎮。 先是,固原為內地,所備惟靖虜。 及火篩入據河套,遂為敵沖。 乃改平涼之開成縣為固原州,隷以四衛,設總制府,總陝西三邊軍務。 是時陝邊惟甘肅稍安,而哈密屢為土魯番所擾,乃敕修嘉峪關。 正德元年春,總制三邊都御史楊一清請復守東勝:「因河為固,東接大同,西屬寧夏,使河套千里沃壤,歸我耕牧,則陝右猶可息肩」。 因上修築定邊營等六事。 帝可其奏。 旋以忤中官劉瑾罷,所築塞垣僅四十餘里而已。 武宗好武,邊將江彬等得幸,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軍多內調,又以京軍六千與宣府軍六千春秋番換。 十三年,頒定宣、大、延綏三鎮應援節度:敵不渡河,則延綏聽調于宣、大;渡河,則宣、大聽調于延綏。 從兵部尚書王瓊議也。 初,大寧之棄,以其地畀朵顏、福餘、泰寧三衛,蓋兀良哈歸附者也。 未幾,遂不靖。 宣宗嘗因田獵,親率師敗之,自是畏服。 故喜峰、密雲止設都指揮鎮守。 土木之變,頗傳三衛助逆,後因添設太監參將等官。 至是,朵顏獨盛,情叵測。 嘉靖初,御史丘養浩請復小河等關於外地,以扼其要。 又請多鑄火器,給沿邊州縣,募商糶粟,實各邊衛所。 詔皆行之。 初,太祖時,以邊軍屯田不足,召商輸邊粟而與之鹽。 富商大賈悉自出財力,募民墾田塞下,故邊儲不匱。 弘治時,戶部尚書葉淇始變法,令商納銀太倉,分給各邊。 商皆撤業歸,邊地荒蕪,米粟踴貴,邊軍遂日困。 十一年,御史徐汝圭條上邊防兵食,謂「延綏宜漕石州、保德之粟,自黃河而上,楚粟由鄖陽,汴粟由陝、洛,沔粟由漢中,以達陝右。 宣、大產二麥,宜多方收糶。 紫荊、倒馬、白羊等關,宜招商賃車運」。 又請「以宣府遊兵駐右衛懷來,以援大同。 選補遊兵于順聖西城為臨期應援,永寧等處遊兵衛宣府,備調遣。 直隷八府召募勇敢團練,赴邊關遠近警急。 榆林、山、陝遊兵,于本處策應」。 報可,亦未能行也。 十八年,移三邊制府鎮花馬池。 是時,俺答諸部強橫,屢深入大同、太原之境,晉陽南北,煙火蕭然。 巡撫都御史陳講請「以兵六千戍老營堡東界之長峪,以山西兵守大同。 三關形勢,寧武為中路,莫要于神池,偏頭為西路,莫要于老營堡,皆宜改設參將。 雁門為東路,莫要于北樓諸口,宜增設把總、指揮。 而移神池守備于利民堡,老營堡游擊于八角所,各增軍設備」。 帝悉許之。 規畫雖密,然兵將率怯弱,其健者僅能自守而已。 二十二年,詔宣府兵乘塞。 舊制,總兵夏秋間分駐邊堡,謂之暗伏。 至是,有司建議,入秋悉令赴邊,分地拒守,至九月中罷歸,犒以帑金。 久之,以勞費罷。 二十四年,巡按山西御史陳豪言:「敵三犯山西,傷殘百萬,費餉銀六十億,曾無尺寸功。 請定計決戰,盡復套地。 」明年,敵犯延安,總督三邊侍郎曾銑力主復套,條上十八事。 帝嘉獎之。 大學士嚴嵩窺帝意憚兵,且欲殺舊閣臣夏言,因劾銑,並言誅死,自是無敢言邊事者。 二十九年,俺答攻古北口,從間道黃榆溝入,直薄東直門,諸將不敢戰。 敵退,大將軍仇鸞力主貢市之議。 明年,開馬市于大同,然寇掠如故。 又明年,馬市罷。 先是翁萬達之總督宣、大也,籌邊事甚悉。 其言曰:「山西保德州河岸,東盡老營堡,凡二百五十四里。 西路丫角山迤北而來,歷中北路,抵東路之東陽河鎮口台,凡六百四十七里。 宣府西路,西陽河迤東,歷中北路,抵東路之永寧四海冶,凡一千二十三里。 皆逼臨巨寇,險在外者,所謂極邊也。 老營堡轉南而東,歷寧武、雁門、北樓至平刑關盡境,約八百里。 又轉南而東,為保定界,歷龍泉、倒馬、紫荊、吳王口、插箭嶺、浮圖峪至沿河口,約一千七十餘里。 又東北為順天界,歷高崖、白羊,抵居庸關,約一百八十餘里。 皆峻嶺層岡,險在內者,所謂次邊也。 敵犯山西必自大同,入紫荊必自宣府,未有不經外邊能入內邊者。 」乃請修築宣、大邊牆千餘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 後以通市故,不復防,遂半為敵毀。 至是,兵部請敕邊將修補。 科臣又言,垣上宜築高台,建廬以棲火器。 從之。 時俺答益強,朵顏三衛為之向道,遼、薊、宣、大連歲被兵。 三十四年,總督軍務兵部尚書楊博,既解大同右衛圍,因築牛心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 宣、大間稍寧息,而薊鎮之患不已。 第1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