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更定品官命婦冠服:一品,禮服用山松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銜珠結。 正面珠翠翟一,珠翠花四朵,珠翠雲喜花三朵;後鬢珠梭球一,珠翠飛翟一,珠翠梳四,金雲頭連三釵一,珠簾梳一,金簪二;珠梭環一雙。 大袖衫,用真紅色。 霞帔、褙子,俱用深青色。 紵絲綾羅紗隨用。 霞帔上施蹙金綉雲霞翟文,鈒花金墜子。 褙子上施金綉雲霞翟文。 常服用珠翠慶雲冠,珠翠翟三,金翟一,口銜珠結;鬢邊珠翠花二,小珠翠梳一雙,金雲頭連三釵一,金壓鬢雙頭釵二,金腦梳一,金簪二;金腳珠翠佛面環一雙;鐲釧皆用金。 長襖長裙,各色紵絲綾羅紗隨用。 長襖緣襈,或紫或綠,上施蹙金綉雲霞翟文。 看帶,用紅綠紫,上施蹙金綉雲霞翟文。 長裙,橫豎金綉纏枝花文。 二品,特髻上金翟七,口銜珠結,餘同一品。 常服亦與一品同。 三品,特髻上金孔雀六,口銜珠結。 正面珠翠孔雀一,後鬢翠孔雀二。 霞帔上施蹙金雲霞孔雀文,鈒花金墜子。 褙子上施金綉雲霞孔雀文,餘同二品。 常服冠上珠翠孔雀三,金孔雀二,口銜珠結。 長襖緣衤巽。 看帶,或紫或綠,並綉雲霞孔雀文。 長裙,橫豎襕並綉纏枝花文,餘同二品。 四品,特髻上金孔雀五,口銜珠結,餘同三品。 常服亦與三品同。 五品,特髻上銀鍍金鴛鴦四,口銜珠結。 正面珠翠鴛鴦一,小珠鋪翠雲喜花三朵;後鬢翠鴛鴦二,銀鍍金雲頭連三釵一,小珠簾梳一,鍍金銀簪二;小珠梳環一雙。 霞帔上施綉雲霞鴛鴦文,鍍金銀鈒花墜子。 褙子上施雲霞鴛鴦文,餘同四品。 常服冠上小珠翠鴛鴦三,鍍金銀鴛鴦二,挑珠牌。 鬢邊小珠翠花二朵,雲頭連三釵一,梳一,壓鬢雙頭釵二,鍍金簪二;銀腳珠翠佛面環一雙。 鐲釧皆用銀鍍金。 長襖緣襈,綉雲霞鴛鴦文。 長裙,橫豎襕綉纏枝花文,餘同四品。 六品,特髻上翠松三株,銀鍍金練鵲四,口銜珠結。 正面銀鍍金練鵲一,小珠翠花四朵;後鬢翠梭球一,翠練鵲二,翠梳四,銀雲頭連三釵一,珠緣翠簾梳一,銀簪二。 大袖衫,綾羅絹隨所用。 霞帔施綉雲霞練鵲文,花銀墜子。 褙子上施雲霞練鵲文,餘同五品。 常服冠上鍍金銀練鵲三,又鍍金銀練鵲二,挑小珠牌;鐲釧皆用銀。 長襖緣襈。 看帶,或紫或綠,綉雲霞練鵲文。 長裙,橫豎襕綉纏枝花文,餘同五品。 七品,禮服、常服俱同六品。 其八品、九品禮服,惟用大袖衫、霞帔、褙子。 大衫同七品。 霞帔上綉纏枝花,鈒花銀墜子。 褙子上綉摘枝團花。 通用小珠慶雲冠。 常服亦用小珠慶雲冠,銀間鍍金銀練鵲三,又銀間鍍金銀練鵲二,挑小珠牌;銀間鍍金雲頭連三釵一,銀間鍍金壓鬢雙頭釵二,銀間鍍金腦梳一,銀間鍍金簪二。 長襖緣襈、看帶並綉纏枝花,餘同七品。 又定命婦團衫之制,以紅羅為之,綉重雉為等第。 一品九等,二品八等,三品七等,四品六等,五品五等,六品四等,七品三等,其餘不用綉雉。 二十四年定製,命婦朝見君後,在家見舅姑並夫及祭祀則服禮服。 公侯伯夫人與一品同。 大袖衫,真紅色。 一品至五品,紵絲綾羅;六品至九品,綾羅絹。 霞帔、褙子皆深青段。 公侯及一品、二品,金綉雲霞翟文;三品、四品,金綉雲霞孔雀文;五品,綉雲霞鴛鴦文;六品、七品,綉雲霞練鵲文。 大袖衫,領闊三寸,兩領直下一尺,間綴紐子三,末綴紐子二,紐在掩紐之下,拜則放之。 霞帔二條,各綉禽七,隨品級用,前四後三。 墜子中鈒花禽一,四面雲霞文,禽如霞帔,隨品級用。 笏以象牙為之。 二十六年定,一品,冠用金事件,珠翟五,珠牡丹開頭二,珠半開三,翠雲二十四片,翠牡丹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金寶鈿花八,金翟二,口銜珠結二。 二品至四品,冠用金事件,珠翟四,珠牡丹開頭二,珠半開四,翠雲二十四片,翠牡丹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金寶鈿花八,金翟二,口銜珠結二。 一品、二品,霞帔、褙子俱雲霞翟文,鈒花金墜子。 三品、四品,霞帔、褙子俱雲霞孔雀文,鈒花金墜子。 五品、六品,冠用抹金銀事件,珠翟三,珠牡丹開頭二,珠半開五,翠雲二十四片,翠牡丹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抹金銀寶鈿花八,抹金銀翟二,口銜珠結子二。 五品,霞帔、褙子俱雲霞鴛鴦文,鍍金鈒花銀墜子。 六品,霞帔、褙子俱雲霞練鵲文,鈒花銀墜子。 七品至九品,冠用抹金銀事件,珠翟二,珠月桂開頭二,珠半開六,翠雲二十四片,翠月桂葉一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帶抹金銀寶鈿花八,抹金銀翟二,口銜珠結子二。 七品,霞帔、墜子、褙子與六品同。 八品、九品,霞帔用綉纏枝花,墜子與七品同,褙子綉摘枝團花。 內外官親屬冠服:洪武元年,禮部尚書崔亮奉詔議定。 內外官父、兄、伯、叔、子、孫、弟、侄用烏紗帽,軟腳垂帶,圓領衣,烏角帶。 品官祖母及母、與子孫同居親弟侄婦女禮服,合以本官所居官職品級,通用漆紗珠翠慶雲冠,本品衫,霞帔、褙子,緣襈襖裙,惟山松特髻子止許受封誥敕者用之。 品官次妻,許用本品珠翠慶雲冠、褙子為禮服。 銷金闊領、長襖長裙為常服。 二十五年,令文武官父兄、伯叔、弟侄、子婿,皆許穿靴。 內使冠服:明初置內使監,冠烏紗描金曲腳帽,衣胸背花盤領窄袖衫,烏角帶,靴用紅扇面黑下樁。 各宮火者,服與庶人同。 洪武三年諭宰臣,內使監未有職名者,當別制冠,以別監官。 禮部奏定,內使監凡遇朝會,依品具朝服、公服行禮。 其常服,葵花胸背團領衫,不拘顏色;烏紗帽;犀角帶。 無品從者,常服團領衫,無胸背花,不拘顏色;烏角帶;烏紗帽,垂軟帶。 年十五以下者,惟戴烏紗小頂帽。 按《大政記》,永樂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綉蟒于左右,系以鸞帶,此燕閒之服也。 次則飛魚,惟入侍用之。 貴而用事者,賜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面正向,尤貴。 又有膝衤闌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于乘馬也。 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紅、黃之別耳。 弘治元年,都御史邊鏞言:「國朝品官無蟒衣之制。 夫蟒無角、無足,今內官多乞蟒衣,殊類龍形,非制也。 」乃下詔禁之。 十七年,諭閣臣劉健曰:「內臣僭妄尤多。 」因言服色所宜禁,曰:「蟒、龍、飛魚、鬥牛,本在所禁,不合私織。 間有賜者,或久而敝,不宜輒自織用。 玄、黃、紫、皁乃屬正禁,即柳黃、明黃、薑黃諸色,亦應禁之。 」孝宗加意鉗束,故申飭者再,然內官驕姿已久,積習相沿,不能止也。 初,太祖制內臣服,其紗帽與群臣異,且無朝冠、幞頭,亦無祭服。 萬曆初,穆宗主入太廟,大榼冠進賢,服祭服以從,蓋內府祀中霤、灶井之神,例遣中官,因自創為祭服,非由廷議也。 侍儀舍人冠服:洪武二年,禮官議定。 侍儀舍人導禮,依元制,展腳幞頭,窄袖紫衫,涂金束帶,皁紋靴。 常服:烏紗唐帽,諸色盤領衫,烏角束帶,衫不用黃。 四年,中書省議定,侍儀舍人並御史台知班,引禮執事,冠進賢冠,無樑,服絳色衣,其蔽膝、履、襪、帶、笏,與九品同,惟不用中單。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47頁